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由于社會知識的帶動,國有企業也隨之面臨一系列的危機,不僅表現在企業外部,企業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為了提高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及相應的技能,這就要求企業要建立一套適合企業職工的培訓管理體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效果。
關鍵詞:國有企業;職工培訓;培訓體系
隨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劇增,企業競爭逐步轉變為人力競爭和知識競爭,職工群體的知識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社會地位,國有企業為適應現代社會的變革與發展、推進職工培訓體系的構建,利用培訓體系,提供國有企業所需的知識內容使職工與組織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凝聚力,最終完善國有企業的建設途徑,發揮職工培訓體系的構建價值。
1 國有企業的現狀分析
國有企業雖設有培訓環節,但是缺乏培訓力度,有的培訓甚至可以說為走走形式,培訓方案已不適應現有的發展要求,具體現狀為:
1.培訓制度不健全。國有企業培訓需要獨立性,更是要保障培訓制度的健全性。諸多企業并沒有分析對培訓的實質需求,按照經驗制定培訓制度,然后開展培訓。然而培訓制度并不能滿足國有企業的自身需求,表面現象嚴重,評估能力低下,不利于企業的積極發展,還會造成企業內部的不穩定,企業職工的能力得不到較好的展示。
2.培訓過于傳統。一是國企培訓工作仍沿用傳統的學習方式方法。開展工作時,不問需求,不挑對象,不計成本,不講效果,只求完成培訓任務,過于形式化。二是受訓人處于“要我學”的被動地位,很多職工還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加之學習的人收入也沒有比不學習的人多,致使不愿意學習,一心只有應付。三是培訓任以沉悶的課堂傳授的方式為主。培訓的理論居多培訓結束大多是抄抄答案。忽略培訓的實質,忽視企業培訓的正確理念。
3.企業效益好不需要培訓。一些企業甚至覺得企業效益好并不需要培訓,其實不然,企業對職工的培訓實際上是間接地投資,并且教育培訓是給職工一種知識、一種技術以及一種能力,最終能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企業職工培訓體系的構建
1.確定培訓需求。職工培訓體系需要符合國有企業的運營基本,通過明確培訓需求的目的,確定哪些職工是需要培訓的對象,并確定職工在哪些方面需要進行培訓,與此同時,在確定培訓需求時,要分析論證培訓需求的真正原因,是否能夠通過培訓可以解決問題,從而使企業培訓工作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2.轉變培訓觀念,營造良好的氛圍。現如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必然是學習型的企業。企業要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要盡快的轉變傳統的培訓模式,運用新思維,采取新辦法,積極的搞好職工培訓工作。一要加強職工教育。要讓職工明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如果不學習,不能獲取新知識,那無疑將會被時代所淘汰。要讓職工有危機意識,真正的懂得“逆水行舟”的道理,從而自覺實現“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的轉變。二是要營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好氛圍。要加大培訓力度,讓培訓的任務、意義、目的深入人心,努力營造一個人人愛學習的氛圍。三是制定一些激勵辦法,對學習有成者予以獎勵,將培訓效果與工作機會相掛鉤,同時積極創選條件,努力讓人才脫穎而出。
3.采用多種形式,搞好現代培訓。一類方法是“請進來式”即由企業出面請各大院校或者從事培訓的專家帶企業來,組織各種培訓班、研討會等方式進行培訓;第二類是“送出去式”即將企業中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送到一些優秀的同行企業進行企業管理培訓和實習;第三類是“其他方式”。可利用國情教育、形式教育等進行。可利用電影、電視、互聯網、圖書、報刊、板報等進行培訓。還可利用講座、晚會及其他友誼的而活動進行培訓。
總之,培訓是一項結合實際的工作,培訓涉及的內容、對象非常廣泛,是一項上至企業老總,下至普通員工都要積極參與的工作,必須把握好各種實際情況,堅持正確的原則,靈活的開展職工培訓,使得企業培訓能夠真正的成為職工的加油站,企業最高效的投資回報點。
參考文獻
[1]易波.如何做好企業的培訓工作[J]
[2] 李中文.關于夠有企業職工培訓的問題與思考[J]經濟問題探索,2000(6)
[3]籍玉新.我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05)
[4]張平華.中國企業管理創新[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