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黨校承擔著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然而多年來,基層黨校處境尷尬,由于培訓質量不高、組織調訓缺乏統一規劃等問題,造成黨校培訓規模達不到要求,黨校培訓陣地得不到有效發揮。黨校自身應積極改善自身發展不足,正確把握工作方向、打造精品課程、提升科研資政能力、加強師資建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增加培訓質量和效果;基層黨委部門要對黨校事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和扶持。
關鍵詞: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六安黨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黨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1]。基層黨校應把握形勢,以全新的視野,與時俱進的精神,大力在教學、科研和資政方面做文章,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促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新發展。
1 基層黨校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矛盾
(一)調訓人員不足與資源閑置的矛盾
為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強化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全面提升能力素養,解決新形勢下能力欠缺、“本領恐慌”問題,更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央一再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走進課堂,積極參加黨校學習培訓。依據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要求,對各級黨校主體班次培訓期次和培訓人數都有嚴格要求。比如,要求主體班每年輪訓、培訓學員人數不低于應訓對象總數的1/5。比如,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至少1期,學制不少于2個月;縣處級、鄉科級干部進修班每年各舉辦至少2期,學制不少于1個月;專題研討班每年至少舉辦2期,學制不少于5天。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黨校工作在地方和基層還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一方面,由于調訓人員不足、財政傾斜力度不夠、黨校運轉困難,造成基層黨校培訓規模不大,資源閑置。為了增加收入,甚至很多黨校還積極參與到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學歷教育等社會化辦學,與國民序列的高校學歷教育爭分一杯羹。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統一規劃,組織調訓部門和各單位各自為政,把本應在基層黨校參訓人員組織到高校等社會化辦學機構參加培訓。
(二)學員層次普遍提高與教師能力不足的矛盾
通過黨校學習提高干部和黨員的理論水平是必須的,現階段的黨員領導干部,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特別是近幾年剛剛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干部,知識層次和學習能力都較高。同時,由于網絡普及,黨員干部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寬泛。比如,最近在全黨掀起的學習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現代媒體對這些中央精神都是在第一時間內作了準確全面的宣傳,進行權威性的詮釋,學員即使不進黨校,對黨和國家重大理論和方針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果我們的黨校教師在理論知識上沒有緊跟時代,不注重學習,不及時進行新知識的補充更新。那么我們在理論學習上就遠不如我們的學員。在實踐層面,來黨校學習培訓的學員都是來自一線工作的黨員干部,他們有著豐富的處理各種復雜事務的經驗。因此,黨校教師現在面對的學員很有可能是理論知識比自己高,實踐經驗比自己豐富的學員,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教學方式單一與學員需求不斷提高的矛盾
長期以來形成的黨校作報告式的授課方式,仍是基層黨校教學的基本模式。雖然也有不少教師開始積極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例如案例式教學、體驗式教學、訪談時教學、現場教學等,但由于課堂教學便于操作,許多教師還是傾向于選擇課堂教學。另外,現在對領導授課、外請教師授課比例有一定要求,而領導與外請教師授課也基本屬于報告式教學模式。報告式教學模式缺陷是,缺少師生交流、缺少針對性,課堂氣氛沉悶,培訓效果差等[2]。
同時,黨校學員實際上已經不再處于學齡階段,存在上課板凳坐不住、思考問題不積極的現象。他們期望黨校能提供更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更能針對他們這一學習階段特點設計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高黨校培訓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2 六安市委黨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的方法途徑
如何化解基層黨校的發展困境,近年來,六安市委黨校積極根據自身發展狀況,摸索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路徑,在大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訓質量上做文章。六安市委黨校通過牢牢把握工作方向,充分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強化教學科研成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正努力把六安黨校打造成新時期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陣地,充分發揮了黨校“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重要作用,較好地完成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訓任務。
(一)堅持黨校姓黨 把握工作方向
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六安黨校堅持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貫穿于一切教學、科研和辦學中,杜絕在黨校傳播違反中央精神的錯誤觀點和思想、兜售網絡和微博上不負責任的言論、私下傳播小道消息,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言論守規矩,自覺維護黨的威信、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校形象。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首要責任。六安黨校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舉辦“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輪訓班”,開設“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系列輔導”等培訓課程。同時,圍繞市委、市政府“弘揚紅色精神、致力綠色發展”要求,開展干部培訓、組織教學與科研工作,不斷提高干部履行職責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從嚴律己能力和推進基層各項建設能力。
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是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的重點。近年來,六安黨校牢牢抓住主業主課,對主體班教學內容需重點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課程設置,做到內容上不“走樣變調”、時間上不“缺斤少兩”。在2015年和2016年主體班次上,開設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均占總學時的80%左右。
(二)突出基層黨校特色 打造精品課程
打造精品課程是增強學員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六安市委黨校依托六安紅色資源,集中優秀教師精心打造的《光榮的歷程,不朽的豐碑——六安老區紅色精神的追述和思考》,被評為“第二屆全省黨校系統精品課”。今年5月,這一課程受邀在省委組織部機關培訓班上講授,受到了學員們一致好評。
另外,六安市委黨校把打造精品課程作為一項重要教學任務來抓,在黨的理論教育中,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市委黨校主體班次常年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專題,包括《<共產黨宣言>解讀》、《馬恩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與歷史地位》、《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進程》、《<資本論>導讀》等。同時,為主體班學員訂閱經典原著選讀,并要求學員撰寫心得體會,通過課堂教學和閱讀,課上多聽、課下多思,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在開展黨性教育過程中,堅持做到“六個注重”:即注重突出培訓重點,圍繞黨史國史和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品行法治思維等,開設了《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員干部要守紀律講規矩》等專題;注重挖掘紅色資源,建立黨性教育教學基地庫,設置不同類型現場教學點,提升教學效果;注重開展警示教育,開設“國外廉政建設成功經驗及啟示”等課程,觀看《破局》等警示教育片,組織學員到廉政教育中心接受現場教育等,引導學員自警自律;注重抓好支部活動和班級活動,如清明節開展“清明祭掃”、“七一”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豐富教育形式;注重加強學風建設,對學員學習態度、遵章守紀等實行嚴格監督管理;注重強化培訓考核,實行學員成績與黨性修養“雙百分”考核,突出黨性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的重要地位。
(三)加強科研工作 推進智庫建設
科研工作是黨校教育的基礎。近年來,各級黨校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市委黨校要求專職教師每年至少在省級C類以上刊物發表科研文章兩篇、兼職教師1篇。同時,鼓勵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專題,做到科研成果進課堂;鼓勵參與全省黨校系統重點課題、全省行政學院系統決策咨詢項目、省社科聯征文等科研活動。2015年,市委黨校在省級刊物公開發表論文37篇,科研成果轉化率60%以上;完成全省黨校系統和行政學院系統課題研究5項,3篇論文在省級征文比賽中獲獎。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是黨校發展的方向之一。各級黨校及時跟進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找準教學科研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圍繞推進綠色發展、加快“一心一廊”、“一谷一帶”建設,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2015年,市委黨校組織撰寫資政報告10篇,得到了省、市領導批示肯定,并被積極采納。今年,全市黨校系統上下聯動,圍繞講好基層紅色故事,傳播紅色經典,開展“紅軍時期故事”編寫工作,紀念建黨95周年和長征勝利80周年。
(四)加強師資建設 提升教學水平
優秀教師和各類人才是黨校的寶貴財富,也是緊缺資源之一。近年來,六安市委黨校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一方面,按照人才強校思路,通過公務員招考等方式壯大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拓寬來源渠道,聘請一批政治過硬、理論水平較高、善于課堂講授的領導干部、先進典型、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此外,建立全市干部教育培訓“百人名師庫”和黨校外請教師師資庫,彌補黨校教師實踐能力短缺問題。
與此同時,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積極選派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努力走出“沒當過領導的在給領導干部講領導藝術,沒經歷過復雜環境考驗的在幫助每天同各類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難題”的教學困境。2015年,市委黨校選派教師參加清華大學等培訓19人次,占教研總人數的67.6%;選派了4名正科級以上干部到部分縣區和市重點局掛職鍛煉。
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是我們黨的一項優良傳統。六安黨校根據學員的培訓需求,結合市委、市政府調研課題,每年擬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能力素質提升等7大方面共50多個選題,供領導干部到黨校上課時參考。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六安市領導干部多次為黨校學員授課,取得了較好反響。
(五)準確把握形勢,爭取政策支持
近年來,中央對黨校事業發展重視程度空前,習總書記更是多次公開強調黨校工作的重要意義,黨校在培養和造就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對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上級部門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對黨校事業發展至關重要。在校園建設上,六安黨校原校區各種硬件設施落后,校園環境差,已經明顯不能滿足干部培訓發展要求。這幾年通過積極與市委市政府溝通建議,取得新校建設的項目支持,目前新校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在調學任務上,積極與干部培訓組織部門溝通,擴大選調人數與培訓班次,力爭達到培訓人數要求。在財政支持上,原來干部教育培訓費用是由參訓學員現行墊付,培訓結束回單位報銷。目前所有主體班次的培訓費一律由市委黨校通過預算和結算方式,由市財政統一撥付。
參考文獻
[1]人民網.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EB/OL]. 2015-12-09[2015-12-14].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5/1214/c1001-27923131.html
[2]黃卓文.當前基層單位黨校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 (1):101.
[3]張豐雅.關于增強市級黨校干部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思考 [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05).
[4]楊繼君.當前市級干部培訓模式的問題與對策[J].欽州學院學報 ,2010(01).
[5]余世文.市級黨校干部培訓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 [J]. 達州新論,2011(04).
作者簡介
趙靜(1980-),女,安徽霍邱人,安徽省六安市委黨校教務處副處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