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欣
作為教師,筆者一直把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作為努力探索的方向。仔細研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我們不難發現,教育的生活化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边@段話在提醒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扮演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最終實現知識、能力與情感三方面的教學目標。而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如何打造輕松、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呢?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課前精心準備,為信息技術課添加生活元素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及其相關應用已經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成為當下的趨勢。因此,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更加貼近生活,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做足功課,精心準備。
課前教師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去搜集相關視頻、音樂、圖片,甚至是必要的游戲等素材,素材既要貼近生活,又要緊扣課堂知識點。在教學環節設計上也要注意安排不同的活動、競賽或游戲。這些措施都能活躍課堂氣氛,不僅可以讓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二、課堂上合理規劃教學環節,充分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1.創設貼近生活的有趣情境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是每節課的必要環節。新課引得好不好,直接決定著學生是否有興趣參與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而創設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更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對后面的學習產生興趣并充滿期待。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必不可少,通過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的展示,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接受信息,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更需要利用本學科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貼近生活的有趣情境,促進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安排學習任務
作為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除去教師的個人魅力因素等其他因素,我們知道,學生只有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不同,有學生感興趣的,也有學生不感興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多花心思,力求讓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都生動且富有吸引力。除了教學內容本身以外,教學環節的設置是否有趣,是否能激發學生興趣,也至關重要。把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段,循序漸進,逐一學習,其間導入適當的學習任務、游戲、競賽等環節,以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模式已經被廣泛運用,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布置階段性學習任務,同時視學生能力情況的差異,布置分層教學任務,力求讓所有學生都能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讓全體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豐富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現代教學需要教師大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豐富學習活動的方式,把狹隘、封閉的課堂學習變為廣闊、開放式的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同伴互助學習、游戲、競賽等方式的引入,能夠充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顯著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該學習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在同伴互助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化身為小老師,同伴互助學習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還能鍛煉他們的表達與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有些因為內向、害羞不太愿意向教師提問的學生,在這時可以向同伴求助,這也是同伴互助學習的一大優勢。
在游戲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它能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體會學習的快樂;同時,競賽環節又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并從中體驗勝利的喜悅。
4.改變教學評價手段,豐富評價內容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應當與其他學科的教學評價區別開來,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改革。摒棄教師一人評價的單一模式,增加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以及小組評價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討論、評價。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自由發揮,教師在學生評價后做適當總結與糾正,調控整個評價過程。
在評價內容上要豐富評價內容體系,改變單一評價學習結果的狀況,既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又要評價學生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評價他們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作為現代教師,我們要讓學生具備“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也會犯錯誤”這樣一種認識,進而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敢于質疑,敢于提問,敢于發言。這就需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給他們一個能夠大膽表達的平臺。鼓勵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教學,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必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生在質疑、提問、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師生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融洽。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關心和幫助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對他們充滿愛心、耐心和信心。
總之,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可以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獲得最大化的效益。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途徑還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