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帆
摘 要:翻唱者通過在翻唱網站或者軟件上傳翻唱的音樂作品,來獲得關注度甚至因此獲得直接或間接的利益。我認為,這種行為仍然侵犯了著作權人的權利,它表現為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作品完整權等著作權以及一般人格權等權利。
關鍵詞:翻唱;著作權;一般人格權
1 引言
眾所周知,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的信息化網絡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與互聯網緊密聯系在一起。近些年來,翻唱他人的音樂作品現象頻頻發生,尤其是很多人喜歡通過一些翻唱網站或者一些錄制視頻的軟件,將自己的翻唱的音樂作品上傳到互聯網上,而隨相關知識產權法的制定與實施,社會大眾的著作權保護意識愈加增強,對翻唱音樂作品并上傳網絡這一行為,眾說紛紜。所以,筆者想通過對前人的一些研究,并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要說明。
2 何為“翻唱音樂作品”?
翻唱音樂作品,其中“翻唱”這一說法是相對于“原唱”而言的。翻唱翻唱,“翻”就是再一次的意思,說明翻唱是指原詞曲作者沒有再次授權其他人演唱,翻唱者將第一位歌者演唱的音樂作品,根據翻唱者的個人理解將一首曾公開發表過的原創音樂作品重新加工演唱的行為。但是我認為,無論何種意義的翻唱都有翻唱者的再創造或者是再加工。因為每一個人演唱一首音樂作品都會或多或少的帶上自己的感情,不論你是否將歌曲進行改編等。所以,我認為只要不是第一位歌者本人的演唱,其他任何人的演唱行為都屬于翻唱。
3 翻唱音樂作品的法律依據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等條文的規定,翻唱音樂作品有以下法律依據:1.合理使用的翻唱2.法定許可時的翻唱3.音著協授權下的翻唱
4互聯網翻唱音樂作品的法律界定
說到翻唱音樂作品的案件,最早為人們所熟悉的就是汪峰訴草根組合“旭日陽剛”案。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唱吧”、“火火翻唱網”這樣的翻唱型音樂網站從而應運而生。因為很多人都這樣做,由此而形成了一種普遍意義上的“理所當然”,大家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更別說是違法了,所以公眾都認為這種行為是沒有有侵權的。而且《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七款規定更加促進了這種觀點的形成。
但是我認為,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營利性而是實際上是否真正損害了著作權人的權利。著作權具有人身性。在作品上享有名譽、聲譽及其他無形人身權利。[1]著作權并不像專利權那樣保護作品的思想,而只保護作品的表達方式。而且,作品當然包括音樂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定會承載著作者的思想內容。前文我也說了,作品在法律上的定義就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種以語言文字、符號等形式所反映的智力創造成果。而有的人為了博眼球、搞噱頭故意歪曲、篡改其作品的原意,在這種情況成為普遍時,就一定會給原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造成損害。這里就包括損害了原著作權人的作品完整權,并且保護作品完整權的核心就是在于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受到宗法制度及其精神以及儒家思想的影響。“知識共有”的觀念,以及現在強調的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這與現代知識產權觀念是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念,就無形中給權利人的保護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有人會說,這是對著作權人權利的過度保護,對權力的過度保護是對他人合法權利的侵害。我們應該看翻唱者是否獲得直接的利益即金錢。但是翻唱別人的歌曲,讓你成為網絡紅人,比如之前很火的“王胖胖”。他因為在美拍上翻唱林俊杰的《當你》等歌曲,一炮而紅。我們可以看出,“王胖胖”通過翻唱無形中獲得了知名度,從而獲得了很多商演機會,他是沒有獲得我們所說的直接利益,但是很多人在網上給他點贊,給他送一些網站上的禮物,比如鮮花,什么的,而這些鮮花等禮物也是他的觀眾或者說是粉絲用錢先在網站上購買,在“王胖胖”將他的視頻上傳到美拍上后,進行“贈送”,這就有了獲利,只不過可能是由網站以不同的形式給予他獎勵。這時又有人說,那網站或者軟件的性質是與KTV侵犯了著作權人的權利一樣的。但是我認為這與KTV侵權的性質不同。因為KTV是提供了消費者可以唱的歌曲,消費者無法自由選擇,只能從KTV曲庫中已有的歌曲中進行選擇,所以,如果說侵權的話,那么KTV應該首當其沖。但是可以翻唱音樂作品的網站和軟件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你可以上傳翻唱歌曲的視頻,也可以上傳別的,所以這種選擇對于上傳者來說是自由的。那么在發生侵權糾紛時,就可能會發生“踢皮球”的現象。上傳者會說我沒有獲利或用作商業用途,網站或軟件的負責人會說,我不是因為他們翻唱音樂作品獲利,我具體獲利只是因為他們買了我的類似鮮花等的虛擬禮物。所以這在立法上是有空缺的。[2]
再比如之前《中國好聲音》上的李代沫,他因為翻唱曲婉婷的《你的歌聲里》并將其拍成視頻上傳網絡,大火了一把。導致很多人都以為李代沫是這首歌的原唱,而并不知道曲婉婷才是原唱,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對曲婉婷聲譽和名譽造成影響,這就會損害她的一般人格權等合法權益。[3]
所以,我認為翻唱他人音樂作品并上傳至網絡的行為是侵犯作者或者說是著作權人的著作權的。
5 解決方案
1.我們要完善立法體制。美國在17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收效甚微,并沒有有效地遏制本國內比較猖狂的盜版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但是,在1980年以后,美國在著作權法的修訂頻度和力度上加大了。在1998年美國政府制定了《數字千年著作權法》以及《著作權期限延伸法》。舉措實行后讓著作權人獲得了較大的經濟利益,也讓人們增強了尊重和保護著作權的意識,這有效地提升了國內的科技文化的創新活力。[4]
2.著作權人要勇于行使自己的權力,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一味地放縱別人對自己權利侵害的行為,這樣是對自己的不公,也不利于法制的健全。
3.要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當然大家會說這是老生常談了,但是這也確實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很多時候,公眾的關注度高了,公眾的意識正確了,也有利于立法者和維權者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權力。這也印證了“情理法,法理情”。如果大眾因為不了解甚至是不理解你的立法意圖,或者說覺得你的維權完全就是為了博眼球,這必然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十八屆四中全會也說了,要建立法治中國。何為法治中國?當然是從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法治氛圍開始。
6 結語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由于現代社會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提高了,再加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們對法律的要求也就高了。雖然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制定和施行的時間較短,但是可以看出,現代社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需求不斷擴大,并且我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高。從量變到質變,我們只有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最終才能建成一個理想的法治社會。
參考文獻
[1]傅方韋.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責任的認定[D].四川:西南政法大學,2011.
[2]張惠.翻唱音樂作品侵權問題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4.
[3]楊超.對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幾點研究[D].浙江,知識產權,2013.
[4]葉世強.美國主權集體管理制度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D].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