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垃圾的背后:也許是愛好與收藏
有些老年人囤積的“破爛”則很獨特。李老先生最喜歡樹根。每天他出門遛彎,見到樹根就走不動步,一定會蹲下來仔細觀察,挑挑揀揀。遇到可心的樹根,他會把樹根帶回家。破破爛爛的樹根經過他的一番打磨、雕刻之后,變成各種各樣的根雕作品。雖然這些根雕作品還達不到藝術品的標準,但李老先生覺得每一個根雕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順眼。”
—分析與建議—
鮑楓說,李老先生的行為在兒女們看來有點像“攢破爛”的,但在他看來,這其實是收藏與創作。收藏與囤積不同,收藏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欣賞。李老先生喜歡樹根,不是把樹根囤積在家里,而是要經過加工,變成藝術作品。有的老人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對于不喜歡石頭的人來說,所有的石頭大同小異,看不出其中的變化,石頭就像垃圾;但欣賞石頭的人,能從形狀或紋路中感受到石頭之美。
老人喜歡收藏,但由于老人的經濟狀況和藝術修養不盡相同,收藏物品的價值未必很高。鮑楓說,收藏是老人的愛好,也是他在藝術上的追求。兒女不應該將這種行為劃歸為攢破爛;相反,還應該適度支持老人的愛好;如果不愿意支持,至少也不要反對。
(綜合摘編自《無錫晚報》《中老年時報》《大河健康報》《東江時報健康周刊》《沈陽晚報》《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