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心
摘 要:本文在分析社會階層間的利益博弈的復雜性的基礎上,探索社會階層間的合作博弈機制的構建途徑。
關鍵詞:社會階層;博弈;機制
1 社會階層間利益博弈的復雜性
目前,我國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從根本上引起了利益關系的重大變化,也不可避免地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和多利益的格局,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 也經常發生許多難以協調的利益沖突。社會分化而導致的階層關系調整、群體利益沖突與矛盾、潛在的壓力團體現象和利益競逐與博弈已經日益顯著,如何協調階層關系,使利益博弈在合理的框架下進行,已經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焦點問題之一。為此,需要在研究多利益格局下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合作博弈問題,通過建立利益博弈協調機制以實現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個人理性與整個社會利益最大化的集體理性的統一。
但是,由于多利益格局下不同社會階層間呈現的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關系復雜化、博弈平臺多樣化、博弈過程動態化等特點,而且,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博弈往往不是簡單的、線性的和靜態的,相反,卻是復雜的、非線性、動態性乃至隨機性、非均衡性和時滯性的;因此,在我們探索同社會階層間的合作博弈機制時,不僅了解分配博弈、契約博弈、權益博弈等一系列子博弈,更需要關注這些子博弈交織纏繞形成的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復雜性聚合博弈體系。
2 建立社會階層間的合作博弈機制
(1)目標集成
眾所周知,目標依賴關系的感知影響各利益主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也直接影響他們的期望和行動戰略的選擇[1]。因此,不同社會階層的關聯目標的識別和集成有助于增加各社會階層的利益,提高其間的合作效率,加強其合作關系。又由于各個階層在戰略互動的博弈過程中是以其目標作為最大化其利益的決策函數,因此,一個首要應予重視的問題就是如何識別和整合或集成各階層的目標,使其形成一個盡可能大的公共目標集,以促使整個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目標集成有助于社會各個階層找到為之共同奮斗的目標,因為,只有通過社會各個階層的充分參與和合作,使整個社會出現雙贏(win-win)局面,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運作效率并為創造出巨大的社會效益。
(2)建設社會誠信文化
在當代中國,利益關系的深刻調整,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新的社會階層的出現,使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不同的社會階層會有其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行為模式、不同的利益訴求,而這些因素會形成各個社會階層的亞文化,而文化作為一種約束人的行為的一種相對恒定的集體意向積淀,就必然反映在群體成員之間博弈中的目標的定位、行為的互動以及戰略的選擇。實驗證明,如果博弈參與人把其他人的行動視為正相關的外部性,其參與人則對公共目標的貢獻很大,即博弈參與人則表現出相當的合作行為[2]。因此,各社會階層在博弈過程中對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互動狀態認知必然會影響他們在博弈中的合作—競爭—沖突態度和程度。而且,可以證明,某成員對其他成員的合作信賴度越高,他就傾向于提高其貢獻水平,因此,通過提高社會誠信以增強人們之間相互信賴的程度就顯得越發重要,而且,這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根本一致的。為此,應努力塑造一種實現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統一的文化,以增強各社會階層間的相互信任,并能對社會公共目標達成共識,建立起公平、合理促進社會整體效益增長的誠信文化。
(3)提高各個社會階層的合作意愿度
由于我國社會結構性變革使社會利益關系呈現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關系不協調、新的利益關系迅速形成等新特點,和諧社會的構建實則是舊的利益關系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關系不斷形成的動態序貫博弈過程。在不同社會階層的序貫博弈中,戰略目標的適當一致性和認知協調是影響雙方合作意愿度的重要手段,正如Festinger的認知失調理論所強調的:“認知上的不平衡產生的動力對人的群體行為有相當的推動作用,作為心理上的不適,不協調的存在,將推動人的努力去減少不協調以及達到以協調一致的目的。”
現實中不同社會階層具有的不同價值觀,決策習慣,教育信仰等鮮明的個性特征,決定著不同社會階層在調整自己的合作意愿所持的態度。因此,不同社會階層的合作意愿是認知因子、成員決策特征、博弈歷史信息和合作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現實中的社會階層往往不是直接在均衡平臺上運行,而往往會經歷一個相當長期的動態演化博弈過程。如果監控機構能及時地預測各社會階層合作意愿的走向,就有可能在社會出現低水平效應或崩潰的均衡之前相應地調整博弈規則,以提高各個階層的合作意愿度,從而,達到提高整個和諧水平的社會目標。
(4)建立合作博弈機制
因為機制化的合作博弈規則使社會各個階層在博弈過程中能正確預期他人可能的戰略選擇,因此,社會各個階層減少博弈的不確定性,降低由戰略沖突引發的各種交易成本。由于社會各個階層會由于心理平衡的打破而產生背離該均衡的內在驅動力而呈現宏觀上不協調的行為,因此建立合作博弈機制則應首先識別他們的動機并對之施加影響,通過改變博弈的支付結構設置相應的機制,以期達到Pareto最優戰略組合的Nash均衡,從而使各博弈方在博弈機制的作用下選擇自己的合作戰略,實現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統一。
(5)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
合作博弈的目的是增加各社會階層的利益以增強其競爭力,合作的前提是靠社會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和協作以創造更大的蛋糕,并能把共同創造的附加收益進行公平合理地利益分配,因此,如何公平合理地切分蛋糕將會影響社會各個階層合作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健康高效發展,利益分配不僅是本次協作的成功的關鍵而且也影響利益主體之間的長遠合作。因為,在合作博弈理論的一些分配模式中,Shapley值兼傾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統一,相對公平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可以作為社會階層合作博弈利益分配的重要參考依據。為此,需要正確評估利益主體在不同聯盟的邊際貢獻以及它與系統外結盟可能獲得的收益。公平分配社會利益構成了社會各個階層合作奮斗的前景,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社會各個階層間形成高度的融合,這勢必增強了彼此間的信任感和親密感,朝著做更大蛋糕的正反饋良性循環努力 。
參考文獻
[1]Deutsch M..The resolution of confli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2] M.Willinger ,A.ziegelmeyer.“Farming and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 games:an experiment with an interior solution”. Economics Letters , Vol:65, 1999, P:3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