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婷
摘 要:芝加哥擁有全美國第三大公共交通系統,僅次于紐約和洛杉磯城市。得益于此,芝加哥人們的出行更加便利。但是在芝加哥,依然有一些地區的人們享受不到交通便利的服務。本文詳細闡述了芝加哥公共交通系統存在的不足與限制,可歸納為:(1)RTA(地區交通管理)系統載客量近年來一直保持持平或下降;(2)仍有許多地區交通服務系統不足;(3)公共交通系統的治理、規劃和實施的分化使得交通服務一體化的難度加大。
關鍵詞:芝加哥;公共交通系統;挑戰
1 引言
芝加哥公共交通系統是美國第三大公共交通系統,它之所以在今天依然是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得益于1973年的全民公投。1973年,芝加哥地區的鐵路和公共汽車系統正面臨著財政崩潰的危機。因此,芝加哥舉行了全名公投,此公投中71%的選民贊成創立芝加哥區域交通管理局(RTA)[1]。RTA的創立以及公共財政的支持,拯救了芝加哥交通管理局(CTA)。1983年,RTA又建立了芝加哥通勤鐵路局(Metra)和郊區公共汽車部門(Pace),和CTA一起一并作為芝加哥的交通運營機構。
現今RTA的服務人口為840萬人,服務區的面積約為3700平方英里,包括庫克,杜佩奇縣, 凱恩縣,萊克縣,麥克亨利縣和威爾縣。平均每天有200萬次人使用RTA的公共設施。按照2016年乘客量排列,RTA位居全美第三大公共交通系統[2]。
為芝加哥人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與舒適的環境的同時,芝加哥公共交通系統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依然有許多地區缺乏便利的交通服務。
2 載客量近年來持續持平或下跌
2015年,RTA的全年載客量為6億3490萬,與2014全年6億3650萬載客量相比,略有下降。自1997年最低點以來,整體載客量平均每年增長不到百分之一。如表1所示,1997年之前的載客量無法比較,因為1997年CTA才開始將地鐵換乘的載客量計入總載客量之內,所以,1997年約5億4930萬的載客量是RTA歷史最低水平[3]。
導致RTA載客量持平或略有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芝加哥經濟以及油價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另一個影響RTA載客量的重要因素是就業,就業機會多,就業率上升,RTA的載客量也會趨于上升狀態。
3 仍有很多地區交通設施不合理
2014年,伊利諾斯州的公共交通局的工作報告闡明了以下交通服務缺口:
1)庫克縣(Cook)--交通沙漠地帶(Transit desert)[4]在庫克縣,大約有428,500居民生活在“交通沙漠地帶”,與快速,便捷的鐵路、公交服務脫節[4]。許多低收入的人不得不每個月花費幾百美元開車去工作。
2)4/5的就業中心享受不到快速交通服務。
盡管盧普區(芝加哥的中心商務區Loop)能全面享受到快速交通的服務,但是位于郊區的例如第二大就業中心(在I-90和I-88公路沿線上,有超過25萬個工作崗位,以及幾家500強公司[5])快速交通服務并不完善。
3)辦公園區的選址不利于享受高效的交通服務
高密度的工作區應該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交通服務。但在芝加哥城市中心,每英畝辦公園區的數目是I-99和I-88沿線上的四倍,很難在辦公園區建設大型的停車場。
4 公共交通系統的治理、規劃和實施的分化使得交通服務難以一體化
自1983年RTA重組以來,芝加哥區域交通系統的治理、規劃和實施分別由RTA以及RTA內的三個交通部門CTA, Metra和Pace負責。RTA負責資金監管、項目規劃和客戶服務,CTA, Metra和Pace 負責營運,同時CMAP(芝加哥都會規劃部)負責區域交通規劃的審批和改善。
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統職能的分工帶來的最大的挑戰是,它減緩了為客戶創造一個無縫運輸的進程 。治理結構的復雜性,服務重疊,資本項目規劃和實施,股票的分配資金等等問題,常常會導致兩個交通部門互相指責對方,花大量的時間討論責任承擔者,而忽視了提出解決方案才是當務之急[7]。目前職能分工造成了一些地區服務冗余,一些地區服務匱乏的現象。公共交通局為協調各部門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在當前結構下,同步是非常困難的。
參考文獻
[1] Northeastern Illinois Public Transit Task Force Report, March 31, 2014, page 41
[2] RTA website rtachicago.org, About Us - April 22, 2016
[3] RTA website rtachicago.org, RTAMS – June 2016 Quarterly Financial Report
[4] See flyer, “Transit Deserts in Cook County”, at transitfuture.org website
[5] Northeastern Illinois Public Transit Task Force Report, March 31, 2014, pages 22 – 30
[6] JC Labelle,SF Frève. Increasing Mobility through Enhanced Transit Connectivity, attrid.trb.org website.
[7] Stephen Schlickman, form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RTA, “Brief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TA in Northeastern Illinois”, presentation at UIC Forum - Best Practices in Regional Transit Governance, January 6, 2015, at Urban Transport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8]陳雪明,芝加哥城市交通簡介[J].國際城市規劃,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