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露地櫻桃上市的季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石河鎮天儲農業園主人蔡德寬都很忙碌,組織人采摘、打包櫻桃,準備銷往外地:“我們的櫻桃口感好、耐儲運,最遠能賣到三亞,通過空運24小時就能到。”
而在秦皇島市撫寧區崔莊村宇銘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大棚里,合作社理事長范成營告訴記者,沉甸甸的番茄雖然還沒成熟,卻已經預訂銷往廣州、深圳,乃至出口俄羅斯了。
蔡德寬的櫻桃遠銷海南、范成營的番茄出口俄羅斯,主要是因為品質過硬,而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功臣”就是小蜜蜂。
外面艷陽高照,在宇銘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番茄大棚里擺著幾口水缸,記者湊近一看,原來水缸里是蜂箱,蜜蜂正爬進爬出,繁忙異常。“中午天氣有點熱,把蜂箱放在水缸里能起到降溫作用。”范成營說。他之所以對不起眼的小蜜蜂如此愛惜,是因為它們能起到給作物授粉的作用,讓番茄品質更好。
“看,這番茄已經起沙了,多飽滿!”范成營掰開一個熟了的番茄,里面充滿紅彤彤的沙瓤,放在手上沉甸甸的,咬一口又甜又面。“我家的番茄吃起來有過去的老味道,所以賣得特別好,收購商都主動到地頭預訂。最多一天有12萬斤番茄下地,要4輛卡車才能運完。”范成營說,因為用了蜜蜂授粉和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番茄的品質和口感有了大幅度提升,果型更周正,果實也更飽滿。
“自從用了蜜蜂授粉,我4年沒用過除草劑了,現在果園里都用的有機肥,這樣土地更松軟,種出的櫻桃口感也更好。”提到櫻桃樹的管理,蔡德寬有一套自己的綠色種植經驗。每年櫻桃花期,他都要租幾十箱蜜蜂授粉,這已經成了習慣。
別看現在宇銘合作社的優質番茄壓根不愁賣,其實他們也曾慘遭“滑鐵盧”。2007年,合作社準備出口的4萬斤番茄已經運到俄羅斯境內,卻因為激素超標被拒收。賣不能賣,運回國又成本太高,結果4萬斤番茄全都白白扔進江里。范成營至今提起來還很心疼:“當時一斤番茄能賣到一塊多錢,這一次就至少損失了四五萬元。”
痛定思痛,2012年范成營主動申請成為村里第一批蜜蜂授粉的試點,再配套防蟲網、黃板等綠色防控技術,種出的番茄安全更有保障。范成營介紹:“沒用蜜蜂授粉和綠色防控技術之前,番茄生長期得打12次農藥。現在有了成套的綠色防控技術,不僅省下了打藥的費用,番茄也沒有農殘,品質更好。”
“因為蜜蜂對農藥高度敏感,95%以上的殺蟲劑對其有劇毒,而利用蜜蜂授粉,必須保護蜜蜂安全,所以蜜蜂就成了農產品質量的‘監督員’。”河北省植保站站長安沫平說。
在蔡德寬的櫻桃園里,記者見到樹上掛著一些黃色的小桶,桶壁上鉆有小孔,它們有什么作用?“這是誘捕桶,里面是用酒、醋、糖、水混合制成的糖醋液,果蠅就喜歡這個味道,有了它就不怕果蠅吃櫻桃了。”蔡德寬說。除了誘捕桶,他的櫻桃園里殺蟲燈、黃板、果蠅誘劑等綠色防控設備樣樣俱全。“我的櫻桃基本不打藥,吃起來口感更好,也更安全,絕對沒有農殘。”
蜜蜂授粉不僅讓水果蔬菜更安全更有味兒,對農民來說,還能輕輕松松多賺錢。
產量增加了,生產成本反而下降了。“過去人工授粉,一畝地每天至少要用兩個人,工作七八個小時,人工費1小時9元,一茬番茄光授粉就要1200元的人工費,而現在用蜜蜂授粉一畝地只需要一箱蜂400元。”范成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用蜜蜂授粉不僅成本低,生產出的果蔬也更能賣得上價。“人工授粉因為不均勻,結出的番茄有棱、果型不圓潤,而蜜蜂授粉的果實均勻、周正,你看我的大棚里沒有一個畸形果,一斤售價至少比普通番茄高出2角。”范成營很自豪。他種了400畝大棚番茄,因為采用蜜蜂授粉收入增加了20%,一茬番茄畝均純收入1萬元,他一般一年種2到3茬,年收入在4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