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良
深圳市南澳中心小學創辦于1932年,現有84年的辦學歷史。近年來,學校通過踐行“浸潤海洋文化,先學做人后學藝”的辦學理念,努力探索適合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不斷優化藝術和體育校本課程教學,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藝體實踐活動,實現了南澳中心小學校本課程的精品化。
發展現狀與成效
學校十分重視素質教育,并以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為契機,踐行“用藝術涵養學生的生命,用運動承載學生的未來”的理念,著力增強小學校本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努力創建藝術和體育教學特色,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效果。與此同時,學校開設了管樂、跆拳道、太極、葫蘆絲、古箏、合唱團、田徑、籃球、國際象棋、網球、高爾夫、帆船帆板、書法、剪紙等20多個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做到計劃、人員、時間、地點和指導教師“五落實”,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進行全程考核,并把校本課程納入課時計算,明確專人督查,統一組織驗收,把考核成績融入教學實績,進而推動了學校藝體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同時,學校還外聘了部分藝術專家,定時定點來校輔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鵬新區教育培訓機構空白導致南澳學生無法參加課外特長培訓的短板,做到藝體教育在全體學生中全面開花,學生的參與率達100%。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大鵬新區素質教育藝術特色學校”“大鵬新區青少年素質教育示范基地”“深圳市非奧運項目(跳繩)體育特色學校”等稱號。
增強藝體校本課程教學實效性
學校認為: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的重要保證;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對學校創建精品校本課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建全聘用機制 聘用機制的建立和健全,既有利于選拔優秀師資力量融入到校本課程教師隊伍中來,又有利于穩定和提高校本課程教師的整體實力,防止校本課程教師過于頻繁地變換,從而保證了校本課程各項工作開展的延續性。南澳中心小學建立學校藝術體育校本課程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副校長擔任正副組長,成員包括發展處主任、教導主任、德育主任以及全體圖音體教師等,全面統籌學校的藝體教育;同時,不斷完善校本課程管理機制,構建以家校顧問團、學校藝術體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發展處、圖音體學科教師組成的四級管理機制,并制訂相關的職責;此外,還建立并完善了南澳中心小學校本課程教師聘用機制。
建立培訓機制 南澳中心小學通過崗位培訓、教研活動、聽講座、外出學習、自培外聘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學校校本課程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在構建學校藝體校本課程的教師團隊的同時,要求全體教職工人人都要重視藝體教育,并積極倡導教師以已之長去服務學校的藝體教育。其一,制訂培訓計劃。即廣泛征求教師的意見,將培訓計劃的制訂與教師的培訓需求相結合,建立培訓自主選擇機制,使培訓與教師自身的發展以及指導工作實際相協調。其二,創新培訓內容,逐步實現能力本位培訓。即注重提高校本課程教師的專業指導能力、課程管理能力、德育工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等。其三,豐富培訓形式。除了講座、座談會等傳統形式之外,學校還要積極引進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拓展訓練、掛職鍛煉等新方式,以增強培訓對校本課程教師的吸引力,提高培訓質量。為此,南澳中心小學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先后邀請“全國跳繩王”胡平生以及多位著名跳繩教練,對南澳中心小學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手把手的指導;還邀請市區級專家在本校成立名師工作室,定期來校指導藝術工作。這一系列舉措,使得學校校本課程教師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們近距離接觸,不僅開闊了自身的學科視野,感受到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藝術,而且提升了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學科素質,為學校藝體教育的深入進行奠定了基石。
建立約束機制 校本課程導師制功能的發揮,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約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如果對教師沒有任何的外在約束和考核機制,那么教師作用的發揮將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責任感,不利于校本課程導師制德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南澳中心小學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嘗試建立校本課程指導教師外在約束和考核機制。一是實施校本課程教師承諾制,即在給教師頒發聘書時,要求教師在承諾書上簽字,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二是以書面協議的形式明確校本課程教師的權利義務,如規定教師除了進行專業指導和課程管理外,必須定期和課程成員聯系,通過課余輔導、座談會、個別談心、網絡聊天等途徑了解課程成員的思想動態,切實做好德育工作。三是制訂校本課程教師的考核條例,以是否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是否有利于對課程進行專業指導、是否有利于課程實施的有序開展、是否有利于促進課程成員的全面發展以及所指導校本課程的成績等為主要依據,通過自評、他評等途徑對教師進行全方位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建立激勵機制 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需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激勵機制的缺失,將導致教師缺乏指導課程、開展課程的持續動力。實踐證明:激勵機制的確立,對于增強校本課程導師制的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通過制訂政策,將教師的校本課程指導工作折合成一定的工作量,并給予教師相應的勞務津貼;二是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將校本課程指導教師考核成績作為優先依據之一;三是設立校本課程指導教師評優制度,把校本課程教師的教學成果、帶隊參賽、課外輔導等納入教職工年度考核,比如每學期對在藝術教育中做出貢獻的,在市、區各類競賽中指導學生獲獎的教師給予獎勵。
重點打造藝體品牌項目
在藝術方面,積極打造管樂和剪紙校本課程精品 南澳中心小學海風管樂團分中年級和高年級兩個梯隊,共有成員152人。為了快速提升管樂訓練水平,學校不斷聘請管樂界專家及外籍音樂學者來校指導教學,使樂團學生在藝術修養上更上一個臺階,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演奏水平,還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管樂團在“2015深圳管樂節暨第十七屆深圳校際管樂節”榮獲金獎;在“2015廣東(國際)管樂系列活動暨2015非凡杯深圳龍崗第二屆交響管樂團隊邀請賽”中,榮獲金獎和十佳團隊稱號;在大鵬新區首屆中小學藝術展演評比活動中,管樂《波斯幻想曲》、舞蹈《注意!熊出沒》和表演唱《放牧未來》分別榮獲一等獎;2014年12月,海風管樂團(A團)參加深圳管樂藝術節榮獲金獎,海風管樂團(B團)參加深圳管樂藝術節榮獲銀獎;2014年5月,管樂隊參加廣東省藝術節暨龍崗國際管樂邀請賽榮獲金獎;2013年12月,參加深圳市第14屆校際管樂節榮獲金獎;2012年12月,參加廣東省管際管樂節邀請賽獲得D組銀獎;2012年12月,參加深圳市13屆校際管樂節榮獲銀獎;2012年10月,參加龍崗區校際管樂節榮獲金獎。
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沉積了數千年傳統文化的民俗載體,蘊涵著民族文化和藝術的精華,有著獨特的美。有鑒于此,深圳市南澳中心小學在一年級開設了剪紙課,并在二年級至五年級開設了剪紙選修課。通過選修與課程校本化的形式,在全校普及民間剪紙藝術,剪紙課程的影響力在逐步擴大,美術學科中的剪紙特色也正一步步形成。
體育方面,積極打造跳繩、跆拳道、網球校本課程精品 跳繩被美譽為“最完美的體育運動”。跳繩作為南澳中心小學非奧運項目體育特色學校,形成了目前全校師生“人人會跳繩,個個會花樣”的群體性體育鍛煉氛圍。學生從一年級入學就開始接受系統的跳繩訓練,先后經歷學練起步、比賽表演;學校也從原來的嘗試活動,發展到現在非奧項目跳繩體育特色的學校。南澳中心小學特聘“全國跳繩王”胡平生教練為指導教師,指導跳繩活動的開展及師資培養。目前,學校籌備成立花樣藝術跳繩隊,做到訓練有計劃,活動有步驟。學校師生日均活動時間一小時以上,真正踐行了“每天活動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人生理念。
跆拳道也是學校重點打造的體育精品校本課程之一。南澳中心小學每年在二年級體育課中進行跆拳道課程的教授,每周一節,同時挑選有潛質的學生,成為學校跆拳道校梯隊。在課后的時間進行校梯隊課練習,并通過體育活動推動群體性活動的開展。一年一度的體育運動會是南澳中心小學的常規活動,學校將跆拳道運動融入運動會中。每次運動會前,各班都積極準備;運動場上,各班運動員個個生龍活虎,頑強拼搏,對體育運動的普及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跆拳道運動在南澳中心小學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近幾年,學校跆拳道隊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有30余人次在各種跆拳道比賽中獲獎。
南澳中心小學重點打造的體育精品校本課程還有網球。學校在二年級中開設了網球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并成立了網球校隊,備齊備足師資力量,并不斷完善訓練場地等各種設施設備。同時,學校還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與球隊選材結合起來,堅持在周六日免費為球員進行訓練,隊員們的競技水平正穩步提高,為日后參與網球運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結束語
隨著藝體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深圳市南澳中心小學在今后將不斷總結藝體校本課程精品化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揚長避短,奮力開拓,進一步增強校本課程指導教師的教學實效性,充分利用學校藝體品牌項目,使素質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一個學子的心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參考文獻
[1]李培湘.人的本質、素質、素質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張向葵.青少年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大出版社,2005.
[3]夏建國,鄧丹萍.社團導師制的實效性研究——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創新視角進行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07(7).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