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金國
摘 要:“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在臨夏實施以來,項目的有效運行,彌補了臨夏縣山區教學點教師不足的短板,優化了課堂教育教學的形式,但是在具體運行的過程中從學校管理層面、教師教學觀念、設備資源使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關鍵詞:教學點;教育資源;問題;項目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是國家考慮到教育均衡,為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而實施的一項惠師惠民的項目工程。其目的是針對邊遠山區教學點教育資源十分匱乏的現狀,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而專門實施的一項惠師惠民的項目工程,但該項目在教學點具體運行的過程中從學校管理層面、教師教學觀念、設備資源使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在教師教育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困惑,為此向教育管理部門、項目實施學校及教師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意見,以提高項目實施的教育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農村教學點教育質量。
一、“全覆蓋”項目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設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在臨夏是2013年開始實施的。項目實施以來,通過電教人員開展技術指導、組織“縣鄉點”梯次培訓教師、強化相關制度建設等多種形式,保障了項目順利實施。項目的有效運行,不但彌補了臨夏縣山區教學點教師不足的短板,優化了課堂教育教學的形式,使沒有接通互聯網的37所教學點全部實現了課堂教學信息化,實現了全縣16個鄉鎮教學點項目設備達到100%覆蓋率和數字教育資源100%的利用率,而且為全縣課堂教學改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教育的教育信息建設。
教師培訓提升技能,應用資源彌補不足。通過州縣、中心校和教學點進行梯次培訓的形式,對各教學點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基礎、項目設備使用和數字資源的教學應用等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提高了參訓教師對設備的操作和數字教育資源的應用技能,所有設備配置及教育資源基本能滿足于當前農村教學的需要。中心校網絡管理人員定期有計劃地推送優質資源到各教學點,定期用移動硬盤或U盤將中心校錄制或下載的優質教學資源拷貝到教學點使用。經過近年來的學習及實踐應用,項目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及時彌補了師資力量不足,開設了一些原來不能開設的音樂、美術課程,扭轉了學科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教學點教師能自覺、正常地使用設備,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高效課堂教學。
為了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目標,教育主管部門建立“教學點全覆蓋”項目QQ群,建立了中心校園網與教學點資源庫的教學銜接和資源支持共享,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工作平臺,彌補了教師信息化知識的不足和教學點分布偏遠,交通不便的問題;積極開展針對教學點的中心校與教學點專項聯合教研活動,引導、鼓勵教師應用資源。
二、“全覆蓋”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困惑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極大地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對促進了教育公平,農村地區教育信息化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農村地區教育和師資力量方面與城市有巨大的差距,該項目在具體的運行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和困惑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師資結構不平衡
農村學校的教師結構普遍趨向于高齡教師,對教學點資源的使用上缺少相應的現代教育技術,不能順利地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用。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調整、優化教師資源,把每年新錄用的教師分配到農村學校,多為農村教學點教學考慮,改變教學點缺少年輕教師的現狀。
2.教師使用資源的積極性不高
一些的農村學校(教學點)教師認識不到位,教育觀念落后,墨守成規,缺乏創新精神,項目啟用“三分鐘”熱度后又走上了沿用了幾十年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的老路,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運用數字教育資源的熱情不夠,積極性不高,教育教學與信息化建設不相適應。
3.不能熟練數字資源操作運用
很多農村教師因為沒有學習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對數字資源的操作和運用上缺少技能,除了基本的開機、關機等操作,平時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數字教育資源力不從心,比如下載資源和利用數字教育資源時經常出現問題。
總之,甘肅省“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對農村教學點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為農村教師分享名師的教學成果,實現農村教育均衡、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相信農村教學點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會初步得到解決,真正實現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全應用。
參考文獻:
[1]紀俊男.法國推動實施學校數字教育計劃[J].蘇州教育信息化,2016(3).
[2]黃海斌.山區縣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推進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5(9).
?誗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