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文明和諧示范小區創建是建設一流和諧礦區的重要舉措,已成為提高礦區管理與服務水平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勝利油田按照集團公司和油田工作部署,堅持以創建文明和諧示范小區活動為載體,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從嚴要求,積極打造“一流精細管理、一流規范服務、一流和諧環境”的礦區樣板,不斷提高社區服務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有效提升了員工的居住生活條件,促進了油田的和諧穩定。
關鍵詞:小區創建;礦區建設;嚴細管理;創優服務
1 堅持精細從嚴管理,不斷提升經濟運行效益,打造一流的礦區管理樣板
一是對標追標持續深化。對標國家、行業和中石化一流水平,不斷完善管理指標體系和運行機制,以服務質量、效益為重點,明確對標要素,形成了較為科學完整的三大類15項精細管理對標追標體系。按季度對指標運行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排名,建立了“比學趕幫超”常態化運行機制,激發了各單位對標追標的積極性。細化了成本和費用核定機制,全面推行了物業單元成本管理,建立以物業服務小區、片區、崗位為成本管理對象的預算、核算、控制、分析、考核評價體系,做到“預算分解到單元、財務核算到單元、責任落實到單元、考核評價到單元”,實現了成本費用從源頭控制。全面加強了對維修費、綠化費、材料費等重點費用預算和支出的對標追標控制,進一步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HSE管理從嚴從細。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對社區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拉網式的檢查梳理,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和限期整改方案。加強小區維修改造項目現場安全管理的監管力度,督促現場施工隊伍、監理公司和承包商嚴格落實安全監管責任。深化員工安全培訓教育,培養員工安全操作、勞動防護、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的技能。通過小區宣傳欄、樓道文化墻、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加強群眾安全教育。全面梳理現有應急預案,組織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提高了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廣大居民營造了一個平安祥和的生活環境。
三是礦區資源配置更加優化。通過優化布局和業務流程,調整整合物業公司、物業站,控制機構職數。在全油田小區實行了水、電、氣、暖、物業一體化聯動收費,減少了居民繳費的次數和時間,物業收費率達99.4%,遠遠超過全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平均收費水平。推行扁平化管理,壓減管理層級,以新建小區勝利花園為試點積極探索油田物業管理新的模式,在機構設置上實行了“社區—物業公司”兩級管理,在業務運作上采用了“業務承攬+業務外包”模式,學習和借鑒國內先進物業管理經驗,油田物業管理在創新社會化管理之路上邁出實質性一步。
2 貼近居民生活實際,推進文明優質服務,打造一流的礦區服務樣板
一是基礎服務規范高效。從建立完善油田物業管理與服務標準體系入手,制定了涵蓋保潔、維修、保安、公共設施養護、學前教育等工作標準,提高了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水平。以社區居民滿意為宗旨,積極跟蹤居民需求,優化“四保”工作流程,嚴格規范操作。環衛保潔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維修保養開展24小時全天候服務、秩序維護打造安全防范網絡、綠化養護實行科學規范化管理,小區維修及時率、合格率均達到99%以上,小區管理水平和居住品質進一步提升。著重加強公共設施設備管理,建立了全局社區服務公共設施設備檔案,全面推行5S現場管理,對小區路燈、垃圾桶、雨污排、檢查井和綠化樹木等進行統一編號,準確定位,便于快速準確的將維修、養護信息傳遞出去,以精細的管理措施保證了服務效果。
二是特色服務便民利民。以“滿足居民需求,提升居民滿意度”為目標,開展延伸服務、差異化服務、個性化服務,不斷創新服務形式,拓展服務空間,雕琢服務精品,樹立樣板現場,在做優品質中塑造品牌,以品牌引領服務提升。勝東社區開發了“瑞康物業助老服務平臺”,可以實現物業報修、免費送餐、緊急救援等功能,使年邁多病、子女少在身邊的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勝中社區開辦了“職工在校子女照輔中心”,為職工子女提供接送、午餐、課業輔導、寒暑假托管、圖書借閱等一系列以“照料+輔導”為特色的成長服務。這些服務品牌和特色做法,展現了油田物業人的智慧和風采,贏得了居民的認可和贊譽。
三是考核監督機制日趨完善。堅持管理服務考核與硬件建設考核并重,擴大量化考核評價范圍,改進創新考核監督方式,建立了包括熱線電話、網絡投訴、問卷調查、居民回訪的綜合服務考核體系,起到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居民服務滿意率不斷提升。創新小區現場管理檢查方式,采用暗訪的拍攝手法,制作了《油田小區現場管理調查紀實》專題片,曝光了部分小區存在的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公共設施維護等日常管理問題。專題片播出后在油田各個層面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單位針對曝光的問題查找薄弱環節,反思工作疏漏,深剖問題根源,迅速展開整改,促進了小區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幸福家園,打造一流的礦區和諧樣板
一是小區綜合治理成效明顯。近年來,勝利油田堅持小區改造“與礦區布局調整相結合,與示范小區創建相結合,與優化資源配置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穩妥實施小區整體綜合治理。在改造方案上統籌考慮,精細管理,著力解決影響居民生活的、亟需改造的屋面漏雨、道路改造、停車場地改造、水電氣暖配套等項目。堅持聽民聲、順民意、得民心的原則,通過居民代表座談會、居民聽證會、進家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為改造方案的完善與修訂提供參考,小區的硬件環境、軟件條件全面提升,有效改善了員工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二是文化引領助推和諧發展。以黨員服務社、家委會、共建單位等為依托,進一步完善了“小區議事會”“自治理事會”“居民座談會”等溝通機制,暢通社情民意渠道,調動居民參與到小區管理和建設中來。搭建與居民面對面交流的平臺,開展廣場文化、樓道文化等活動,培育并形成了具有勝利特色的小區“鄰里節”、居民文化大舞臺、體育大聯賽等,推進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勝利文化向社區延伸。統籌物業管理站、黨員服務社、團青工作室等平臺資源,完善愛心幫扶機制,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空巢老人服務隊、社區互助組等幫扶隊伍,實施了為特困群體服務的送溫暖工程,開展親情助殘、慈善撫孤、助學助醫等活動,社區志愿服務隊伍逐步壯大。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文體休閑活動,豐富居民文體生活。舉辦居家安全、健康知識講座,組織元宵社火、消夏晚會等活動,為小區居民獻上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增進了社區與居民的感情,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數。
三是智能化小區建設提升幸福指數。小區智能化程度是衡量現代宜居小區的重要因素,油田出臺了智能化小區建設系列標準,在大部分小區實行了以視頻監控為主的智能化改造,部分小區實現了自動門禁、電子公告牌等功能。注重發揮信息化手段在基礎工作、技術應用、綜合服務等領域中的作用,建設和改造了綜合服務大廳,實現了服務全覆蓋、全方位、全天候。勝中社區雅苑物業站開通了油田首個物業微信平臺,居民用手機微信可以實時查詢物業費用、通知公告、小區活動、政策法規等10余項物業服務信息,也可以即時發送維修信息和意見建議,這種“全方位雙向互動”的信息模式讓物業服務更加快捷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