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馬
眾所周知,騰訊和阿里巴巴是相生相殺的,很多業務都是相互咬合的,布局的策略也大相徑庭,在很多地方都有交集,甚至有合作,也有競爭,就連投資的企業都有很多相互的交集。而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布局更是如此,尤其是涉及到移動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布局。這本來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錢包的優勢所在,不過微信的社交化衍射能力太強了,雖然在移動互聯網金融布局方面的跟進很謹慎,但也是在一直嘗試。近日,微信推出了“零錢通”其實也是在對標支付寶的余額寶。只是現在引入是不是有點晚了?現在布局還有多少機會?
其實,微信錢包(理財通)對于還款信用卡都已經開始設置5000元的最高額度了,更多的時候微信還是希望用戶的資金能都沉淀在自己的“資金池”內,推出“零錢通”其實也是這種思路吧?雖然微信也有自己的理財通,但是相比支付寶錢包的余額寶還是相去甚遠,更主要的是現在余額寶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更是理財通難以比擬的,再加上支付寶錢包的靈活性帶來的零錢鎖定也有極強的市場影響力。這也是微信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希望通過一種新模式來吸引更多的用戶把零錢存進來。
據悉,早在今年9月,微信就開始測試“零錢通”,最近,這一功能正式上線。根據微信支付的介紹,零錢通非常類似于余額寶,可直接用于消費,例如可以轉賬,發紅包,還信用卡,掃碼支付等。同時,零錢也能賺錢收益,近七日年化4.277%,每天都能賺收益。目前微信“零錢理財”接入的是一款名為“易方達基金易理財”的貨幣基金,目前顯示近7日年化收益在4.277%左右。推出“零錢通”之后,應該還會引入更多的貨幣基金進行運作。
開通零錢通的用戶,在完成首次風險評估之后,就可以把錢“轉入”零錢通。如果你不符合用零錢購買理財產品的III類賬戶標準,微信會自動提示你無法開通。值得注意的是,零錢通和零錢理財不一樣,后者開通后不能直接用于微信支付;而投資也需要謹慎對比。零錢通其實就相當于余額寶,是可以直接支付(還信用卡、發紅包等等)。不過,對于已經擁有了余額寶的用戶來說,此舉的意義不大,對于余額寶也構不成什么威脅。不過,對于習慣和喜歡使用微信的用戶來說,倒是減少了一些繁瑣。零錢可以直接存放于零錢通獲得三瓜兩棗的小利息了。也不用提現還是交手續費。

那么,我們觀察,微信此舉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實無外乎幾方面:其一是增加用戶的應用體驗樂趣和便捷度。微信作為社交屬性非常強的工具,在市場的影響力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一些應用體驗方面,尤其是衍生社交變現等方面一直存在短板,這一點和支付寶錢包有一定的差距,微信在不斷地縮短這方面的短板,也是在不斷地借鑒支付寶錢包方面的一些優勢項目,進行必要的嫁接,進而帶來自己的更深的用戶黏性,這應該是微信最在意的地方。
其二是微信在提升用戶黏度之后的商業利用和開發一直也是短板之一,微信曾經想,只做社交黏性的工具,不摻入更多的商業應用,但是如果僅僅是如此顯然對于構建騰訊帝國并不有利,畢竟微信的用戶群實在是太龐大了,守著寶山取不出來寶貝那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了,因此不斷地開發新的應用對于微信來說,也是無奈的一種選擇。尤其是構筑在移動互聯網金融框架下的應用拓展變得就非常關鍵,這一次的嘗試,其實也是出于這種考慮。
其三就是對標阿里巴巴了。畢竟二者現在是國內最大體量的兩個互聯網巨頭了,騰訊的市值和阿里巴巴的市值都是扶搖直上,相互領先,未來的競爭中,兩大體量的較量會一直延續,而誰家的產品更能得到用戶的認可和喜歡才是關鍵。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帶寬的不斷拓展,4G+的布局越來越頻繁,5G的發展也是箭在弦上,未來移動應用將更加多元和多樣化,如果不斷地提升用戶體驗度,并不斷增加用戶便捷度,將成為未來爭奪的焦點之一。此外,對于健康應用、無人應用設備驅動、征信系統建設、萬物互聯等等方面的引入都會成為很重要的支點存在。當然,對于這方面的布局,現在估計還是籌劃中,未來的變化還有很多值得去期待的地方。
其四是拓展移動支付市場的外延。現在很多線下市場基本都支持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對于微信而言,自然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用戶支持和認可。此外,微商的不斷活躍也是刺激移動支付模式能夠具有更多的體驗化應用才是關鍵,支付寶有余額寶支撐,微信一直缺乏一種更合理的讓用戶增強體驗的機會,這時候推出零錢通其實也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累積,微信需要這種應用模式的出現,這對于構建自己的用戶基礎應用自然也是有好處的。當然,直接的后果或許就是為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