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譚光波
對付慢阻肺需“治養結合”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譚光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胸悶等癥狀,后期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患者前來詢問:“慢阻肺是否能夠根治?是否有什么特效藥?”我通常會回答他們:“任何慢性疾病的產生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依目前的醫療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沒有特效藥,主要是把握‘防、治、養’三者結合的治療原則。”
“慢阻肺”的治療主要以吸氧、控制感染、解痙、止咳、化痰為主,病情較重者可施以機械通氣。由于該病發作時會引起明顯不適,患者因而易產生焦慮情緒,重者甚至可產生抑郁或自殺傾向,應引起足夠重視。對于該病,除了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更重要的是緩解期的調養,臨床發現,通過合理調養可以明顯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與肺功能減退速度。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肺功能,以提高生活質量。患者可長期低流量吸氧,吸氧主要以夜間與白天呼吸困難時為主,研究發現,每天吸氧超過15小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缺氧狀態,也可減少因缺氧導致的并發癥,患者切不可因“短期無明顯療效、生活不方便”而放棄長期吸氧治療。另外,患者可通過做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鍛煉、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進行肺功能鍛煉,也可長期吸用β2受體激動劑、膽堿能受體阻斷劑,以及吸入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等。
其次,要增強體質。患者應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節可注射流感疫苗與肺炎疫苗;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樓梯、爬山、打太極拳等,但需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受涼,有肺大泡者應嚴格限制運動量,以免引發氣胸;平時注意加強營養,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嚴格戒煙。
第三,要重視心理調養。由于慢阻肺是慢性病,且沒有辦法根治,故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建立長期與疾病斗爭的信心;疾病發作時,改善焦慮情緒,增加治療的順從性。
最后可用中醫藥調理。對于急性發作期可從“寒熱虛實”辨證論治;緩解期可從“肺脾腎”著手——“補肺固表”用補肺湯、玉屏風散等;“健脾化痰”用六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合三子養親湯;“補肺益腎”用平喘固本湯、金匱腎氣丸。
(摘自《大眾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