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保持革命本色、是社會主義道路沿著正確方向前行的動力。只有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從全心全力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關鍵詞:理想信念;堅定
理想,就是人們所信仰、所向往、所追求的奮斗目標,它是人生目的的直接反應,是人生價值的客觀表現,是人類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力。人們從小就樹立自已的人生理想,遠大目標是由無數個小小的理想所組成,離不開我們自已的人生追求。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把理想信念喻為生活的“導游者”。可見,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目標就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而一旦導游偏離了方向,就會離我們的目標愈來愈遠,追求理想的信念則是我們孜孜不倦尋求向上不懈動力的源泉。
1 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現
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存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一是對共產主義的“渺茫感”。在改革開放的前進路程中,有人急于求成,看到當前社會主義前進的途中,盡管我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他們仍有人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是十幾代、幾十代人以后的事情,太遙遠太渺茫了。共產主義對當代人來說是畫餅充饑。一些黨員干部將共產主義口號化、標簽化,口頭上信,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卻缺乏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動力和實際行動,正義感退化,稀里糊涂當官,渾渾噩噩生活。
二是認為共產主義“過時”了。有些黨員平時缺乏理論的學習和吸收,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百多年前產生于西方社會的理論,那一套理論早已過時。一些黨員干部怕談共產主義,甚至恥談共產主義。在實際的工作中出現悲觀情緒,過度解讀,甚至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輿論工作者的蠱惑,動搖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
三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異化”。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挫折,于是有人開始懷疑中國現行路線的正確性,認為目前的方針政策已同馬恩列斯毛設想的社會主義相去甚遠。種種論斷,充分說明某些黨員干部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動搖和懷疑,沒能正確認清當前的形勢和任務。
2 工作中堅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習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共產黨人就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要始終把思想防線筑的牢牢的,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之氣。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
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科學地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終奮斗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仍然要把理想信念作為保持合格共產黨員的精神支柱和工作中的強大動力。
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一名共產黨員,深深對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對黨忠誠、堅守信念、胸懷大局、勇于擔當”等的大別山精神所震撼。列寧曾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學習歷史,就要從黨堅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中去感知、去感悟、去汲取精神營養。
二是新時期合格的共產黨員應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勝利之“本”。革命理想高于天。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回顧我黨的奮斗歷程,無數共產黨人正是憑借心中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克服了種種困難。在井岡山時期,共產黨人以門板當床、稻草作被的生活不覺得苦,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長征路上的千難萬險中,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趟過了無數險峻的峽谷激流,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一省,長驅兩萬五千里,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1]都說明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源泉,是共產黨人能夠始終保持艱苦奮斗作風的原動力,更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三是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才能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從黨成立到革命走向成功到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這九十多年來,我們要保持其先進性和純潔性,就要強調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踐行“三嚴三實”、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實際工作中能改善和解決黨員干部的信仰信念問題具有鮮明的針對性與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四風問題”等,究其思想根源,還是信仰迷茫、信念動搖、精神迷失。在改革的攻堅期與全面深化階段,針對黨員干部思想根源與靈魂深處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有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以講話精神武裝頭腦。[2]
3 新時期黨員干部加強理想信念的途徑
革命理想高于天,對于當前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動搖的現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新形勢下,進一步堅定黨員干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必須抓緊抓好。
首先是加強黨員質量的提高,提升黨員的理論素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于黨員數量,更取決于黨員質量。”[3]蘇共有20萬黨員時建立了政權,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而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4]蘇共垮臺的原因固然是復雜的,但黨員質量上良莠不齊是一個重要原因。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必須貫徹控制總量、提高質量、把好入口,堅決防止心術不正者“混”進黨內。一是嚴格標準。要把能否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覺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能否加入黨組織的第一標準。二是嚴格培養。在發展黨員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進行培養教育和考察。三是嚴格程序,進一步突出黨組織的把關作用。四是嚴格責任,細化發展黨員工作職責,明確責任追究。既要嚴把入口,也要疏通出口。要嚴明黨的紀律。
其次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共產主義精神,樹立榜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干部能否堅定理想信念與黨員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有著直接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領導帶頭,層層示范,用做出樣子代替喊破嗓子”[5]。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既要“以信仰贏信任”,更要“以信任鑄信仰”。要通過普通黨員干部對黨員領導干部的信任和擁戴,進而堅信和擁護黨的綱領主張,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告訴我們:“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6]黨員干部能否堅定理想信念,外部環境起著一定作用,但關鍵還是在自身。黨員干部只有不斷進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才能始終保持思想上的純潔。一是學習知識。共產黨人加強理想信念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科學理論知識。正如列寧指出:“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7]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須認真研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其它各方面知識。二是要經得住各方面的考驗。必須時刻保持自重、自省,努力增強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經常不斷地自覺清除思想上的灰塵和心靈上的污垢,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只有這樣才能才能始終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注釋
[1]潘熙寧,《淺析新時期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求是網》2015年8月13日
[2]徐偉新,《堅定理想信念 筑牢精神支柱》,《求是》,2015年2月28日
[3]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
[4]警示片:《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
[5]習近平: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6]《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77頁
[7]《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頁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77頁
[2]《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頁
[3]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
[4]警示片:《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
[5]習近平: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6]潘熙寧,《淺析新時期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求是網》2015年8月13日
[7]徐偉新,《堅定理想信念 筑牢精神支柱》,《求是》,2015年2月28日
作者簡介
張州,女,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委黨校工作,黨校教師,講師,從事哲學倫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