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排除積水。強降雨過后,要及時排淺田水。早稻田防止深水灌溉和長期積水,盡量做到干濕交替,促進根系生長,保持根系活力。早插的已經夠苗的單季晚稻要排水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對受淹的水稻田,利用退水的有利時機,及時扶苗洗苗。稻苗清洗后應保持淺水層,防止因淹水時間過長,放晴后導致稻苗生理失水。
2.及時噴藥保護,預防病蟲害發生。雨止后應及時噴藥保護,防止水稻細菌性病害和紋枯病的發生。特別是早稻田塊群體較大,要重點做好紋枯病的防治,保持功能葉正常生長,確保正常灌漿結實。
3.肥料流失多的田塊及時補施肥料。砂性土質保肥性差的、施肥后遇強降雨肥料流失較多的單季晚稻田,稻苗葉色開始發黃,待降雨結束或無中雨或大雨后,要及時補施肥料,但一次施肥量不宜過多。
4.及時補播早熟雜交水稻或粳糯稻。對稻苗受淹嚴重或遭沖毀的田塊,應及時補播早熟雜交水稻或粳糯稻品種。
5.及時改種旱糧作物。對受淹嚴重或被沖毀的水稻田,在短期內水利設施又無法修復的,應及時改種雜交玉米、秋大豆、秋番薯、芝麻或蔬菜等作物。
1.及時修復損毀的菇棚和處置損毀的菌棒。對倒塌的菇棚抓緊修復,轉移菌棒。已被洪水沖倒的菌堆,菌絲圈在5厘米以上的,翻堆選擇,好的、沒進水的菌棒,接種孔朝下堆放繼續管理;已壓斷的菌棒及時對接,在菌棒中間插一根竹簽兩頭對接;進水或已污染的菌棒,及時破袋利用二次生產,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強通風遮陰,降低菇棚內的濕度。處于養菌期的香菇菌棒,主要做好通風管理;處于出菇期的竹蓀,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菌床含水量,讓菌絲恢復健壯;秀珍菇可延長養菌期,推遲冷刺激。同時,加厚菇棚的遮陽物,避免高溫高濕引起雜菌感染。
3.保持環境衛生,做好病蟲害防治。特別要做好對鏈孢霉菌、菇蚊菇蠅等病蟲害的預防。鏈孢霉防治在通風、排濕、降溫基礎上,可用煤油、柴油等殺滅鏈孢霉菌,避免孢子傳播擴散。菇蚊、菇蠅可用食用菌專用殺蟲燈誘殺。清除菇場周圍的雜草,地面可用石灰、漂白粉等進行消毒殺菌。
1.排水。雨后積水果園,應及時疏通渠道,排出果園積水,扶正被洪水沖倒的樹株,必要時可用支架進行支撐、固定。
2.清除病葉、病枝、病果。及時清除淤積在枝、葉上的雜物、污泥和病葉、病枝、病果,最好用噴霧器噴清水清洗枝葉。
3.中耕晾土、培土護根。排除積水后,在距樹干1.5~2米的地方,可扒開樹盤周圍的土壤晾曬、加速土壤水分蒸發,加強通氣,待經歷3個晴好天氣后再覆土。對受澇而爛根較重的果樹,應結合中耕扒土晾根,清除已潰爛的樹根。對表土被沖刷的果園,則要盡早培土護根,對外露樹根,重新埋入土中。
4.補肥養樹。果樹受澇后,根系受到損傷,吸收肥水的能力變弱,不宜立即進行根部施肥。在增施速效氮肥恢復樹勢的同時,還應增施磷、鉀肥,追施葉面肥。雨止后應及時結合病蟲防治噴葉面追肥連續2~3次。對水淹重的果園在墑情降低后,先進行深翻改土,然后施入基肥。
5.防病治蟲。受淹后樹體抗病力減弱、傷口增多,是各種病害流行高峰期,及時噴藥2~3次,進行全園消毒,選用高效廣譜殺蟲殺菌劑,防止病蟲害滋生蔓延。
瓜類白粉病 可選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35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黃瓜霜霉病 可選用70%代森聯干懸浮劑5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懸浮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根據天氣與病情發展防治2~3次。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可選用20%噻唑鋅懸浮劑500倍液、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等。銅制劑使用過多易引起藥害,注意使用濃度和施藥次數。
番茄葉霉病 在發病初期晴天可選用30%嘧霉胺1000倍液、70%代森聯干懸浮劑6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3次。陰雨天大棚蔬菜可用煙熏劑熏蒸防治。
疫病 可選用68.75%噁酮·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23.4%雙炔酰菌胺懸浮劑15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等,在發病初期防治。
軟腐病 用新植霉素300~4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