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鄭 蓉
聚焦富民 走好三步棋
特約記者/鄭 蓉
一、把產業作為增收的“主渠道”,做實富民載體。江蘇省句容市著重打造“三張名片”,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多轉化為富民成果。一是“江蘇硅谷”名片。加快打造環南京東部的創新資源集聚地、新興產業承接帶,建設輻射南京都市圈、在長三角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孵化、加速和產業化體系。二是“生態農業”名片。通過集約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園區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積極打造優勢產業發展高地;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 “創意農業”,不斷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帶動農產品不斷升值。三是“全域旅游”名片。堅持用“全域”的理念來謀劃推進,按照“景城、特色鎮、美麗鄉村”三個層級來布局,把“山水林田湖”作為有機生命體來打造,厚植全域旅游新優勢,富民效益“錢景”可期。
二、把創業作為增收的“助推器”,挖掘富民潛力。句容市以“互聯網+創業”為主攻方向,以創業政策、創業載體、創業培訓、創業氛圍“四位一體”為工作導向,不斷健全城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一是創業政策精準落地。出臺系列政策發放創業補貼665萬元,創業貸款8069萬元,形成了普惠型和專項型相結合的政策體系。二是創業載體更加堅實。深入開展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突出“互聯網+創業”和“4+1”創業服務模式亮點,不斷提升創業孵化“加速度”,成為創業人才的樂土。目前已經吸引南大國家級“雙創基地”、清華啟迪科技園等項目落戶。三是創業培訓豐富有效。出臺就業創業培訓專項文件,實現機構管理動態化、培訓過程規范化、培訓管理信息化、培訓監督實時化。去年全年句容市共扶持2099人成功創業,正式列入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市。
三、把改革作為增收的“牛鼻子”,釋放富民紅利。句容市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審批體系,成立市行政審批局,推進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金融產品創新,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讓財產性收入成為增收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每年投入1000萬元,采取財政貼息、融資擔保、人才培訓、典型獎勵等形式,持續推廣“戴莊經驗”;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為抓手,堅持“確權、賦能、搞活”的工作方向,加快土地流轉,提高發展質效;新建鎮江市首家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盤活農民資產,推動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通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