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蘭 姚小琴
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靜電現象的應用”教學設計
喬 蘭1姚小琴2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實驗器材的創新,讓學生與教師互學共進,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與態度”“科學應用與實踐”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靜電現象的應用;高中物理
本次“杏壇杯”展評活動的主題是“人在課中央”,怎樣在這節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是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的最核心的問題之一。經過潛心思考并查閱了大量文獻后,我體會到:旨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應該將物理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終身發展的行為習慣、規范與關鍵能力的養成等諸多方面,在教學中不斷為學生提供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并在此過程中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在主動學習與探究中養成行為習慣,發展關鍵能力。
我選擇執教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1第1章第7節“靜電現象的應用”,這是因為在這節課之前,學生通過前6節內容的學習,已經理解了電場強度和電勢這兩個反映電場基本性質的重要物理量,可以說本章核心概念的學習任務已經完成。而第7節是前面各節內容之間知識的綜合,是核心內容的拓展和應用,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這樣的教學內容才能體現本次展評的主題,更好地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對這節課做了以下的設計。
我截取科學綜藝類節目——“加油!向未來”中的一段精彩的“放電”視頻,引發他們思考:為什么踩在高壓電上的演員能安然無恙?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吸引學生注意力,用出乎意料的結果,激發他們學習本節課的愿望。
情境設置:將含有大量自由電子的金屬導體置于勻強電場中。用課件模擬靜電感應現象,提出問題:電子的定向運動會持續下去嗎?
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討論,幫助學生構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靜電平衡狀態”的概念。
1.研究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電場的特點。
(1)理論分析。
引導學生從“電場強度”和“電勢”這兩個反映電場基本性質的重要物理量的角度,對導體的電場特點進行理論研究。在建構了“靜電平衡狀態”的概念后,引導學生利用研究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例如反證法、矢量分析法、歸納法,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從理論上構建模型,通過推理分析得出處于靜電平衡狀態的導體電場的特點。
(2)實驗驗證。
實驗一:驗證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內部場強為零。
實驗器材:手搖感應起電機,金屬導體,金屬籠,泡沫小球,導線,等。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介紹,讓學生分組探究處于靜電平衡狀態的導體內部場強情況。實驗過程中,學生綜合利用了之前學習的知識,根據帶電物體是否受電場力來判斷空間電場是否存在,提升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分組實驗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最后的匯報環節,學生準確表述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
2.研究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電荷分布的特點。
(1)理論分析。
請學生猜想:處于靜電平衡狀態的帶電導體、電荷分布在什么位置?電荷分布有什么規律?
對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電荷分布的特點,我通過提問,讓學生思考電荷分布的位置及分布規律,讓學生在實驗前有個基本猜想和預判。不過由于學生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可以嘗試引導學生用反證法給出判斷的基本依據,但此處理論分析難度較大,每個學生學情不同,不做硬性要求。學生對電荷分布特點的認識,必須通過實驗才能加深認識。
(2)實驗探究。
實驗二:探究處于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內部和外表面的帶電情況。
實驗器材:感應起電機、金屬球(板)、金屬籠、兩款靜電傳感器等。用兩款傳感器檢測處于靜電平衡狀態的金屬籠,內部和外表面的帶電情況。
實驗三:探究帶電導體電荷分布的情況。
實驗器材:感應起電機、側面有釘子的金屬奶粉罐、驗電羽等。用自制教具探究帶電導體上電荷的分布情況。
(設計意圖:在實驗二中,通過介紹“靜電傳感器”的使用,讓學生體會到傳感器和計算機可以使許多物理實驗做得更準確、更迅速,可以把我們的手和腦從簡單的、重復性的操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問題的科學本質。在實驗三中,借助于自制的教具,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導體上電荷的分布情況,深化了對電荷分布特點的理解。突破了本節課中的第一個教學難點。這個環節的教學,以生動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科學精神和態度的教育。)
1.尖端放電。
通過學生閱讀和交流討論,幫助學生認識“尖端放電現象”,同時用自制的“雷電模擬裝置”,積極創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對“避雷針的作用”進行解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2.靜電屏蔽。
實驗四:將驗電器放在靜電場中,由于發生靜電感應現象,箔片張開;而罩上金屬籠后箔片閉合。
讓學生分析箔片張開的原因,從而引導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形成“靜電屏蔽”的概念。
此處,再次出現片頭引入的高壓放電的視頻截圖,引導學生再次利用靜電屏蔽的知識,嘗試分析演員安然無恙的原因,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突破本節課的第二個難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要有高階學習活動予以支持,本教學環節中,我利用生活中豐富的靜電現象,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問題解答等學習活動,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應用能力。)
在本環節中,借助于PPT或者板書,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和整理,讓學生在頭腦中建構出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創設兩種看起來相似的取電方式(具體內容略),讓學生猜測可能出現的情況,為這節課的后續學習留下伏筆,同時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研究態度。
[1]閻金鐸,郭玉英.物理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林欽,陳峰,宋靜.關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教學的思考 [J].課程·教材·教法,2015(12).
【團隊推薦】
喬蘭老師在第12屆江蘇省“杏壇杯”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中,面向高一學生開設了“靜電現象的應用”一課,喬老師設計了幾個十分精彩的實驗,猶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體驗。
1.簡易的泡沫小球實驗,驗證導體內部場強為零。
在理論探討得出靜電平衡導體內部場強為零的結論后,喬老師設計了一個學生分組實驗,學生通過手搖感應起電機讓一個輕質泡沫小球帶電,將帶電泡沫小球放在一個帶電板旁,帶電小球立即受電場力而偏離了平衡位置,說明電場的存在;而用金屬籠罩住帶電泡沫小球,使小球處于導體內部,這時,立即看到小球落了下來,不再受力,說明內部沒有電場,從而進一步證明了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內部電場為零。此實驗設計簡單易做,小組內學生反復交叉做,體會深刻。
2.同步的傳感器實驗,精確呈現電荷的分布。
為了說明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喬老師用兩個“數字靜電傳感器”代替了傳統的“驗電器”。第一款自帶液晶屏的數字靜電傳感器,放在金屬籠內部,用一根導線將傳感器和導體內部相連,用來檢驗導體內部是否帶電;第二款傳感器,通過數據線與電腦相連,電腦屏幕顯示帶電數據,用它檢測導體外表面的帶電情況。實驗時為了提高可見度,用實物投影將傳感器與電腦顯示屏放大給大家看。當一名學生緩慢持續地搖動起電機的手柄時,與起電機相連的金屬籠也就帶上了電荷,但大家發現內部靜電傳感器顯示示數始終為零,而外部傳感器的取電球去觸碰金屬籠外側后,傳感器立即顯示出帶電數值。這一現象精確地呈現了靜電平衡狀態下的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3.自制的奶粉罐實驗,形象直觀。
為了進一步探究帶電導體外表面上電荷分布的疏密情況,喬老師收集了許多金屬奶粉罐,在每個奶粉罐的側面釘了一個釘子,在奶粉罐內部和表面都粘上了驗電羽,并在外側釘子的頂端也粘上了驗電羽,將奶粉罐用導線與起電機金屬桿相連,搖動起電機手柄使奶粉罐帶電,讓學生仔細觀察現象,并回答學案上的問題。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搶著回答他們看到的現象:金屬罐子內部的驗電羽沒有張開,說明導體內部沒有電荷,外表面的驗電羽都張開了,說明了電荷分布在外表面,而粘在外部針尖部位的驗電羽張開的角度最大,說明越尖銳的部位電荷密度越大。
4.模擬避雷針實驗,理論聯系實際。
“避雷針”作為靜電現象在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應用,學生的認識僅停留在聽說的層面,沒有切身的體驗,喬老師自制了一排小房子模擬居民區,用兩塊鋼板分別固定在小房子底部和上方,用來模擬大地和云層,當通過高壓感應圈給兩塊鋼板加上高壓來模擬雷電時,各間房屋與云層間均產生了電火花,這時提問學生: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生,房子一定會受損,那為了保護房屋,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紛紛回答:放入避雷針。這時喬老師拿出自制的避雷針(砝碼和金屬毛線針)放在“地面”上,再加上高壓,學生觀察到,只有避雷針與“天空”間有火花放電,房屋都得到了保護。
5.“靜電屏蔽”實驗,首尾呼應。
最后,喬老師設計了“靜電屏蔽”的分組實驗,讓學生將驗電器放在帶電導體球形成的電場中,由于靜電感應驗電器的金箔張開;而當驗電器被金屬籠罩上后,驗電器的金箔立即閉合。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建立“靜電屏蔽”的概念,這種構建概念的過程形象生動易于理解。這時,再次打開引入新課時的視頻,讓學生解釋:為什么踩在高壓線圈上的發生尖端放電的演員,相互之間加了上萬伏的高壓,卻安然無恙?學生順利地做出了解釋,并對“電擊汽車”“高壓防護服”等現象及應用實現了理解,體會到物理學習意義和作用。這種安排“首尾呼應”,解決了課前引入時學生的“懸念”。
喬老師這節課通過設計精彩的實驗,讓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實驗,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體驗,提升了學生的素質,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是一節成功的物理課!
G633.7
A
1005-6009(2017)59-0044-03
1.喬蘭,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210008)教師,一級教師;2.姚小琴,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210008)教師,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推薦人:姚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