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芳+周素芬
摘 要:從著名教育家杜威“生活即教育,游戲即生活”的理論出發,及時將布藝游戲深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去,具體闡述了溫馨布藝生活環境創設,布藝游戲材料的安全性和一物多玩性。
關鍵詞:托小班;布藝游戲;一物多玩;安全性;溫馨
布藝游戲是現代幼兒園游戲中的一種,也是現在幼兒園較受教師和孩子喜歡的游戲之一,它主要是利用一些面料較軟的布料做成的玩具,并利用這些玩具開展的游戲活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所有游戲一樣,布藝游戲的開展對于幼兒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布藝游戲滿足了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天性,其認識過程帶有具體形象性和情緒性,從而能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能通過活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和積極的游戲體驗來獲得對世界的控制感和自尊感。布藝游戲是幼兒生活中必需的東西。
如何讓托小班的幼兒積極主動且又安全的游戲呢?首先,我們想到《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強調要為幼兒“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那就是說托小班的孩子對環境的創設是也特殊要求的,特別是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再者安全在游戲活動中也是特別要強調的,然而托小班的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安全意識淡薄,在游戲中并不會去過多的考慮活動中的危險,而我們一般的游戲材料都是塑料或木頭制品,更有甚者是堅硬或尖銳的,大大降低了安全系數,讓幼兒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鑒于以上原因,我們創設了布藝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盡興,進一步提升幼兒活動中的安全系數,進而對托小班布藝游戲的開展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開辟新空間,創設溫馨布藝生活環境創設
托小班的幼兒由于剛入園,周圍的環境都是陌生的,對于他們來說什么都是不安全的,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安全又是那樣的重要,所以創設一個安全、溫馨的布藝環境是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
1.了解幼兒的特點、需求和興趣,為幼兒提供家的感覺
例:區域活動時間到了,幼兒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磊磊是一個很會玩但不會表達的寶寶,每次總是看到他只是一味地玩耍,但是進入娃娃家游戲后,他首先拿起的是娃娃家的電話,然后邊拿電話邊說:“媽媽早點來接我!”
反思:孩子的語言雖然是簡單的,但是他所包含的意義又是不同的,在這溫馨的環境中,孩子變得很舒服,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還想積極地表現出來,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放松了更加愿意交流了,也給孩子的情感有了一個可以抒發的場所。
2.情節和生活相關聯,獲得相關的經驗
托小班幼兒特點好模仿,喜歡游戲。往往在活動時因想玩同一個玩具進行爭執。為了滿足幼兒探索學習的欲望,我們提供多種的布藝玩具。為了能更好地滿足孩子,我們也是結合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特別是現在秋季到了,水果都成熟了,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體驗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能讓幼兒知道秋天的水果有哪些,我們用布藝材料制作了各種秋天成熟的果子,掛在“樹”上,讓幼兒來摘水果,在活動中既認識了秋天的水果,也拓展了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也體驗了采摘帶給孩子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我們制作的布藝水果可以多次使用,采摘過程中也不會弄傷我們的孩子,讓孩子更加愿意參與游戲活動,也體現了《指南》中托小班幼兒愿意游戲的意愿,讓幼兒收獲更多。
二、采用安全材料,體現一物多玩
《指南》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足以說明安全工作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布藝游戲的材料就是用最安全的布料來制作的,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護了托小班孩子的安全,使幼兒在游戲中沒有了后顧之憂。
1.創設象征性材料,體現一物多用
幼兒園器械操一直是孩子們都較喜歡的操之一,而托小班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能自主的拿著器材做操,同時我們也為了在同伴間做操不會碰傷,我們用制作長長的布條并塞上棉花把這變成不同的物體來讓幼兒操作,同時為了讓幼兒能攜帶方便還做了雌雄盤讓幼兒戴在脖子上。
例:早操開始了,老師帶著幼兒出來了,看他們脖子上戴著的就是早操器械,音樂響起,幼兒把器材當成了火車頭,“開火車”了,又“劃船”,還來開“飛機”,真開心啊。
2.收集廢舊材料,體現一物多玩
廢舊材料一直以來是幼兒園老師和孩子游戲的寵兒。對收集的廢舊材料孩子們總能和老師一起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教育價值。我們老師根據幼兒的戶外活動的內容,及時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器材。
總之,幼兒園布藝游戲的開展,幼兒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護,激發了幼兒的視覺,提高了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也讓我們的游戲有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的游戲活動朝著更健康、更形象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丁海東.學前游戲論[J].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4.
?誗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