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卓文
近年來,喀左縣按照“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經濟與生態雙贏的發展思路,先后成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平安建設先進縣、國家科技進步縣、全國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縣、國家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縣和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同時也是國家有機認證示范縣和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縣;是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縣;是“省級生態縣、旅游強縣、雜糧出口安全生產示范區”。
自2012年以來,喀左縣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把生態縣創建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體現??ψ罂h明確提出“用生態建設促進農民增收,以農民增收調動群眾實施生態農業的積極性”,有效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一是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2016年,全縣發展經濟林5.3萬畝,縣內有林面積達到142萬畝,其中國家公益林面積11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2.4%。二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2016年,喀左縣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6個,通過綠色食品認證3個,通過有機認證22個,通過“三品”認證31個,合計同比增長24%。2017年2月,喀左縣15萬畝玉米全國綠色食品原材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成功續展。三是加強對畜禽糞便管理,不斷完善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2016年全縣畜禽糞污處理率達85%。

喀左縣明確提出工業發展必須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積極改造升級高能耗、低效率的傳統產業,培育和引進高科技、無污染的新興產業。一是狠抓傳統工業污染改造,監督企業安裝環保設施。二是突出治理采礦區、公路兩側坡地等重點區域,有效恢復了植被。三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既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更有益于生態環境保護。
喀左縣在城市建設上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優先位置。實施了“以校擴城”、“以企擴城”、“以商擴城”、“以路擴城”、“以綠擴城”、“以水擴城”等舉措,按照“沿路有林帶”、“沿河景觀帶”、“沿山休閑帶”的思路全力打造山、水、城、林、園交相輝映的城市生態綠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