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摘 要:作為人居環境優化的重要保障,人們居住環境是否良好可以通過城市綠化這項指標充分反映出來。反季節種植技術作為園林建設中主要技術,其技術水平的提升將直接影響到園林建設的質量,為此,相關建設部門必須對反季節種植技術加以重視,才能有效提升園林建設的整體質量。為此,本文主要對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的含義、種植材料的選擇及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應用
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應通過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提高非季節性植物的存活率,從而滿足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植物栽種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植物的特性和種植要求,做好植物移植、栽種和養護工作,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由于反季節種植技術存在較大的約束性,種植難度大,存活率低,因此,應盡量在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進行植物栽種,提高園林綠化工作效率,加快我國綠化建設的步伐。
1 反季節栽植的含義
反季節栽植, 即在不適宜綠化的季節進行苗木栽植。苗木成活率低,形態復狀慢, 施工、養護難度大的特點進行綠化施工。園林綠化施工主要是園林植物的配植過程, 種植成活的內部條件主要是生長勢平衡, 種植枯死的最大原因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與植物因莖葉生長蒸騰量大, 需水分及營養物質長期收支失衡所致。常規綠化施工的季節, 是在樹木的休眠期進行。一般而言,植樹的適宜季節是早春和晚秋, 早春即3月中旬至5月上旬, 晚秋10月的下旬至11月中下旬, 在這兩段短暫的時期種植施工, 操作容易、成活率高, 而在其它時期移栽樹木就要采取帶土沱包裝等措施進行施工, 操作困難, 對樹木的成活還有很大影響, 屬于反季節性綠化施工。影響園林反季節種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栽植成活率
植物樹勢平衡、根系的再生能力、栽植期和樹體存儲物質的情況等是栽植成活的條件,而影響植物樹勢平衡的關鍵是栽植技術措施和栽植后的管理。植物的根系在正常的濕度和溫度的條件下,吸收供應水分、葉面光合和肥能力,通過蒸騰和呼吸的方式進行消耗平衡,植物在這時的成活率會比較高。反之,則成活率比較低。
2、植株長勢
植株的樹勢在春季由于植物葉沒有展開,且有較旺盛的根系再生能力不會出現嚴重失調的現象,而在夏季的植株生長和蒸騰作用比較旺盛,冬季的植物根系處于休眠期,再生能力比較弱;會造成植株樹勢失衡,進而會降低其成活率。
2 種植苗木的選擇
首選移植過的樹木,盡量選擇小苗最近兩年已經移植過的樹木,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樹莞部位,樹木再移植時所受影響較小,在非適宜季節中栽植的成活率較高。其次應該盡量選擇小苗,因為小苗比大苗的移栽成活率更高,在反季節綠化時只要不急于很快獲得較好的綠化效果,沒有特別要求情況下,都應當使用小苗。
采用假植的苗木。對需要反季節栽植的樹木,可提前掘取并假植。假植幾個月以后的苗木,其根莞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比較容易成活。
選土球最大的苗木,適當擴大土球直徑從苗圃挖出的樹苗如果是用于反季節栽種,其所帶根部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盡可能帶有土壤,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三、反季節種植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
1、編制園林反季節種植施工方案
園林施工反季節種植應比正常季節的施工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和詳致,在編制施工方案時要做到苗木采購、施工預算、進度計劃、機械準備、人員安排、栽植方式和工序流程等的合理調度和統籌安排。
2、園林反季節種植前的土壤處理
反季節種植的苗木必須有足夠的厚度、肥沃疏松的土質、排水性和透氣性好的土壤作保證。同時在種植前還應該進行化驗分析當地土壤的理化性質,采取相應的客土、施肥和消毒等措施對當地土壤進行科學、合理和有效的處理。
3、運輸前應進行苗木修剪
為了減少苗木樹冠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光合作用,應在苗木運輸前進行樹冠修剪,通常情況下,修剪范圍為苗木的1/2或1/3 ,可將被害蟲咬傷或枯萎的樹枝一同修剪掉,但不可修剪樹冠頂端長勢旺盛的頂稍。裸根苗應截斷長跟須的根,以此刺激主根的快速生長,在進行植物運輸前,應在圃地中預先進行摘葉,確保苗木的傷口平滑,若傷口范圍較大,可用傷口愈合劑涂抹苗木,以免造成傷口感染。為提高苗木存活率,在進行反季節種植時,應用土球包裹植物根部,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土球不慎散開,將會降低植物存活率。花灌木和喬木等植物在移植時,必須包裹大的土球,土球直徑以胸徑的7-10倍為宜,在進行土球挖掘時,應用草繩圍繞土球,以免土球散開。在進行植物種植時可將草繩直接掩埋在土里,確保根系的快速成型,同時,也可以防止植物水分流失。對于一些小灌木土球,可用草袋將整個灌木根部包裹起來,在種植時無需解開草袋,可待草袋自行腐爛,以免解開草袋時弄散土球。在運輸前幾天,應預先對選定植物挖一個深40cm、寬20cm的圓槽圈,在進行苗木澆灌時,應采用具有濃度的活力素水劑進行澆灌,為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提高苗木在運輸途中的存活率。應對植物進行噴灑,抑制植物的蒸騰作用,防止植物養分消耗和水分蒸發。
4、植物栽種技術
必須先整理種植位置在將苗木向栽種位置進行運輸,在挖好樹坑的前提下,在進行植物的運輸,這樣可以確保種植的及時性。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苗木栽種,必須對其進行假植處理,同時對苗木進行遮陰處理。在樹坑方面反季節栽種的植物樹坑通常情況下都會大于一般樹坑,同時在樹坑內填埋含有基肥的土壤,在把植物栽種到樹坑前,必須為植物根部提供養分,主要采用的措施有將植物根部用生根劑和消毒液對其進行浸泡,這樣可以幫助植物根系快速生長。在栽種植物前,必須對土球與植物根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其完整性,在栽種時將苗木扶正,在土球拆除前要對栽種位置進行準確確定,并對土球進行初步搗實,隨后搗實施工要分層進行,當土囊覆蓋面積在土球 1/3 以上時,就可以同時進行填土和澆水,覆土層要大于種植地面3厘米,花灌木反季節種植的覆土層必須大于種植地面10厘米,這樣可以為植物排水提供方便。在植物栽種時,應做到隨栽隨澆,邊澆邊扶苗,確保苗木根正。應根據苗木的胸徑來確定土球直徑,挖好種植穴,種植穴應大于土球30cm,做好植物滲水層,確保在進行反復澆灌時植物排水順暢,可用塑料管做成透氣孔,在滲水層下插上透氣孔,如滲水層排水不暢,可通過衛星潛水泵將積水從透氣孔中抽出,為苗木呼吸提供充足的空間。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對城市建設中重要內容之一的園林綠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設工程的配套綠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時限的需要,綠化要打破季節限制,克服不利條件,進行非正常季節施工。為了使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施工方在施工中需要不斷研究和總結非正常季節施工工藝,從而有效提高非正常季節綠化施工的成活率,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劍.試論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J].科技致富向導,2012,10(20):368-369.
[2]李菊英,金利飛.淺析市政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J].科技致富向導,2010,08(36):236-237.
[3]王峰.反季節種植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分析[N].科技創新導報,2009,14(07):512-513.
[4]黃靜.論園林綠化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運用[J].農業與技術,2012,12(0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