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股權眾籌融資作為一種新興融資方式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其不僅有效拓寬了融資途徑,而且大大減少了融資成本,為小微及初創企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保障。但由于股權眾籌融資的發展時間較短,在其運作過程中會面臨諸如法律、信用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風險,對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股權眾籌融資的內涵及其風險,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風險防范措施,以期促進股權眾籌融資活動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股權眾籌 融資風險 防范對策
股權眾籌融資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產物,具有方便快捷、靈活性強等優點,能夠很好地實現民間資本和小微初創企業的對接,并且有效分擔了金融市場的融資壓力。但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然伴隨著利與弊,股權眾籌融資的出現也勢必引發一定的風險,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股權眾籌融資風險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股權眾籌融資的內涵
廣義的股權眾籌融資是指借助第三方機構牽線搭橋,在融資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發生的權益性融資活動。狹義的股權眾籌是指籌資人借助互聯網眾籌平臺發布眾籌信息,包括融資項目的具體情況、所需融資額度、股份出讓比例等,以吸引投資者出資入股的一種融資行為,本文所研究的就是狹義上的股權眾籌融資。
股權眾籌融資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發起者多為小微初創企業,因為這類企業利用傳統渠道融資的難度較大,但其持續發展的潛力較大,能夠滿足投資者追求持續回報的投資心理。二是投資者多為普通民眾,由于投資門檻低、吸引力強,因此以普通民眾為投資主力軍。三是投資風險較大,由于小微初創企業采剛剛起步,風險防范意識及經驗比較欠缺,加之投資期限較長,資金退出比較困難,使得投資者面臨比較高的風險。
二、股權眾籌融資風險的類型
(一)投資者面臨的風險
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包括道德風險、過高估值風險、超額融資風險、股權代持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1.道德風險。目前,國內最常見的股權眾籌融資方式為“領投+跟投”,充當領投人的大多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機構投資者或個人投資者,而跟投的大多是一些有閑置資金和投資意愿,但缺乏經驗的普通投資者。這種投資方式的優勢在于普通投資者也可以借助領投人發起的聯合投資體參與到門檻較高的投資項目中,領投人也可以藉此撬動更多的資金,雙方各取所需,但缺點在于道德風險較高。倘若領投人與眾籌發起人私下發生利益關聯,則領投人會以較大比例參與項目認投,普通投資者出于對領投人的高度依賴和信任,也會盲目參與跟投,當項目融資達到一定規模,就很可能發生領投人伙同眾籌發起人坑害跟投人的現象。
2.估值過高的風險。股權眾籌項目的估值存在被過高估計的風險,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眾籌發起人普遍存在“籌資越多越好”的心理,在未進行專業評估的情況下,會故意設定較高的籌資額;二是投資者自身缺乏對項目價值的判斷能力,面對一些明顯過高的項目估值也不能及時察覺,從而盲目參與了投資。從目前國內各大股權眾籌平臺的數據就可以看出,我國股權眾籌已然出現了估值過高的趨勢,以2014年天使匯、大家投、原始會等典型股權眾籌平臺的統計數據(只統計籌資成功的項目)為例,估值高于2000萬的項目占比高達14.29%,而估值在1000萬~2000萬之間的項目占比達到了26%,具體見下圖:
3.超額籌資。正常情況下,當眾籌項目的籌資金額達到目標額度后就應該停止融資,而不必等到籌資期滿。但實際上,國內多數眾籌平臺都沒有這樣的籌資終止機制,許多眾籌平臺都允許眾籌項目發起人在期滿之前繼續融資,導致最終籌集的資金遠遠超出項目所需資金。
(二)發起者面臨的風險
1.法律風險。現階段,我國唯一合法的公募形式就是公開發行股票。股權眾籌雖然表面上是線下私募形式的線上延伸,屬于“網絡私募”,但實質上與公募之間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股權眾籌平臺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參與群體必然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盡管可以通過實名認證等手段將參與者轉化為特定對象,但依然有擦邊嫌疑,很可能會觸犯法律紅線。
2.知識產權風險。股權眾籌項目大多是一些具有創意性或高技術含量的項目,眾籌發起人為了吸引投資人興趣,需要對項目進行詳細的展示,這就導致項目創意被人剽竊的風險。而如果發起人隱瞞其中的部分創意,以達到知識產權保護目的,又會造成投資者對項目信息的模棱兩可,從而大大較低其投資意愿,導致發起人難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三)平臺面臨的風險
眾籌平臺大多通過收取傭金的方式謀利,部分眾籌平臺還會出具專業性建議以促使籌投資雙方達成交易,從這一點來看,眾籌平臺符合經紀人的部分特性,其運營可能構成經紀商。而我國法律規定,經紀商必須到相關部門進行注冊登記,以接受政府監管,這就使得眾籌平臺面臨一定的法律風險,一旦經營運作稍有差池,就會涉及非法營運而被叫停。在美國,有專門的JOBS法案賦予眾籌平臺合法地位,并且有相應的小額集資豁免制度使符合一定條件的小額集資者免受證券法監管。但我國現行法律中并未對眾籌平臺的合法地位加以明確,暫行方法是對眾籌平臺采取備案管理,這給眾籌平臺的運營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三、股權眾籌融資風險的防范
(一)平臺運作方面
1.項目發布。針對項目發布環節,首先應設置專門的項目查看和投資準入限制,規定只有完成平臺注冊申請、具有較高信用和一定資金量的投資者才能查看融資項目,避免部分人員渾水摸魚,剽竊創意。與此同時,眾籌平臺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基金,用于輔助和支持項目發起人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申請,同時鼓勵項目發起人依法捍衛個人權益。另外,建議眾籌平臺采取階段項目發布制度。在項目初級階段,投資人只能了解項目的基本構想和設計方案,在投資者對項目感興趣的情況下,由發起者主動選擇投資人進行聯系,并詳細介紹項目的具體內容和信息,切實保障發起人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
2.股權代持。對于眾籌成功的項目,眾籌平臺可以通過信托方式代持股權,以確保項目資金得到規范合理的使用。具體地說,眾籌平臺可以和一些專業的信托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平臺上的所有眾籌項目制定信托計劃,所籌集的資金交由信托公司統一托管,待籌資完成后,再由眾籌平臺作為投資人的集體代表與信托公司簽訂股權代持合同,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關系。合同簽訂之后,信托公司在名義上行使股東權利,并根據項目發起人制定的投資計劃,在確保項目獲得穩定資金流的前提下,合理確定資金撥付計劃。一般情況下,應分多次進行資金撥付,視項目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每次撥付一定比例。當項目盈利之后,可將盈利資金存入信托計劃基金,由信托公司按照投資人的股權比例進行分紅。具體的運作機制見下圖:
3.合作新三板。眾籌平臺與證券公司合作,依靠新三板加強資本對接,同樣能夠有效地控制眾籌融資風險,保障項目發起人合法權益。當初創企業需要借助眾籌來進行融資時,眾籌平臺可以起到中介和對接的作用,協助初創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交易,通過證券交易的方式謀取足夠的發展資金。
眾籌平臺與新三板的合作具有諸多優點。首先,眾籌平臺在整個項目運作當中起到了有力的監督作用。眾籌平臺通過對企業的評估和把關,將優秀的初創企業篩選出來推薦給合作的證券公司,充分保障了股東的投資安全性。其次,新三板掛牌交易,對初創企業也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比如初創企業必須存續期滿兩年、業務明確且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同時完成股份制改革。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股東的投資安全才有了基本的保障,同時初創企業也能夠憑此獲得更高的信用等級和社會知名度,進而能夠獲得更多融資以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二)監管方面
1.立法。股權眾籌作為新生事物,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立法予以說明和保護。與此同時,國內現行的《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條款與股權眾籌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這也是導致股權眾籌融資風險的重要原因。為推動國內股權眾籌的穩定發展,必須從立法方面予以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明確股權眾籌的法律地位,通過法律進行嚴格的監管和保護。
在具體立法實踐上,可以借鑒和學習美國《證券法》的修改。在1933年,美國《證券法》針對股權眾籌進行了界定,認可了股權眾籌的合法地位。該項法案的頒布,為美國股權眾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美國股權眾籌得到了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促進了美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國內股權眾籌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股權眾籌的關注和重視,在對股權眾籌保持理性看待的同時,從法律層面上予以合理的引導和監督,確保股權眾籌運作的規范化和合法化,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途徑,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是股權眾籌融資的重要保障。投資本身具有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但是不透明的交易市場,導致投資者更加保守和謹慎,阻礙了國內眾籌融資市場的發展。對此,必須加快國內股權融資信息披露業務的發展,盡可能地規范融資市場,降低融資風險。
在信息披露制度中,除了要披露公司的法人姓名、財務狀況、融資目的和融資金額等信息之外,還應該披露公司的業務經營狀況、資金使用狀況以及融資計劃等,幫助股東更為準確和清晰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為確保信息披露制度的落實,政府方面應盡快制定和出臺眾籌監督規則,明確企業和眾籌平臺的信息披露義務,規范平臺和企業融資行為,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3.產權保護。第一,加強對創意項目的產權認證和登記工作。股權眾籌平臺必須做好產權認證服務工作,在項目發起前對融資者的創意項目進行備案,并通過大眾版權認證中心對版權進行存證。第二,切實加強股權眾籌項目的知識產權立法保護。在知識產權立法中,應涉及項目作品的保護職責,明確侵權行為。對于未經許可而擅自抄襲創意項目的行為視為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要勒令停止侵權行為并追究法律責任。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發起人發布眾籌項目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保護發起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四、結語
股權眾籌融資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具有重要意義,為切實發揮股權眾籌融資的功能價值,必須加強眾籌融資立法工作,切實保障項目發起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動國內股權眾籌融資市場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付桂存.中小企業股權眾籌的融資風險及其防控機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3(5):86-91.
[2]楊東,蘇倫嘎.股權眾籌平臺的運營模式及風險防范[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22(4):157-168.
[3]徐京平,王潤珩.中國股權眾籌風險及其防[J].宏觀經濟研究,2016,0(9):140-147.
[4]邱勛,陳月波.股權眾籌:融資模式、價值與風險監管[J].新金融,2014,0(9):58-62.
[5]紀玲瓏.談股權眾籌的運營模式及其風控機制[J].商業經濟研究,2016,0(10):176-178.
[6]朱湘杰.股權眾籌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應對[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6,0(3):90-92.
[7]陳傳勇,王小兵.中國股權眾籌的風險控制分析——以天使匯眾籌平臺為例[J].北方經貿,2016,0(8):84-85.
[8]李倩,王璐瑤.中國股權眾籌運作模式及風險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8(5):436-441.
作者簡介:李飚,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國際金融與投融資(雙語)專業,目前任職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