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宏宇
學校美育的開展和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審美素養,一個不具有審美素養的教師,不可能在他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審美教育。為此,要想開展好學校的審美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是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審美素養。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工作就是用人格來影響人格,用知識影響知識。因此,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推論——教師還要用美來誘發美,因為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并且這種影響力可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學校美育工作全面開展的關鍵,就在于學校教師隊伍的審美能力。筆者認為,為了提高教師的審美教育能力,必須開展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是開展美學和美育的專題培訓。目前,對于整個教師隊伍來說,在師范類院校接受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還是走上教師工作崗位之后的教師教育的過程中,關于美學和美育的學習都是欠缺的。廣大教師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但是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的、正規的美育,因此,當前學校美育工作的狀況可想而知。我們必須在目前的教師教育中開設美學和美育的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全面提高廣大教師的美育能力和水平,讓美學和美育的知識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使美學和美育知識成為教師知識結構當中的重要元素。
二是開展專題研討。為了使教師美學和美育的知識建構更有活力,我們要在教師學習美學和美育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業務工作進行專題的、接地氣的研討活動。研討的專題要從學校實際出發,要從教育教學工作出發,要從學校的管理出發,要從學科特點出發,要從教學方法出發,要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從教育教學規律出發,要從美育規律出發,要從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要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需要出發,要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出發,要從學校的特色打造出發,要從學校的品牌建設出發。
三是開展美學和美育的專題活動。為了使教師美學和美育的知識和能力充分融入學校的美育工作當中,使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在立德樹人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我們要緊緊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緊緊圍繞學校的特色創建、品牌創建和可持續發展,緊緊圍繞學生的個性特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核心素養,緊緊圍繞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需要,緊緊圍繞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開展專題活動。一系列專題活動的開展,將美育融入其中,以取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立德樹人效果。
四是開展美育的實踐研究。為了使學校美育工作不是“走過場”“一陣風”,我們必須采取扎扎實實的措施,把美育融入教師的教育教學、知識結構、能力建構和教學方法當中,融入學校文化、學校評價和學校管理當中,將學校的一切工作進行審美化,將審美化貫穿到學校的一切工作。通過開展美育和學校各方面工作融合的行動研究,就是提高教師隊伍審美素養的最佳渠道和最佳辦法;通過開展美育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融合的應用研究,就是讓學校美育工作落地生根的最佳途徑和最佳措施。
五是開展美學美育的專題大賽。為了使學校美育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更有生機、有舞臺、有評價,學校要為美育的展示提供時間和空間,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當中美育的價值實現提供和創造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素質的舞臺。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通過美育的展示大賽活動,都將獲得巨大的提升。開展教育教學美育大賽,展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鉆研探索的成果;開展班主任工作美育大賽,展示班主任工作美育的成果;開展主題班團隊活動美育大賽,檢閱主題班團隊會的美育成果;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大賽,展示學生的美育成果。
六是開展美育的專題考察。為了使學校美育工作的源頭活水永不枯竭,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考察活動。這些美育的考察活動,可以說是三結合的,具體來講,就是學校美育考察活動、家庭美育的考察活動和社會美育的考察活動的結合。學校美育考察活動,就是根據學校條件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家庭美育考察活動的開展,可以在雙休日和寒暑假進行,學校可把美育考察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和家長;社會美育考察,就是學校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自然條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作者單位:遼寧省昌圖縣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