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亞麗
農村成人學校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其在提高農民文化素養,促進農村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村成人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很多村鎮并不重視成人教育,無法充分展示農村成人教育的價值,嚴重制約了農村在新時代的發展。
建立校企聯動的教學方式,能提升農村成人教育的質量,調動人們接受成人教育的積極性。因此,農村成人教育教師應積極探索最佳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農村成人教育的有效性,讓更多人接受再教育,讓農村步入新的發展進程。
一、培訓實用技術,提升種養能力
政府應提供人員到農校接受教育的機會,積極促進農校與農村技術站之間的合作,對村民進行實用技術、農業科技等相關培訓,提高農村成人教育的針對性,不斷提升農民種植和養殖能力。只有真正提高農村成人教育人員的實戰性技術,才能夠讓農村成人的學習卓有成效。
如在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成人中心學校教學時,筆者首先會調研當地村民的文化背景、教育學歷、綜合素質等,及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地村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情況,進而會在每一季度選擇合適的時間,給予本地區的農村成人專業的培訓。筆者主要通過村廣播將培訓的時間、地點和內容告知農民,讓農民集中到農校進行培訓和學習。筆者還組建了專門的農技指導教師團隊,利用村民活動中心等場所對農民進行先進的農業技術培訓。同時,筆者還邀請具有專業技術的企業單位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農民種植,或者是親自到農民的養殖基地進行調研,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技術指導,切實有效地提升農民的種養能力。
二、抓好“兩后教育”,開展綠色培訓
作為當前主要的教育方向,“兩后教育”面對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這類畢業后直接“就業”的人群,它有助于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因此,農村成人學校應對農民進行綠色證書培訓,強化農民的技術能力,提高農民的經管知識,幫助農民成長為現代化的農牧科技能手,促進地區農業發展的科技性和高效性。
在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轄區農村村民進行成人教育時,筆者著重對當地村民開展了“兩后教育”培訓,尤其是對于那些上完初中或者高中后就輟學的農民。筆者還聯合如東縣的企業大戶,專門在企業中設置了一間可以容納100人的培訓教室,定期組織高中后未就業的村民和念完初中后未就業的農民到學校進行培訓。針對初中后未就業的農民,筆者往往教授一些簡單的農牧種養技術,引導他們進行小規模的種植或者養殖訓練;對于高中后未就業的農民,筆者會講授一些基本的農林牧漁的理論知識,并結合農村產業實際,讓他們深入企業進行實踐,提高他們對農副業的管理能力。
三、發揮基地作用,促進農業推廣
生態農業技術要求農村農業發展朝著生態化方向發展,所以我們應積極建立相應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不斷提升生態品種、創新科技、高效種養方式的有效推廣,以基地為核心,帶動區域農業技術的推廣和發展。基地與農業推廣有效結合在一起,為農民接受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場所,有助于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如東縣馬塘鎮轄區,以某村為生態大棚農業試點基地,筆者聯合企業,根據該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即晝夜溫差大、日光采光較好,在該地區興建了一定規模的日光溫室,主要種植紅提葡萄。在整個基地的興建及葡萄栽培、種植和采收過程中,筆者帶領成人中心學?!凹t提日光溫室小分隊”定時到溫室大棚走訪,尤其是在葡萄生長發育的關鍵節點,筆者及企業的專家學者都會耐心觀察葡萄的生長狀況,切實保障葡萄種植戶的切身利益。另外,筆者專門針對“如何進行生態化的葡萄種植”這一課題,組織了相關葡萄種植專家進行討論,為葡萄種植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提升了葡萄基地的生態化和科技化水平,并在此過程中創新了紅提葡萄的種植方式。
不同的教育模式針對的對象有所不同,農村成人教育的對象是在田間勞動的農民。運用校企聯合的方式開展農村成人教學工作,不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農民學習的要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成人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