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青 王雪錦 /江蘇省南京市農業委員會
南京: 大力培育優質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
張永青 王雪錦 /江蘇省南京市農業委員會
品牌農業建設已成為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現代農業新的增長點。為加快南京市農產品品牌建設,爭創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新優勢,實現常規農業向品牌農業的轉變,近年來,南京大力實施品牌創建工程,培育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全市現代農業整體發展水平。
品牌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發展品牌農業既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南京市十分重視南京品牌農業發展,每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意見中都把發展品牌農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把“品牌農業”發展列入各級黨委政府重點工作目標,明確發展任務,落實相關的責任。近年來,通過著力構筑農業標準化、清潔化生產、質量品牌扶持、證后監管四大體系建設,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三品”總數達到1045個,其中無公害801個,綠色149個,有機89個,涉及面積超過了耕地面積的90%,推動了品牌農業發展。
一方面,支持農產品商標注冊,將農產品商標注冊列入鎮街現代化考核任務,推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的注冊。另一方面,制定了《南京市農產品質量品牌認證補助辦法》,市本級財政每年提供500萬元專項資金,對質量體系認證的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獲得“南京名牌產品”、“江蘇名牌產品”和“江蘇省著名商標”的企業,每個認證分別補助1-15萬元不等。2016年,新增33個農業企業通過HACCP、ISO22000和GAP認證。截至目前,本地農產品有效注冊商標為4841個,有效認定“南京名牌”103個,“江蘇名牌”29個,“中國馳名商標”11個,“江蘇著名商標”47個,銷售產值達800億元。年組團或自駕游到橫溪的游客達300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收入35億元。
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網店達1164個,農產品網上銷售額35.5億元。江寧土橋無公害珍珠米和谷里靚綠綠色蔬菜、浦口永寧無公害蓮藕和盤城綠色葡萄、六合秦邦有機雞蛋和綠航有機獼猴桃、溧水傅家邊無公害草莓和普朗克有機蔬菜、高淳高固綠色食用菌和歸來兮有機大米等品牌已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與好評。
重點挖掘和發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是區域公用品牌的重要載體,是品牌化的第一步,對提升農產品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很有幫助。為此,南京市把打造農產品地理標志作為重點工程來抓,擴規模、提品質、樹品牌,創建了“固城湖螃蟹”、“南京鹽水鴨”、“南京雨花茶”、“溧水黑莓”、“橫溪西瓜”、“八卦洲蘆蒿”等6個農產品地理標志,覆蓋面積達81.7萬畝,授權使用標識企業230家,年產值達41.6億元。高淳區借助“固城湖螃蟹”這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從2001年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五屆固城湖螃蟹節,螃蟹已成為高淳最重要的富民產業之一,全區螃蟹養殖面積達20萬畝,全區有7萬余人以養蟹、販蟹、包裝、生產蟹餌為生。高淳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場和全國知名的螃蟹之鄉,年銷售額達到20余億元。江寧區 “橫溪西瓜”經過多年打造,2016年,總體規模發展到5.5萬畝,總產量達15萬噸,實現總產值5億元。通過“橫溪西瓜”的帶動,2016
南京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金融、稅費、用水、用電、設施農業用地、人才等方面對農業龍頭企業予以扶持。市級財政設立了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扶持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擴大品牌農產品的生產規模,依托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信息、市場和經營管理優勢,建立品牌農業基地,開發品牌產品。目前,全市培育市級龍頭企業共168個,其中江寧44個、浦口31、六合26個、溧水39個和高淳28個,年產值實現1400億元。南京桂花鴨、固城湖螃蟹、衛崗奶業、雨潤肉制品、老山蜂制品已上升到國家級品牌,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也是南京農產品的一面旗幟。
積極主動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和各級媒體推介品牌、宣傳品牌,形成政府重視、企業主動、消費者認知、多方合力推進品牌農業建設的良好氛圍。2016年,組織150多個企業、350多種農產品,參加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綠色有機博覽會、省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和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積極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南京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政辦發〔2016〕98號),支持農產品經營主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開設旗艦店等。據統計,南京
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是維護社會公信力,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手段。一是嚴格投入品監管。通過市、區、鎮街三級聯動,開展定期巡查、專項檢查,對高毒、高風險農藥定點經營單位的銷售及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監督,確保廣大農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藥、放心種。二是強化生產過程監管。制定年度檢查計劃、產品抽檢計劃和專項監督方案,開展“三品一標”和名牌農產品生產現場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指導、引導認證單位按規范進行農業生產。三是規范標志使用。通過開展“三品一標”和名牌農產品標志使用情況專項檢查,督促用標企業按照“三品一標”包裝設計規定要求使用,加大對冒用、超范圍用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三品一標”產品的公信力和安全性。
南京品牌農業創新發展仍然有很大空間。“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推進農業品牌戰略的實施,在鞏固已有品牌產品的基礎上,繼續培育、發展區域公共品牌農產品,擴大農業品牌產品的數量和覆蓋面。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品牌農業的力度,推動農業品牌產品的發展和壯大,形成一批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農業品牌企業和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