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鑄
推進小學語文深度閱讀的幾點思考
楊德鑄
小學語文要告別淺層次的講解分析,就需要推進深度閱讀。對于深度閱讀,教師需要知道:深度閱讀是指向語言文字感悟的閱讀;深度閱讀是指向讓學探究的閱讀;深度閱讀是指向思維發展的閱讀;深度閱讀是指向情感熏陶的閱讀。
深度閱讀;語言感悟;讓學探究;思維發展;情感熏陶
小學語文教學要告別簡單膚淺的講和讀、問與答,深度閱讀是一個重要的抓手。對于如何推進深度閱讀,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
1.深度閱讀是指向語言文字感悟的閱讀。
深度閱讀從品味語言開始,這是由語文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要將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推向深入,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耐心實施。這種設計和實施,要凸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品讀感悟要聚焦語言特色。一篇文章并非處處都有妙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品讀的是那些具有鮮明特質的語言,這些語言不僅在表達形式上有特質,而且在表情達意的效果上獨具特色,且有內涵與深度。蘇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兒童化的語言使文章充滿了鄉土氣息,教學時,教師可以聚焦以下兩處關鍵點:一是我和祖父在園子中勞動時的“快樂和自由”;二是園子中的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
第二,語言的妙處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由于思想和認識上的欠缺,并不能感知到語言文字運用的精妙,這就需要教師的點撥,慢慢養成“語感”。閱讀《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我們來看看蕭紅的描寫:“祖父一天都在園子里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園子里邊。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我們仔細推敲劃橫線部分蕭紅的行為,就能明顯地感覺出小蕭紅就是祖父的跟屁蟲,同時也是一個調皮蛋。是不是很有情趣?祖孫兩人是不是感情深厚?
第三,語言的發展要與訓練運用相結合。語言的掌握和運用需要平臺支撐,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搭建這樣的平臺,并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互相學習、評價和借鑒。
2.深度閱讀是指向讓學探究的閱讀。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深度閱讀不能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不能以教師的問代替學生的讀和悟。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經歷閱讀和體悟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并建構知識體系。對于這種深度探究式的閱讀,教師有幾個方面需要把握:首先,選取好探究的點。深度閱讀,要根據文本特質,圍繞重點目標,基于學生實際,選取好探究的“點”。其次,既然是探究,就要凸顯交流和研討的過程,教師給學生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再次,要教給學生交流和傾聽的方法。最后,是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的探究終究是有局限性的,此時教師需要有適時的指引和幫助。在探究環節中,教師是學生閱讀的組織者,而非主講者,所以要會“隱”和“引”。此外,教師還需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
3.深度閱讀是指向思維發展的閱讀。
文章是表情達意的載體,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主題與情感需要讀者揣摩方能有所體會,如果我們摒棄對教材的分析,甚至連對文意的基本探究也一并丟棄,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徹底地“泛化”“淺顯化”。
文本有“真意”,而真意往往隱藏在語言文字的背后,有一定的閱讀難度。因此,深度閱讀不僅要指向教材內涵的深度挖掘,而且要關注學生思維的多重訓練。當下,教師往往注重學生聚合思維的培養,而缺乏對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這種發散思維,包括思維的求異性、批判性和創造性。
蘇教版六下《螳螂捕蟬》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可是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在這里,吳王是否就一定是一個暴君?感知吳王的人物特點固然重要,但我們還可以把它設計成一個發散性思維訓練的點,設計問題“吳王為什么一定要攻打楚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攻打楚國固然有風險,但是也意味著巨大的收益,且文章說“希望很大”,因此,吳王并非獨裁者。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讓學生的思維更具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從而提升思維品質。
4.深度閱讀是指向情感熏陶的閱讀。
語文除了工具性之外,還有人文性。語文的人文性,意味著語文要承擔傳承文化和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任。深度閱讀是一種追求,但是如果沒有了對語文的熱愛,沒有對閱讀的期待和參與閱讀的成功體驗,學生的閱讀便會缺乏動力。而利用文本的情感特點,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讓課堂充滿情感的氛圍,是語文課堂的應有之意,也是深度閱讀的“心理場”。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情感特質。深度閱讀,就是要把握文本的情感特質。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中的童真童趣便是最好的情感熏陶的材料,學生對蕭紅的樂趣感同身受,教師如果緊扣這一點展開教學,課堂里就會充滿笑聲。另外,文章字里行間滲透的祖父對我深深的愛是文章的另一種感情要素,這一點也要引導學生去感受。
G623.23
A
1005-6009(2017)81-0070-02
楊德鑄,南京化學工業園區教師發展中心(南京,210044)副主任,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