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將公益人以及公益平臺比做一位“沉睡者”,雖說不是很嚴謹,但是卻很貼切。近幾年,隨著一些人表面上打著公益的口號,私底下卻暗箱操作,使得人們已經開始談公益色變。至此,人們與公益機構逐漸拉開了一條不可愈合的鴻溝。
人們對公益平臺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而公益也隨之陷入“沉睡”狀態。然而,需要救助的人,是無辜的。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將公益與人們重新聚合在一起,成為近些年一直被探討的問題。
2017年8月15日,騰訊社交廣告和騰訊基金會共同打造的“我是創益人”大賽在北京正式啟動。在騰訊社交廣告總經理羅征看來,這是人們對于開發公益事業的一種新方式——通過廣告創意,與人們產生一種共鳴,用好的創意,帶來行為的改變。
開啟社交能、技術能的新公益
將技術力量、互聯網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賦能連接起來,讓公益變的更有趣、更好玩、更具社交傳播力,以一種更專業、更完善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是騰訊社交廣告努力的方向。
在“全民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任務更像是一個載體,承擔著傳播、融合重任。通過公益、創意的融合,科技與資源的融合,讓人人都賦予公益的使命感,讓互聯網+公益的模式有一個更加大膽的探索。
其實,從早前與QQ農場合作的公益徽章來看,都是騰訊在公益模式上的創新嘗試,利用時尚的基因,讓公益能夠迅速的利用社交平臺傳播。
以“創意+廣告+公益”的方式,讓廣告不僅僅只是廣告人的創意、廣告人的夢想,而讓廣告變成每一個人的創益,讓廣告不僅僅在商業領域當中綻放光芒,更是在全社會傳播一種正能量。
正如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所說,最重要的不是設計廣告,而是設計廣告去影響億萬的網友,通過騰訊社交網絡大數據的資源進行展示和推廣,從而帶動人的改變,行為的改變,真正用善良激蕩愛心。
將社交能量轉化公益熱量
社交平臺作為當前最熱門的,最普及的生活方式擁有著廣闊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就是將社交能量轉化為公益熱量的關鍵所在。
騰訊社交廣告擁有中國互聯網上最豐富且覆蓋面最大的社交場景, 產品覆蓋中國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天然的分享,同時也可以通過場景、數據和技術的結合,幫助公益項目找到最精準最契合的人群,賦能國內的創意者,實現公益項目的最大轉化。.
社交廣告擁有非常強大的營銷能量。好的創意賦予社交廣告靈魂,讓優秀的作品可以真正的影響到最真實的用戶,再通過騰訊社交平臺的推廣,迅速與人們達成已成共鳴,從而將社交能量轉換成公益的熱量。
“ ‘我是創益人可以為任何一個好創意提供一個平臺,”竇瑞剛認為這樣可以使其得到最大的發揮,“而且通過‘我是創益人的比賽,讓大家在創意或者公益創意領域上面有更多的探索,把創意以藝術的形式呈現,以帶動更多的公眾參與?!?/p>
寫在最后
國內的公益大環境常常缺乏好的創意,這就更提高了公益項目傳播的難度。此次騰訊社交廣告發起的“我是創益人”大賽,正是希望集結創意、公益和社交廣告三方的能量,以好創意激發公益熱情,以社交能量讓公益得到更廣的傳播,帶動大眾的參與感和向善力。
“我是創益人”作為騰訊在公益事業上的創新嘗試,更像是通過一種新的方式,對公益人的呼喚,通過公益廣告,將公益人重新聚集起來。因為只有好的創意才具備更高的價值,才能加速公益的推廣,喚醒人們沉睡已久的善心,實現真正的全民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