徐匯
摘 要:隨著行人與車流量的不斷增加,道路出現裂縫、老化的現象愈加明顯,為了保證路面上的人身財產安全,政府對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而路基在道路工程中占據極為重要位置,因此想要提高道路工程質量首先從規范路基施工質量開始。文章主要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進行探討,目的在于提高市政道路的質量。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近幾年,公路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路基工程也得到快速發展。在此形勢下,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問題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使用正確的施工技術、工藝和工序至關重要。
1 路基的質量要求
影響路基施工的因素有:環境因素、城市管線分布及地理位置等。想要提升路基工程的質量,掌握其作業特點、對其施工質量予以明確必不可少。
1.1 路基施工特點
路基施工作業大部份處于露天狀態,且涉及到管線排布、交叉施工等環節,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通常路基施工采用的是分段平行施工及流水線施工的方式,由于涉及到的科目較多,所以除了配備相應的施工隊伍外,還需要選擇適當的機械設備輔助作業。同時,為了保證施工作業有序地進行,施工單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有效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1.2 路基施工質量要求
1.2.1 結構穩定性。受自然環境及自身條件的影響,路基在行車重壓、地質的作用下容易出現裂縫、下陷等現象,因此路基工程對路基的穩定性、耐久性和堅固性要求非常高。為了規避由施工不當引發的質量問題,施工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對現場進行勘察后編制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控措施,為路基安全提供保障。
1.2.2 強度。路基的設計強度一定要大于路面所承受的載荷,否則會造成路面變形。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設計人員必須確保路基的強度滿足流量需求。在施工作業中,路基填筑施工與開挖施工的質量與路基的強度密切相關,因此必須確保施工內容與設計組織計劃一致,最大程度保證路基的強度。
1.2.3 水溫穩定性。除了路面重壓會降低路基強度外,地下水、雨水也是降低其強度不可忽視因素。尤其在嚴寒地區表現得更為突出,原因是路基表面水與地下水的溫度急劇變化,使路基出現周期性凍融現象,致使其發生翻漿、凍脹等問題,從而大大降低路基強度。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季節性變化制定一整套控制水溫穩定性的方案,用以提高路基的穩定性。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實施策略
2.1 施工測量
做好施工測量工作有利于施工有序的進行,避免施工中各類管線、預留位置、高度等發生誤差而影響施工進度。施工測量一般應用于施工前、中期,主要以設計圖紙為依據進行現場標注,且標注的內容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形狀、位置及高度進行。在作業時,技術人員必須給予相應專業指導,確保作業與設計圖紙上的內容一致。施工測量分為水準點復測、導線和中線測量,它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施工人員只有對現場情況及設計圖紙的內容熟練掌握,才能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測量,務必要確保縱橫斷面定位的準確性,為后期構造物施工和路基施工的數據能夠滿足設計要求作鋪墊。
2.2 開挖施工
開挖前,作業人員必須在施工區域開展雜物清除和平整工作。通常開挖采用的是橫挖逐層開挖的方式,但在開挖過程中為了防止路基邊緣發生沖刷,設計人員要對路基兩側及邊溝進行設計,比如設計攔截水裝置。即在路基邊溝設置攔截水,避免路基長時間積水。但該裝置對路基邊溝的穩定性要求較高,若溝形不平整,則無法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從而影響整個施工項目的質量與進度。因此,為了保證排水暢通、不外溢,作業人員要正確銜接外邊溝溝底和平曲線前后溝底縱坡。此外,路基的開挖要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一般需要預留碾壓沉降的高度,且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開挖面土質松軟、軟土中夾雜粘土、淤泥和挖超的情況及時作出處理。但在一般情況下,開挖前施工人員會對開挖面進行地質勘測,并將反饋結果整理成報告,方便施工人員對報告中土質的成分和結構做出處理方案,進一步保障施工工藝、方法的合理性。同時合理的施工應錯開雨季和冬季,有利于預留足夠的沉降期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
2.3 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前,要先進行實驗路段填筑,確保鋪填厚度數據達到最佳方能作業。其次在土石方攤鋪過程中,要保證松鋪寬度大于路堤寬度,且保證松鋪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確保后期開展路基壓實作業時有足夠余寬滿足其壓實要求。當然,進行路基填筑施工作業時還要根據土質環境、類型和濕度來確定施工設備、碾壓次數和每層填筑的厚度等。同時為了提高施工質量,施工人員還要嚴格控制填筑土的含水量,就拿6、7月份來說,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雨季,該時期填筑土含水量相對較高,若開展填筑作業施工勢必會降低路基穩定性。因此在進行路基填筑施工時,除了要充分考慮施工時間、氣候等因素外,還要做好土方調配等措施,用以防止填筑土含水量過高而影響路基強度。
2.4 路基壓實施工
路基壓實施工的質量與路基的強度、穩定性存在必然聯系,因此在進行壓實施工作業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比如施工材料、設備及碾壓遍數都要經過嚴格測試后確定。作業流程通常是先輕后重、由慢到快及先邊緣后中間,有利于路基強度在壓實過程中逐步加大直至達到設計要求。其次,在進行彎道碾壓時通常采用由低到高的方式,且要求重復碾壓的車輪軌跡重疊在12cm~20cm之間。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同層壓實作業時要使用同一種填筑材料,不能混填以免降低路基的穩定性。
2.5 橋梁涵洞排水施工
一般含有橋臺臺背、擋土墻及涵洞的橋梁其施工難度較大,且橋梁涵洞本身具有特殊性,比傳統的路面填筑壓實更具挑戰性,若填筑質量不理想會致使構造物之間產生縫隙,進而影響路橋穩定性。同時,當裂縫不及時修復或長期處于暴露狀態就會出現沉降,從而使路基受到威脅。因此這些微小細節要引起施工單位重視,比如裂縫問題要采用性能較好的粘土進行回填,一方面加強其穩定性,另一方面防止雨水浸入裂縫對路基造成損壞。另外,對于橋梁涵洞的填筑不容馬虎,特別是每層填筑的層厚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最后,對橋梁涵洞進行壓實檢查時,要檢查涵洞內是否有積水,如果有要及時排出并對涵洞做好防水措施。當出現地下滲水的情況時,施工單位可利用盲溝暗渠的方式將其引出;當不可避免地使用滲水土材料進行填筑時,要結合擋土墻背安裝反濾層及不透水材料封頂技術促進地下水排出。
參考文獻
[1] 王滋輝.提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6(08).
[2] 柴海濤.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34).
[3] 劉占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A].工程技術發展論文集[C].2015.
[4] 柴海濤.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