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范旭東
摘 要:從作為判斷、評價和確定事物的向度視角來看“兩學一做”中黨性教育所具有的價值和規范,其內在邏輯決定了作為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組成部分的黨性教育,其價值形態層面上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對黨性核心價值的引領與鞏固,其規范形態層面上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對黨員行為舉止要求的設定。
關鍵詞:“兩學一做”;黨性教育;功能向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發揚光大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從依規治黨、扶正袪邪著手,不斷開創黨建新局面,匡扶黨風政風新氣象。從全面治黨的高度而組織開展的 “兩學一做”活動,即是我黨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組織建設,深化從嚴治黨方略的又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重要舉措。
“兩學一做”學是關鍵。在“兩學一做”中開展黨性教育學習并貫穿于活動始終,分別從價值和規范兩個方面,促進每個黨員在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認識更為清晰的基礎上,進一步筑牢思想防線,補足“精神之鈣”,對于黨員修養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功能。在“兩學一做”中如何從宏觀上把握黨性教育內在結構形態,并據此進一步推動黨性教育的功能價值在“做合格共產黨”中被加以實現,需要通過對黨性教育功能向度內的分析,進而探討黨性教育在“兩學一做”中的價值實現之路。
1 黨性教育的價值與規范
黨性教育作為對黨員黨性原則以及行為規范之應然的明確規定,其根本目的是引領廣大黨員遵循《黨章》所確立的價值導向和定位,并以此作為自己所應該具備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黨性教育作為對黨員的根本教育,實質上也是一種規范性教育,要求黨員遵守黨組織的行為規則,是其所必須昭明的核心內容。如果我們對黨性教育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就會發現黨性教育內容無論是基于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還是基于黨員個人黨性修養的教育,抑或是基于黨風政風的教育,這些教育雖然在不同時期的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都具有方向上的明確性與教育方式的工具性相統一的特性。對黨員來說,黨性教育并非只是機械的、僵化的宣示著黨員行為,黨性教育中那些昭明著的黨員外在行為的規范,實際上所昭示、傳遞、推行出的是我黨不同歷史時期的價值取向和要求,這種內存價值所蘊含著的追求,其根本宗旨是對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的整體性完善。就此意義而言,“兩學一做”中黨性教育所昭明的行為規范例如《黨章》、《黨員紀律處分條例》既是關于黨的紀律的黨內法規,也是一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這一理想信念的價值所在。
2 黨性教育對黨員理想信念和行為規范的引領
當前,中國正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國際環境都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問。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沒有結束”,“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答卷”。面對與我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干部素質、能力、作風建設存在著的不小差距的現實,唯有從嚴治黨,才能消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作風渙散、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風險;只有從嚴管黨,才能營造責任明確、職責落實、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格,要害在治理。在涉及到8700多萬黨員、430多萬黨組織的“兩學一做”活動中,黨性教育對黨員理想信念和行為規范引領這一功能向度,構成了與全面從嚴治黨相適應的價值核心。
首先,是對樹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價值觀的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對于共產黨人來說,理想信念的缺失,是最危險的缺失,是政治生命的完結。因此,要通過黨性教育,夯實理想信念這塊黨員政治思想的基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兩學一做”中以《黨章》為載體而開展的黨性教育,能夠使每一位共產黨員重溫自己在黨旗下的宣誓——“革命理想高于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是共產黨人價值體系的主導價值。當這一主導價值在時間的流失和社會五光十色的誘惑中逐漸變得不再堅定或者是已經淡漠,喪去了作為內存價值取向積極意義的時候,需要通過黨性教育由外化而內化的過程校準、調整和回歸,把心中不再堅定的到理想信念找回來,把不再堅強的革命意志找回來,以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自覺,避免墜入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歧途。
其次,對黨員行為規范的引領。對黨員行為規范引領的必要性在于這種引領,不僅能使黨員的行為從自發走向自覺,而且能進一步在自覺行為中選擇與黨員稱號相適應的責任、使命和擔當。世界萬物,異彩紛呈,社會生活總是在對立統一中充滿了正負能量的較量,得與失,永遠是一種可以轉化的變量,共產黨員要能夠在人生百態的復雜社會生活中以對黨性原則的“知”來實現對自己言談舉止“行”之規范,守住底線、信守原則,需要在“兩學一做”中,從黨性教育中汲取正面的人格力量、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并以此來引領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論到行動、由自發到自覺的價值取向的升華,與我黨主導的價值相向而行,這是黨性教育的責任,也是“兩學一做”中黨性教育功能實現的必需之舉。
3 黨性教育的實現路徑
在“兩學一做”活動中,黨性教育如何通過功能度,以實現對黨員行為規范的引領,這是必須予以思考的問題。就當下黨性教育實踐而言,主要應該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方面使我黨所主導的價值,內化為黨員的信念信仰,同時,又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其外化為自覺的行為規范。
在具體教育中,首先應向黨員充分展示我黨的立黨宗旨和價值取向的根本之所在,使廣大黨員明白,堅持弘揚黨性,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通過講黨史、上黨課等形式,向黨員介紹和分析我黨長期革命實踐中的得與失、利與弊;通過看世界、看現象等方式,使黨員從東歐等一些老牌執政黨衰敗落伍、丟權跨臺的深刻教育中領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國家命脈、民族幸福所在,使廣大黨員清醒地認識到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不斷增強自我凈化、完善的能力,是黨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從而提升黨員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基礎上的能力,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培植自己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園。其次,要從黨性教育的視域明確規定黨員應該追求和必須規避的規則系統: 一是積極意義上的應為——其目的在于引領黨員自覺追求黨性原則和社會道德所規定的義務; 二是消極意義上的禁為——其目的在于保證黨員不逾越黨規黨紀和社會道德所的行為底線。通過黨性教育,為黨員自我規范行為提供動力支持系統,當黨性教育通過對黨員規則系統的確認和強化使得黨員的行為不逾黨性之矩,不違社會之規,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地符合社會對共產黨人的價值期待。
綜上所述,“兩學一做”中的黨性教育,從價值和規范兩個層面對黨員所進行的教育,既能夠為黨員樹立與黨的根本宗旨相一致的價值取向,也能夠行之有效的對黨員行為起到糾偏、校正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兩學一做”中黨性教育的功能向度就在能夠讓黨員通過黨性教育而獲得如登高山的高遠的境界,使理想信念更加堅定,行為規范更加與合格共產黨員相符合。
參考文獻
[1]范義.論習近平“系統性”辯證思想方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4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人民出版社.北京.2016
[3]楊治釗.人心是最大的政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3
作者簡介
肖毅(1984-),籍貫湖北荊門,中建(上海)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書記,研究方向:城鎮化模式研究、產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