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蓋養賢

開陽縣地處黔中腹地,面積2026平方公里,人口43.86萬。區位優勢明顯。交通較為便捷,貴開高等級公路使開陽縣融入了貴陽市一小時經濟圈。境內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53.2%。素有“中國 富硒農產品之鄉”、“中國綠色磷都”和“喀斯特生態世界公園”的美譽,是貴州省經濟強縣。
近年來,開陽縣把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開明、開放、開拓”的開陽精神相結合,大力推進綠色崛起,奏響綠色發展的華麗樂章,讓“綠色”成為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開陽特色。
作為“中國綠色磷都”,開陽縣始終堅持“快、轉、高”并舉,以“立足磷、跳出磷、超越磷”的發展理念,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開磷集團20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轉化率和吸收率達國際領先水平,磷化工全廢料自膠凝充填采礦技術和磷石膏充填無廢害開采綜合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安達科技公司開發的新能源材料被用作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原料。自主研發的礦產資源“一票通”信息化管理系統,保障了礦產資源的科學開采,資源就地轉換率從48.91%提升至72.78%。三廢利用更加高效。始終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原則,拆除7家企業11條落后產能生產線,并積極探索“三廢”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相繼建成一批“三廢”綜合利用項目,重點磷化工企業廢水循環利用率達100%,黃磷尾氣綜合利用率達45%,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930萬噸。
做優“中國富硒農產品之鄉”品牌。培育出 “硒味園”、“金福喜”等31個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開陽富硒茶”、“開陽富硒枇杷”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開陽富硒白茶”榮獲2015年首屆全省春茶斗茶大賽“白茶類金獎茶王”稱號,開陽蘭芝茶葉榮獲2015年全省秋季斗茶賽綠茶類銅獎。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園區實現綜合產值55.98億元。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步伐加快。農村電商加快發展,上線營銷品牌60余個,16家企業、106種產品入駐“京東商城貴州館”。農業科技推廣普及率達95%以上,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0%以上,農產品加工率提高到21%,現代農業增加值提高到35%。
開陽縣始終秉承“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的生態觀,重點突出“高原硒谷·詩畫開陽”品牌定位,著力做好生態旅游文章。做好山水文章。推進紫江地縫、白馬峪、猴耳天坑等自然景點建設,鄉村旅游風景帶的美譽度不斷提升。做好休閑文章。成功打造水頭寨布依十三坊農事文化體驗園、南江鄉長官司“美麗鄉村”度假區、文化小鎮等。做好民俗文章。著力保護傳統文化和耕讀文明,以農村文明新風培育為主要內容,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做好融合文章。打破景點景區“圍墻”和“壁壘”,將“珍珠”串聯成“項鏈”,推進旅游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構建了城鄉互聯互動的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好山好水,除了靠大自然的慷慨饋贈,還需要人的精心呵護、精準保護。綠色崛起,除了靠大產業的給力支撐,還需要環境的有力支撐。開陽縣以“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知行合一”的生態行動,大力實施顯山露水、為民造綠、讓綠于民生態工程,為天空添藍、為大地添綠、為河流添清。如今優良的生態環境已逐步成為“水東硒州·詩畫開陽”最響亮的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