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鄂美良
近年來,南萬鎮按照“旅游強鎮 生態富民”的定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全鎮經濟社會呈現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生態文明和文化旅游建設也初顯成效。
南萬鎮位于陸河縣西北部山區,與紫金、五華兩縣毗鄰,鎮域面積10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9.3%,屬亞熱帶氣候,林業、水力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珍稀國家級動植物杪欏、虎紋蛙、娃娃魚等品種繁多,是生態環境良好的山區鎮,是含高負離子的天然大氧吧。鎮區內有省級紅錐林自然保護區(是全國紅錐樹母種采集地)和市級大鯢資源自然保護區,是汕尾市首個“廣東省生態示范鎮”,也是生態林業和旅游重鎮。按照“旅游強鎮 生態富民”發展思路,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打造優雅陸河 實現綠色崛起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客家新山城”的目標和縣“一軸三圈”對南萬鎮定位為“北部生態涵養圈”戰略部署,明確了生態強鎮的發展方向。在市、縣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注、支持下,依托現有的生態資源優勢,進行全域旅游的開發打造,發展生態文明和文化旅游建設。
環保兩條紅線。一是保護自然環境,放大生態資源優勢。嚴格實行“河長制”,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力度,扎實開展自然生態保護。在全市率先實行“山長制”,進一步加強了專職護林員的管理,不斷加強林業巡查隊伍和護林員隊伍建設,用最嚴厲的手段打擊亂砍濫伐林木的行為。二是加強綜合整治,營造天藍、水凈、地綠的城鄉環境,建設美麗南萬。三是建立健全機制,合力共建生態文明。全鎮14個村都配備專(兼)職保潔員,形成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的長效保潔機制。
南萬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進行全域旅游的開發,著力打造南萬花海、南萬錐濤、神象映湖和岳坑紅色教育基地等南萬特色精品旅游。岳坑農會舊址位于萬西村岳坑。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岳坑人民在海陸豐農民運動領袖彭湃、楊其珊等領導下,高舉武裝斗爭大旗,成立了農民協會和自衛軍,進行土地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