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口岸實驗學校 田衛兵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初探
江蘇省泰州市口岸實驗學校 田衛兵
在化學教學中對于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深入探究是教學過程中必要的一部分,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輕松掌握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對問題以及知識點探索的意識,獲取知識的能力更為突出,對于知識的日常運用更為靈活,實現對知識的創造性。本文筆者也對初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討。
初中化學 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 創造性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轉變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化學是九年級教學中的一門起始課程,對于化學問題的分析也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探究式教學來為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不斷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化學課程相比其他學科的教學,學生接觸的時間相對較晚。而且化學的知識點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在學生來看化學似乎離實際生活相差較遠但又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化學知識的特點,為學生創建合理的學習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人們口中所謂的靈異事件“鬼火”,其實就是自然界中很普通的自然現象,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學習燃燒的概念;再者,關于點石成金這個成語,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以石灰石為例,提問學生石灰石是否真的會變成金子,而這個成語所包含的化學知識又是什么,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化學中有關質量守恒定定律的知識。
化學的學習就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現象的過程,讓學生覺得化學知識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于化學的理解更為透徹。也正是讓學生對于化學有了生活化的轉變,才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往往以主導的地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則始終處在從屬位置進行被動的學習,這種不平等的教學環境并不利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今新課標的出臺,其中則指出了在教學中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課堂角色,有效的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還團隊意識。
例如,在學習滬教版第四章《燃燒》這節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對于燃燒需要的條件,以及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總結。比如,燃燒的基本條件是什么?是不是一定需要氧氣?是不是水火不相容等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實驗的動手能力。
化學課程是集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尤其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體驗,引導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一個自主的分析和問題的探討。傳統化學實驗教學,由于各方因素的限制,學生往往不能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因此也沒有一個自主意義上的感知和對知識的理解。也導致了學生在觀看教師操作實驗的時候,沒有投入全部的精力,思維也不活躍,最終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度不高。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親身體會,并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以此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任何習慣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及時的指導,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積極的做出評價,并給出相應的問題反饋,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評價,對自身有個重新的認識,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首先,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要全面、具體,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培養的各種學習能力和學習中生成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多方面進行評價。其次,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實現民主平等的評價方式,面對優等生不要過分的褒獎,對待差生也不要處以忽視的態度,學生受到了教師的尊重才能真正意義的去自主的學習。最后,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同時也要實施學生間的互評,采取“兵教兵”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創建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轉變角色,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學習中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意識,還要改進學生的評價體系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綜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馬純秀.以探究性實驗課堂為平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7)
【2】曲徑.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3】王永旭.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