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霞 鄭志 劉經英

【中圖分類號】R7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肺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60萬新發肺癌患者。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第一位[1]。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將超過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2]。65%~75%的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3-4]。若肺癌處于早期階段,采用手術方式治療預后尚可,部分患者雖然通過采取化放療近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毒副反應比較大,緩解期短,給患者生活質量及經濟上均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其治療依從性和預后。因此,如何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當前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生存質量包括了患者的心理活動、生理功能的方面,也包含了患者社會、家庭等其他因素。近期,心理干預逐步成為改善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一種特殊有效方法[5],其中運用最多、效果較好的方法便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本文采用認知行為療法聯合中藥口服及穴位貼敷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入住本科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年齡在30-75歲,平均年齡(65.23±10.18),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兩組均接受對癥治療及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認知行為療法聯合中藥口服(益氣化淤消積方)及穴位敷貼治療。入組標準:病例選擇符合《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療規范》標準,所有患者經病理學或組織學確診為肺惡性腫瘤。TNM 分期分為Ⅲ-Ⅳ期;患者年齡在30-75 歲之間;放棄手術及放療和化療,選擇中醫保守治療,預期生存期>6個月;本人知情同意參加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好。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既往有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者;不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和問卷調查者。
1.2 方法:
1.2.1 認知行為療法(CBT)
CBT由我科經驗豐富且經過認知行為治療培訓過的主管護師負責,并制訂治療程序。①首先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②通過交談,識別不良的認知,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糾正患者存在的錯誤觀念。③建立良性行為,學會用放松療法來緩解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④通過圖片、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反復的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樹立理性觀念。
1.2.2 益氣活血消積方及服用方法:藥物組成:黃芪20g、生曬參10g、黨參20g、青皮8g、半夏10g、制南星10g、蛇舌草30g、蜂房10g、赤芍10g、當歸10g、昆布20g、土鱉蟲10g、米仁30g、甘草4g等,隨證加減。護士取藥送醫院制劑室加工成水煎劑200 毫升,每日分2次溫服。
1.2.3 穴位敷貼藥物由半夏、青皮、馬錢子、吳萸等量共研末,取1 克,以白醋調成糊狀,辨證選取中府、云門、肺俞、內關、曲池、足三里等穴進行敷貼,外覆6cm×8cm敷料以免藥物漏出,每日1 次,4周為1 觀察療程。注意事項: ①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以取得合作,并詢問過敏史。②選擇相應的穴位,清潔局部皮膚。③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瘙癢、發紅等不適癥狀,做好皮膚護理。④囑患者避免搔抓、浸水,保持貼敷處皮膚干燥。⑤對醫用橡皮膠過敏者慎用,局部皮膚有創傷、疥、瘡者禁用,出現過敏現象停用[6] 。
1.2.4 測評工具:KPS評分表及肺癌相關癥狀分級量化表。
1.2.5 測評方法:由主管護師在開始干預前及干預結束時對入組患者進行KPS評分及肺癌相關癥狀分級評分,并進行效果評價。
1.2.6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KPS 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 KPS 評分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3.討論
中醫認為,肺癌多由于氣血津液運行失常,臟腑功能失調,使機體抵抗力下降,邪氣乘虛而入所致。引起氣質、濕濁、血瘀、熱毒、痰凝等病理變化,蘊結于肺臟,邪毒積聚而為癌病[7]。在本研究中,予以健脾理氣、清熱解毒、化瘀軟堅為主[8]。 方藥為自擬方,藥物有:黃芪、生曬參、黨參、青皮、半夏、制南星、蛇舌草、蜂房、赤芍等。在本方中,黃芪、生曬參、黨參益氣健脾、大補元氣,主要含苷類、多糖、黃酮等,能增強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對干擾素系統具有促進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9];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10]、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11];蛇舌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12]。 諸多藥物配伍使用,能夠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機體氣血不足、解毒散結,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臨床癥狀及體征。
此外中藥穴位貼敷通過藥物的直接滲透作用,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直達臟腑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的功效[13]。還可經過藥物對機體特定穴位的刺激,發揮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調整陰陽平衡,以改善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在施行針藥并治的同時,本研究還特別采用認知行為療法。癌癥作為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生活質量差、負性情緒多14]。認知行為療法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不良認知的心理治療方法。研究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可減輕癌癥患者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還能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本文通過針對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認知行為療法聯合中藥口服及
穴位貼敷,利用中西醫治療的之間的互補優勢,提高中晚期肺癌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減輕負性情緒等,體現中醫特色護理,推廣于臨床使用,得到更多患者的認同。
參考文獻:
[1]ParkinDM,BrayF,FerlayJ,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YangL,Parkin DM,FerlayJ,etal.Estimates of cancer incidence inChina fo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05[J].Cancer EpidemiolBiomarkers,Prev,2005,14(1):243-250.
[3]WakeleeH,BelaniCP.Optimizing first line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J].Oncologist,2005,10(3):1-10.
[4]ManeqoldC.Chemo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1,34(Suppl2):165-170.
[5]Steel JL,Bress K,Popichak L,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testing the efficacy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fo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2014,45(2):181 189.
[6]沙麗君.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失眠72例的護理體會[J].光明中醫,2011,26(2):389.
[7] 尤杰.劉嘉湘教授辨治肺癌經驗[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85.186.
[8]潘博.潘敏求主任醫師治療肝癌經驗[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 (3): 46-48.
[9]徐宏芳,徐秀華,陳粉扣.益氣化瘀方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療效觀察 [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3,29 (11):896.
[10]陳紅,劉傳玉,李承晏.青皮的化學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1,32(11):1051-1053.
[11]李斌,程秀民,周永妍.半夏的研究進展 [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19(1):47-48.
[12]孫巖,李潔.白花蛇舌草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 2012 , 14 (3): 210.
[13]張艷宏 .穴位貼敷療法的理論基礎及目前應用現狀 [J].甘肅中醫,2007,2:5-7.
[14]段曉磊。胃腸癌化療患者應對方式在癥狀負擔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