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國
摘 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迫切要求實現人與武器裝備的完美結合,如何通過創新教育培訓提高士官隊伍綜合素質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軍士官職業教育體系現狀出發,提出了士官職業教育的創新能力培養對策,討論了如何推進士官職業教育創新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素質;創新士官教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士官是新型軍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由于教育培訓相對滯后,高素質高技能士官人才比較缺乏,士官隊伍整體能力素質偏低,與打贏現代化戰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加快推進具有我軍特色的士官軍事職業教育,努力造就培養大批新型高素質的士官人才。
1 士官職業教育體系創新是適應新軍事變革的需要
未來的戰爭是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對抗,深化軍事斗爭準備,提高部隊核心軍事能力對士官的能力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要適應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的新要求,就必須準確把握高技能士官的現狀和需求,從調研情況來看,高技能士官人才的整體能力素質還難以滿足我軍戰略轉型和部隊信息化建設的需求,高技能士官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部隊信息化建設水平的“瓶頸”。究其原因,一是士官來源單一,生源質量較差;二是受訓員額少,培訓渠道不多;三是中高級士官專業技能偏低,高級士官崗位編制少;四是在培養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專業對口率低、學非所用的現象。
士官職業教育體系創新是必要的。一是士官隊伍作為“五支隊伍”、“四類人才”之一,在整個作戰力量構成中已從過去的從屬地位上升到主體地位。但從調研的情況來看,高技能士官的能力素質還很難達到與這一地位相稱。二是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的加速推進,信息化武器裝備不斷發展、戰法訓法不斷創新、崗位需求不斷變化,士官職業教育面臨專業崗位多、內容變化快、組織實施難、實踐性教學要求高等實際情況,無論哪所院校都很難獨立完成教學任務。三是依托國民教育培養軍事人才,實現最大限度教育資源共享,是世界主要國家軍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
2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士官人才
士官教育必須圍繞創新教育為牽引,要從過去的人才培養模式走出來,轉變為智能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把創新教育、創新思維作為軍事院校教學改革的永恒主題貫徹始終。創新教育要在教學內容中突出,在新知識、新觀點、新理論教學上落實。在教學中加大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含量,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用科學理論和高科技知識武裝起來的創新型士官人才。
(一)培養士官人才的創新精神
未來戰爭的局勢撲塑迷離,高技術戰爭的戰略、戰法、戰場和樣式 都今非昔比。戰爭模式的創新,呼喚有創新思維的軍人,創新對于我軍跨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創造性己成為衡量人才質量、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培養學員的創造性思維也就成為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方向。士官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務必十分重視創造性教育,大力培養軍事人才的創新意識,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為新軍事革命,提供新的智力支撐。
培養學員廣泛的興趣人的創新意識不是與生俱有的。不可否認個人的興趣、愛好、好奇心、創新潛能與人的個性、遺傳智商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必須通過教育培養和主觀努力鍛煉開發出來,創造與靈感只能奠基于博學、勤思與艱苦實踐之上。興趣和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人們對新現象、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激發他們不斷地去探索,直至找到問題的答案。
增強學員的使命感。人的意志行動受情感的影響,積極的情感,如榮譽感、成就感、追求理想等是意志行動的動力。利用各行各業先進人物的事跡,尤其是軍中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跡對學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講清我國武器裝備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增強學員為縮小我國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與發達國家差距的使命感。積極宣傳學員身邊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的事跡,讓學員切身體會成功的成就感與榮譽感。
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了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員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應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通過一題多解、一物多用、一詞多義等等生動活潑的討論、練習,去開拓學生的思路和視野,提高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能力。
(二)加大士官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度
處于我軍整個戰斗序列最基層的士官人才,在未來軍事斗爭中負擔了十分重要和關鍵性的使命。欲使他們很好的消化、應用、傳遞和加工現有軍事成果,并通過他們直接轉化為戰斗力,在人才質量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其最為活躍的質量表現。緊緊瞄準士官人才崗位任職需 要,在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中使學員樹立創新意識,掌握創新方法,增強創新能力,是從事士官教育訓練的最有價值的教育成果。
教學內容方面要緊跟世界軍事發展步伐,要充分體現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密切結合新戰法、新訓法,注重打牢基礎、突出培養實踐創新能力,為學員發揮潛力、發展個性特長創造條件。
教學方法方面要緊緊圍繞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展開。教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探索未知;大力倡導啟發式、討論式、質疑式、研究式教學,全面培養創新素質。在教學中要引導學員把目光緊緊盯住軍事學科的發展前沿,大膽探索,善于發散思維,敢于向權威挑戰,樂于標新立異,時刻關注軍隊信息和科技信息。
3 如何推進士官職業教育創新
(一)推進士官軍事職業教育的前提是“定位”
職業教育是以崗位任職需求為導向,重在培養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專門教育。發展士官軍事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士官能力的目標定位。從士官能力構成的關鍵要素看,士官軍事職業教育應注重三個方面:一是應用性,掌握士官崗位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技能,提高解決裝備技術問題的能力;二是復合性,適應士官職能使命拓展,提高組訓和領導管理能力;三是漸進性,按照逐級培訓、能力升級的要求,培養擔任下一更高層次職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二)推進士官軍事職業教育的核心是“轉型”。
我軍院校從2011年開始實行士官職業教育,數量雖已初具規模,但不少院校沒有真正把握職業教育的內涵和要求,在教學模式、考核評價上基本沿用學歷教育的那一套,有的教材只是軍官學員的“縮略版”,崗位指向性不強,造成士官本人學習興趣與動力不足、人才培養質量不夠高。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按照與部隊崗位相適應、與戰場相對接的要求,遵循職業教育的特點規律,加快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專業設置、培養方案、教學條件以及師資力量建設。著力完善對士官院校教學質量的新型評估機制,吸納部隊參與考評,通過有力杠桿,促進院校教育轉型。
(三)推進士官軍事職業教育的關鍵是“融合”。
一是促進院校教育和部隊培訓的融合。全軍士官每年進入院校系統學習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需要通過在職學習來提高能力素質;應借鑒現代最新的學習理念,廣泛開展軍隊院校士官遠程網絡職業教育,滿足大多數士官的成才愿望。二是促進職業教育與士官成長的融合。將職業教育貫穿士官服役的全過程,建立縱向橫向相互銜接、相互溝通的體系,完善與士官選取晉級掛鉤的機制,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三是促進軍民融合。將士官軍事職業教育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使軍民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相關證書相通互認,進一步提高士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