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
摘 要:如何發揮神朔鐵路分公司(簡稱神朔)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在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思想建設及黨員隊伍管理方面,將外委單位納入本單位統一管理成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神朔與外委單位探索開展了支部聯建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其他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鐵路;混合經濟;黨建;創新
1 神朔支部聯建工作開展情況
神朔鐵路分公司是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國家Ⅰ級干線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神朔線的管理運營工作。公司所屬的270公里鐵路線,以黃河為界,分別由河西、河東兩個運輸段進行管理。其中河西段管內,圍繞鐵路設施管理、維修養護、設備大中修及破底清篩、人工抽換軌枕等業務,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單位有中鐵二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同發鐵路工程有限公司神朔項目部(簡稱同發神朔項目部)、眉山市崇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眉山崇仁公司)等30余家。常駐神朔鐵路沿線的均為項目部或施工隊,所屬企業性質涵蓋了國企、民企和集體企業等多個類別,形成以神朔為核心的松散型混合經濟結構。針對項目部遠離企業本部,可依托資源較少,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不夠規范的實際,神朔鐵路分公司河西運輸段以支部“統籌共建”為切入點,選擇安全管理好、經營業績優、行業誠信度高、黨建基礎扎實的合作企業開展共榮共建活動,將從嚴治黨要求延伸至外委單位,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初步構建了雙向工作機制。
班子雙向進入。河北同發鐵路工程有限公司神朔項目部黨支部與河西運輸段府谷站區黨支部建立聯建支部,府谷站區黨支部書記任同發黨支部副書記,同發黨支部書記任府谷站區黨支部副書記。共建黨支部各自組建黨群部門,承擔組織、宣傳、紀檢監察、共青團等職能,從組織機構上保證了黨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黨組織工作實現規范化管理。
工作雙向互動。神朔在系統內外樹立黨建工作“一盤棋”的思想,實行組織聯動、活動聯抓、資源共享,交叉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共同開展支部組織生活,合力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協同推進各項工作落地。
人才雙向培養。河西運輸段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凝聚人才的優勢,形成共建企業各類人才雙向培養、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府谷站區先后有3名員工被確定為預備黨員,有10余名員工被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
文化雙向互促。神朔通過加強引導、增進共識、創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將“艱苦奮斗、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及一系列發展管理理念,擴展應用到共建單位,同時,將共建單位的優秀文化吸收進來,厚植文化根基,凝聚強大力量,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
制度雙向互補。神朔鐵路分公司認真分析參與共建各單位的制度特點及優勢,按照“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找準結合點,將外委單位納入公司制度進行統一管理。共建單位按照神朔相關規章制度,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更加周密的日常管理細則,使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循。[2]
2 神朔支部聯建工作成效
神朔與聯建單位公開承諾,共同履責,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神朔對共建單位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將安全指標完成情況與評先樹優、績效工資緊密掛鉤,督促外委單位將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實施安全明示化管理,基本實現了作業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明示化。通過共建,河北同發公司黨建工作得到加強,人身、行車、設備及交通安全管理能力明顯提升,設備質量優良率達100%,員工穩定率達99%以上。眉山崇仁公司實現了人身安全零傷害,交通安全、行車安全零事故,設備安全零故障,員工穩定率年年保持在98.9%,為神朔鐵路分公司及周邊的安全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高效運輸與生態安全協調發展。河西運輸段將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共榮共建”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了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3大體系,出臺了《府谷線路工區危險廢棄物管理》等系列制度,積極推廣使用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污染物與能耗指標達標且呈逐年下降趨勢。
員工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注重職業健康管理,加大工作場所粉塵治理力度,提高勞動保護標準,建立定期健康檢查機制,2015年組織2324名員工(包括外委單位)進行了職業病體檢。指導河北同發公司優化了薪酬體系,督促其制定工資按期發放制度,并入部門考核體系,切實維護了員工權益。開展黨團建設工作,舉辦各類文體活動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共建單位員工參與。聯建支部互設意見箱,廣泛聽取雙方員工的意見訴求與合理化建議。[3]
地企關系和諧穩定發展。神朔聯合各共建單位,共同承擔公益投入、民生改善、促進就業等社會責任,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聯建支部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業發展,每年走訪慰問周邊中小學、幼兒園,組織志愿者參加“健康暖冬行文明在我心”“愛心促和諧”等幫扶、服務活動,為當地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士、對口服務家庭、養老院送去溫暖。
3 對神朔支部聯建工作的建議
(一)以黨建為綱,搭建“凝心聚力平臺”。黨建工作既是聯接共建雙方的紐帶,也是共建雙方保持正確思想政治導向,保持穩定向前發展的領導力量,黨建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按照精干、高效、協調的原則,合理設置聯建單位黨的工作機構,把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好。要加強聯建單位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員隊伍建設好。要將黨員的責、權、利與績、獎、罰結合起來,用信念來召喚,用事業來引領,形成同心合力干事的氛圍。[4]
(二)以發展為先,搭建“發展助推平臺”。聯建單位黨組織自覺擔負起推動科學發展的職責,用推動發展的成效來檢驗共建成果。要善于為提升企業創新特質發揮組織力量,做到“三個強化”,即強化黨組織的指導力,強化組織的執行力,強化組織的引領力。深入開展各類黨內競賽活動,注重給聯建支部的黨員搭臺子,交任務,把握競賽活動的內涵和實質,擴展黨內競賽活動的方式和渠道,激勵黨員在急、難、險、重等工作任務中沖鋒向前,無私奉獻,展現黨員的先進性。
(三)以創新為要,搭建“驅動發展平臺”
要將創新工作納入“共榮共建”范圍,積極推動創新工作深入開展。
一是著力構建開放性的技術創新體系。在研發體系的組織上,既要突出企業自身的主體地位,又要充分發揮共建單位的能動性,優化資源配置,著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使科技工作引導現代化鐵路建設方向,為運輸效率提高、安全生產改進、經濟效益增長發揮積極作用。[5]
二是著力建設自主型科技人才隊伍。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通過傳幫帶,幫助聯建單位培養關鍵崗位、特殊工藝的接班人才。通過共同承擔自主研發課題、專業深造、崗位鍛煉等多種方式,積極挖掘和培育復合型科技管理人才,為引領企業科技創新儲備力量。
三是著力培育具有神朔特色的創新文化。要在聯建單位中,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形成全員參與創新實踐,全員共享創新成果的良好氛圍,努力推動員工在思想觀念、認知方法、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實現轉變或提升。
參考文獻
[1]趙邵宇.關于混合經濟體制企業創新黨建工作的探索[J].活力,2014(3):130-130.
[2]周紅衛.新形勢下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J].企業文化,2014(23)136-137
[3王明安.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1(21)
[4]劉桂若.關于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J]學理論,2010(18)
[5]方敏.關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西江月,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