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榮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04-0082-02
摘 要:廢水污染作為我國當前環境監測實驗室不可忽視的一種污染源,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避免其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壞。為此,實驗室必須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嚴格控制實驗室廢水,采取科學的處理手段,從而減少環境污染。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污染;環境保護;環境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4.082
隨著各地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推進,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等的配置也基本能滿足各級環境管理的需求,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服務。但是,部分監測站忽略了實驗室廢液的管理和處理,實驗廢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產生新污染源,對環境造成威脅。為此,為了有效控制環境監測實驗室產生的廢水污染,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產生廢水的主要原因,對廢水的排放加以控制,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有效措施改善當前實驗廢水對環境的污染。
1 廢水的種類和危害
1.1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來源
我國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促使環境監測實驗室監測的對象越來越復雜,頻次越來越緊密,監測過程中也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各種復雜的污染物。實驗室廢水主要來自以下4個地方:①污染源廢水監測后的剩余樣品;②實驗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試劑、標準樣品、標準溶液等,以及過期的化學試劑溶液等;③化學分析中試劑樣品經過顯色、滴定等一系列的檢測工作后產生的溶液;④清洗廢水。
1.2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種類
按照廢水污染物中的化學性質,將環境監測實驗室監測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分為5類:①具有強酸或強堿的廢水;②含有銅、鋅、鉛和汞等重金屬元素的廢水;③有機廢水,比如含有有機酸或油脂類等有機物質的廢水;④帶有砷或氰類的有毒廢水;⑤有生物毒性廢水,比如含有有害微生物的培養液。如果這5種廢水不分類管理和處置,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網中,就會污染環境。
1.3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危害
環境監測實驗室化學分析中殘留下來帶有酸堿性的廢水,對我國地下水管網的管道有嚴重的腐蝕性,甚至會直接破壞城市下水道的建設體系。而將帶有重金屬元素的廢水排放到外環境匯中,比如鉛一類的重金屬元素長期沉積容易污染水質和土壤,特別是有毒性的重金屬元素,比如鎘,會引起生物慢性鎘中毒。對于有毒性的有機物質來說,它能夠產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促使水資源缺乏營養素,對人體造成間接性傷害。此外,環境監測實驗室容易殘留大量的有害微生物,比如大腸桿菌等,如果實驗結束后不立即采取處理措施,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2 防治廢水污染的有效策略
2.1 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強化責任意識
基于當前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某些硬件設備難以達到處理廢水的條件,實驗室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環境管理體系,評估和整改現有的硬件設備,在引進處理廢水的設備設施上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從而為實驗室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此外,對于一些處理難度比較高、成本比較大的廢水,實驗室應向有資質的社會企業購買廢水處理服務。同時,各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認真對待實驗室廢液處理問題,加強對廢液環境污染問題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廢水處理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檢測技術,逐步提高其在環境管理體系中的技術含量。
2.2 加強對廢水污染源頭的控制
環境監測實驗室加強對廢水污染源頭的控制,能夠有效降低廢水出現散發性污染的概率,使環境監測化學實驗逐漸轉變為綠色化學實驗環境,為化學實驗的最終效果呈現提供準確保障。環境監測實驗室在控制廢水污染源頭時,需要做到以下2點:①改進實驗操作中的化學試劑,盡可能選擇一些低毒害成分或無污染成分的化學試劑,為化學實驗提供良好的實驗場所;②環境監測需要建立區域性的化學試劑調度網,將每個實驗室的技術力量集中起來,通過試劑調度網絡對外提供一些危害比較小、用量比較少,也不容易快速失去化學反應效果的化學試劑,并采用他人提供的有效方法,使各個實驗室之間呈現資源共享的局面。
2.3 加強對廢水排放的控制
雖然環境監測實驗室對廢水源頭采取了控制措施,但并不代表不需要對廢水的排放采取措施。由于實驗室的各個設備和技術并不一致,在對廢水源頭的控制上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因此,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有效控制廢水的排放量,進一步完善廢水處理體系。在此過程中,要做到以下3點:①環境監測實驗室需要為化學分析實驗選擇一些能夠減少環境污染的實驗方法,從廢水排放的源頭上進行控制。例如,在進行含有酸堿性物質的化學分析實驗時,可以檢測化學分析后廢液中的pH值,利用廢酸或廢堿綜合調節,使調節后的廢水能夠達到廢物利用污染防治方針的要求。②環境監測實驗室還需控制化學實驗過程中的采樣量,使化學分析后的廢液能夠達到廢物利用的要求。③環境監測實驗室還需要根據管理環境質量的控制標準,控制一些近期不會用到的化學試劑的購買量,避免化學試劑在存放的過程中變質而影響實驗結果,甚至會再次造成廢水污染。
2.4 科學處理實驗室廢水
環境監測實驗室在處理廢水污染物時,不同的廢水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所以,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合理、科學地分類處理廢水污染物,杜絕出現混亂儲存的情況。如果分類不得,還可能會發生二次化學反應。在處理酸堿廢水時,可以采取中和處理的方法,即利用大量的水稀釋它,使其達到可排放的標準。在處理含有重金屬元素的廢水時,可以采用電解的方法,利用直流電使其產生氧化還原的化學反應,讓重金屬元素等污染物質在陰極上發生直接性的還原。對于部分可回收的有機廢水,可以采取蒸餾或干燥等回收方式,然后再次利用。不可回收的有機廢水則可以利用多種廢水處理的新技術,比如使用Fenton試劑。對于含有砷或氰等劇毒的廢水,可以分別采用絮凝共沉法和堿性氯化法。對于生物毒性廢水,可采用高溫滅活的方法。此外,對于無廢水處理條件的實驗室,應該嚴格分類廢水,用特定的裝置容器收集廢水,并貼上標簽,注明該廢水的污染性質和收集日期,密封保存,以便于后期的移送處
理管理。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從源頭上控制廢水污染物的處理,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再控制廢水的排放量,對廢水進行合理、科學化的分類處理,使其達到標準后排放,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唐燦堅,梁永祥.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水的污染與防治[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5(15).
[2]沈明.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廢水污染和防治對策[J].化工管理,2016(11).
[3]陳朝陽.簡析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水污染源危害及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5).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