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初
摘 要:高校應該建立與社會發展相符合的計算機教學體制,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堅持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讓高校學生能夠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不斷發展,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改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計算機技術已經應用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高校的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是勢在必行。當前,社會上各行各業進行招聘都要求應聘者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已成為學生走向職場的一個門檻。然而,現在高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與市場的需求不相匹配,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要求。對于這種情況,教育部發布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文件指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應該注重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方法上:過于突出理論
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之間的有機銜接不夠,容易形成孤立的點,不利于學生整體理解與掌握,這需要從教學內容組織上進行改進。教學中缺乏實踐操作,單純地講理論,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的融合,出現理論與應用脫節的問題。第二,教學內容上:知識陳舊,泛而不精。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相應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發展的需求,導致教材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等到工作后發現已是過時的理論、技術。第三,課程設置上:課程與就業脫節。很多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過于簡單和籠統,有些課程開設不合理,許多實用性強、專業性強的課程和應用軟件沒有學到,受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缺乏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對計算機知識的更新和應用能力,致使計算機教學與就業需要相脫節。
2 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缺乏實踐性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限制,我國計算機教學也普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得計算機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被動,一味地以接受知識為主,缺乏必要的課堂實踐。另外,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有限,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對于重點、難點、熱點的教學不夠重視,使得學生對于重點、難點內容理解不夠深刻,應用起來更是難上加難。這樣的教學現狀導致計算機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的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出現這樣的問題是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計算機實踐的重要性,而僅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計算機的教學,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影響了計算機教學質量。
3 高校計算機教學內容陳舊
當前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軟件、硬件設施的更新速度也很快,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該向學生介紹前沿技術,并讓學生熟悉掌握新的技術,跟上時代變遷的腳步。然而目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材是陳舊的,教材里的內容也不涉及當前計算機發展中的新技術,即使學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內容,由于企業中用的技術都是比較新的技術,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很好地應用,也就是說,高校中陳舊的教學內容不能與不斷更新的計算機領域之間相協調,從而使得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還需要重新進行相關新技術的培訓,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同時也提高了用人單位投入的成本。
4 高校計算機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置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剛入學的學生,計算機課程中依然涉及大量的“辦公自動化”、打字練習等內容?,F在社會中計算機的普及率很高,學生幾乎都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也遠遠超過了“辦公自動化”的內容。如果再在高校計算機課堂中教授這些內容,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浪費教學時間。另一方面,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設置課程結構不合理,不能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協調。設置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課程結構,這是所有學科教學的共性。
5 高校計算機教學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和限制,高校計算機教學效果的評估和檢測往往采取考試的形式進行,而缺少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使得老師不能及時地掌握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情況,面對考試,學生也只是一味的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掌握計算機操作情況,從而導致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計算機行業的更新換代速度非??欤绻皇抢脗鹘y的教學模式,不走創新的道路,高校的計算機教學就無法與時俱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
6 計算機教學改革中采取的措施
1.合理的設置課程
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必須明確定位目標,合理地設置課程體系,采用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培養質量。職業學校的培養計劃和目標應該緊隨市場需求的步伐,專業的設置應該充分考慮其就業導向。培養目標必須以就業為導向,職業學校必須堅持精理論、多實踐、重能力、求創新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確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核心的的課程目標,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開展有效的計算機教學。計算機課程體系可以分為基礎技能培養和專業技能培養兩個板塊:基礎技能培養板塊主要是一些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等。該模塊面向各類專業學生開設,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課程如《計算機原理》、《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常用工具軟件》等,以及辦公自動化課程如Office辦公軟件、現代辦公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專業技能培養板塊可根據專業分類、崗位就業目標等確定重點學習內容。主要包括:1、電腦組裝和維護課程,如計算機組裝和維修、計算機的銷售與服務;2、網絡技術課程,如局域網組建與管理、網站建設與網頁設計;3、廣告設計課程,如平面設計、Photoshop;4、動畫設計制作課程,中心課程為FLASH、3DMAX;5、影視制作課程,如AdobePremiere、Maya;6、程序設計課程,如VB程序設計、C語言、ASP程序設計等。
2.創立“主動式”教學模式
“主動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主動索取知識、自我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自我認識能力的學習過程。同時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積極思維去掌握計算機學科的概念、原理和法則,并學會使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職校學生的學習是以實用為目的,學習計算機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能自覺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并注重鍛煉用計算機去解決學習、科研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不應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理論知識的琢磨上。案例引導是“主動式”教學法的一種,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講TCP協議中,不妨以軍事演習中的紅藍軍經典事例教學。在以”學”為中心的Internet應用方面,不妨請學生演示講解,這樣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又體現職業素質培養理念。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實例,能夠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WORD圖文混排時,以簡報為實例安排教學,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將每節課的內容設置成多個任務,循序漸進的學習,適合步驟較多、較復雜的內容。在講解FLASH遮罩動畫時,以制作“旋轉的地球”動畫為案例,把該動畫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動的地圖、制作地球的旋轉效果、添加音樂這五個任務,讓學生逐個完成,使得原本對學生來說很復雜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問題,變得簡單,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斌.論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思路[J].時代教育,2013(9):182-183.
[2]黨閏民,寧勇,孔德生.淺論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與發展策略[J].科技資訊,2013(2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