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在2014年12月,我們的生意比平常多很多。因為交易多了,我們的平臺遇到了一個問題:突然發生宕機,死機了,最后服務器崩潰了。由于是突然間發生的問題,我們短時間內一時也找不到原因。”Ivan Woo,來自電子商務直銷網站平臺QNET的首席技術官面對記者,依然難掩兩年多以前那次遭遇技術故障的無奈:“QNET純粹基于電子商務平臺做生意,宕機10小時帶來的損失將近千萬美金。”
QNET是一家純云端的電子商務的平臺,在全球, 它的用戶有近百萬活躍直銷會員,注冊用戶500萬。
網絡直銷和普通電子商務的區別,首先是QNET對用戶采用會員制管理,要成為QNET的會員,需要通過購買貨物來實現。由于這種會員制的特點,最初加入的會員與引薦他人入會的會員,購買同一款產品時的價格是不同的,因此QNET的網購平臺需要針對每個用戶,判斷其會員等級,提供不同的價格列表。這就使得QNET網購平臺比普通的網購平臺需要更復雜的運算。
其次,QNET平臺所銷售的產品,不止包括手表、化妝品等實體產品,而且還包括旅游、教育等生活方式類服務產品。其中,很多實體產品本身也并非采用采購的方式,而是由QNET的母公司建廠生產。這就使得QNET的業務維度不能簡單從銷售開始,到物流結束,而是要從市場調研開始、到生產、市場推廣,直到售后服務——雖然QNET平臺本身沒有必要涵蓋整個業務,但是相關的數據和流程,都需要與QNET的網購平臺實現深度的交互。
雖然有如此大的區別,但是QNET從根本上,還是反映了電子商務領域普遍的問題——在保證網絡平臺的穩定高效的同時,提高對整個網絡平臺性能的管理深度。
所以在那次技術故障以后,為了再發生問題能夠迅速找到原因,解決問題,在Ivan Woo的推動下,QNET開始嘗試在系統當中部署實施Dynatrace解決方案。2017年8月在第四屆Dynatrace Perform上海用戶大會上接受筆者采訪的Ivan Woo強調,通過部署相關系統監測和優化系統,以及創建自己的運營團隊,QNET從每年十幾次的宕機次數,降低到了每年兩次,到最近兩年,已經全年基本沒有宕機的情況發生。“即便發生宕機的情況,Dynatrace也能幫助我們縮短找到問題的時間——從原來10個小時降低到了現在30分鐘以內。”Ivan Woo說。
不難理解的是,QNET并非個例。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應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也在加快,因此,大多數的商業機構都面臨如何監督和優化IT系統的問題。尤其是隨著企業業務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的交易鏈變長,企業的運維環境日趨復雜,導致性能管理的難度加大。
了解APM技術演進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從最初的主動撥測方式到流量定向,再到探針式的植入技術,APM事實上已經經歷了3代的技術更迭。但是面對企業應用環境的改變,現行的APM技術是否還能夠適用?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層面討論的問題,更是企業能否順利展開業務的現實基礎。
“有數據顯示,實際上我們只有5%的應用程序是被監管的。”琚偉,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強調,處在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的企業用戶,以往可以通過APM對企業的關鍵業務應用進行監測、優化,從而提高企業應用的可靠性和質量,保證用戶得到良好的服務。但是面向未來的數字化企業,則只有通過更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式進行檢檢測和優化,才能幫助企業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的。
作為APM領域的先進技術實踐者,Dynatrace實際上經歷從第一代技術到第三代技術的整個過程。此次Dynatrace Perform 上海用戶大會上,Dynatrace宣布以平臺化和引入AI的方式,將APM正式帶入第四代技術,以解決桎梏企業數字化運維的難題。
“從這一刻起,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運維時代。”琚偉說。本次Dynatrace展示的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推出的智能化運維解決方案——Dynatrace Davis,通過為用戶提供人工智能驅動的性能監控界面,改變了過往的人機溝通和協作模式。例如,用戶可向Dynatrace Davis詢問前一日的性能運行狀況,Dynatrace Davis將以對話的方式回復性能問題出現的時間點、根源、引發的影響。同時,Dynatrace Davis還可自行分析性能問題集中爆發的時間節點和原因,并給出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義應用性能管理,Dynatrace將引領智能運維時代,以智能可視化、全棧式監控和平臺化的解決方案,為數字化轉型中的各行各業帶來全新的性能管理體驗,助其加速實現業務升級。”琚偉在演講中強調,面向未來的第四代APM技術,除了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還將通過采用包括微服務、容器、大數據等這些技術在內的先進手段,將以往APM的三種技術手段集中在一起,通過形成一個整體的管理平臺,應用單一的語言,為用戶提供一個自動化監控的應用體驗,從而重新定義性能管理的模式,幫助企業更智能地應對復雜應用環境下的性能問題,最終實現智能化運維。“從哲學的角度看,平臺一定是有利他性,不是唯我。Dynatrace將通過這種平臺,將我們對萬物的兼容性體現出來,從而更好的體現平臺的利他性。”琚偉說。
如果將AI的加入看做是APM技術的演進,將平臺化作為Dynatrace商業應用方式的升級,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保障IT與企業的業務能夠實現更緊密的融合,以支持數字化企業的業務運行。從這個角度講,所有的改變,都是趨勢,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