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杉
摘要: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對國資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總體要求。加強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現實需要,也是地勘單位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在要求。由于各種歷史和現實原因,當前我國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在認真分析這些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措施
地勘單位國有資產,是國家所擁有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由國家所有,通過劃撥、采購等方式交由各級地勘單位占有、取得或者使用的各種資產的總稱。地勘單位掌握的國有資產,是廣大地勘單位和國有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或提供公共服務賴以依存的重要物資。地勘單位作為從事和主管資源勘探的重要職能部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作為地勘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地勘單位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促進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充分挖掘地勘單位內部潛力,提高地勘單位工作效能和整體效益,促進地勘事業發展都顯得非常重要。
一、當前地勘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配備不夠科學合理,國有資產購置計劃性不強
通常而言,地勘單位在進行裝備資產預算時,常常很少進行深入、全面、客觀的需求調研,存在國有資產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地勘單位的一些國有資產存量信息不準確,資產管理人員和采購人員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且難以實現有效溝通和銜接,這就容易導致國有資產存量與新購置上的脫節,從而造成了國有資產購置計劃的不合理。在不合理購置計劃的誤導下,地勘單位國有資產選擇、采購和分配往往存在決策失誤,這就會影響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和單位后續經營管理活動的科學性,從而導致地勘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國有資產配置重疊、供需失衡、資產減值、資產流失等問題。
(二)一些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比較陳舊,管理手段比較單一
在現階段,一些地勘單位國有管理模式還停留在“人治”觀念上,國有資產管理仍然以行政手段為主,這就容易造成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的僵化現象。同時,由于地勘單位的大多數職工不是出身管理學相關專業,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思想上不夠重視,同時又不具備較強的資產管理職業素養,這就造成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一些人員不能夠充分認識到國有資產的重要價值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造成地勘單位一些閑置國有資產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管理,造成了國有資產的資源浪費。同時,由于歷史原因,一些地勘單位存在財務處理不及時、人員變動比較大、信息更新太滯后、帳外資產較多、會計核算信息失真等問題,使得實現國有資產有效管理的難度增大,造成一些存在大量價值甚至有很大增值空間的國有資產被人為故意隱藏、挪用、賤賣等,導致一些國有資產被隨意損耗或者流失。
(三)部分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健全
要想規范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提高地勘單位資產使用效率,必須建立比較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機制。當前,一些地勘單位長期以來對國有資產管理都比較隨意和散亂,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少數處(科)室人員在特權思想等作祟下,片面強調對國有資產的多占多用,而對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機制認識不夠,重視不夠,落實不夠,導致許多國有資產長期處于“失控”或“閑置”狀態。同時,對于進行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配套技術和設施建設不夠重視,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年限情況、磨損流失情況、保值增值情況等動態把握不夠,從而在無形中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的浪費,也給一些違法違紀的“蛀蟲”提供了貪占國有資產的機會。
二、加強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思考
(一)加強責任管理,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意識
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相關工作會議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施方案》精神,切實管好、用好、維護好現有國有資產,由“一把手”掛帥,成立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從全局發展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將國有資產管理責任抓在手上,切實強化領導小組進行國有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經常組織資產核對,切實履行好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二是要把國有資產管理作為地勘單位一項重要內容列入處(科)室共同目標進行考核,建立國有資產責任登記表,詳細登記保管的處(科)室、使用人、責任人等有關內容,由使用人簽名,增強使用人的責任意識。三是地勘單位要在內部管理上苦練內功,引導單位加強成本費用控制,實行精細化管理,減少資產庫存,努力增收節支、節能降耗,提倡低碳生活和循環經濟發展。
(二)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科學化和全過程管理
國有資產具有公共服務屬性,需要進行科學化、全過程管理。一是要嚴格執行大宗物品購建審批制度,做到國有資產采購有計劃,財務有預算,堅持統籌安排和量入為出的原則,確保購置的國有資產既能夠保證質量、滿足需要,又能夠節約資金、提高效率。二是要定期開展全面清理,摸清楚地勘單位國有資產家底。組織對全部資產進行認真、全面地清查,對單位價值超過500元的國有資產和未超過500元的公產公物進行分類登記。在清理過程中,把所有資產全部與賬簿逐項核對,做到帳實相符、家底清楚,并根據國有資產的類別分別編號標識。三是要加強對地勘單位全體員工尤其是重要崗位人員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有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單位國有資產具體管理者的思想認識和管理能力,抓好末端落實。
(三)建立完善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
一是地勘單位要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提高使用效率、增強單位活力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改革,以制度創新激發地勘單位的創造力和發展競爭力。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特別是加強國有資產成本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想方設法降低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增強地勘單位抗風險的能力。三是要按照國家和地勘行業系統統一要求,結合實際,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包括購入、調出、報廢、領用和日常管理等制度,并建立固定財產定期清查制度。四是要落實好地勘單位國有資產清查核對制度,定期進行全面清理以摸清家底,定期處理盤盈、盤虧及待報廢資產,做到手續完備,處置合理合法。
(四)不斷提高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科學化水平
一方面,要認真安排落實人員專職管理單位的國有資產,定期、不定期進行清理和核實,并認真做好國有資產使用變更及保養、維修情況的記錄,以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要建立地勘單位國有資產動態管理制度,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為更好地加強對易損、易流失和經常挪動的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應利用現代化辦公條件,對這部分資產實行動態監管。同時,還應積極借助資產管理信息平臺,不斷更新完善國有資產信息數據庫,實現國有資產從“入口”到“出口”的有效管控,在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正規化、信息化、制度化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三、結束語
近年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地勘單位的體制改革工作正在穩步深入,地勘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推進,加強地勘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既是深化地勘單位體制機制改革的應有之舉,更是在地勘單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基本要求,理應引起各級地勘單位領導和干部職工的高度重視。在新形勢下,作為承擔重要社會經濟服務職能的地勘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及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重要會議精神,大力加強資產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崗位責任制、資產入庫核實制、資產與財務有效銜接制、資產定期清查盤點制等相關制度措施,切實做到從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到績效管理的科學化、全覆蓋管理,切實為地勘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曉文.如何加強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2:152.
[2]黃建寧.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及其措施[J].中國總會計師,2016,07:88-89.
[3]劉玲.淺談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J].安徽水利財會,2014,04:13-14.
[4]穆冬枚.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析[J].現代商業,2013,35:135-136.
(作者單位:武警黃金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