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生食海產品最易冒犯這種“菌”
⊙李 斌
夏秋季節是食源性疾病的高發期,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排在第一位。副溶血性弧菌是嗜鹽菌,主要來源于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帶菌率甚至達到90%,生食海產品就有機會感染,引起腹瀉。
臍周絞痛,潛伏期短
生食含有此菌的海產品,容易出現急性腸胃炎癥狀。發病初期為腹部不適,上腹部疼痛或胃痙攣,惡心、嘔吐、發熱、腹瀉,臍周陣發性絞痛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特點。此類感染發病急、潛伏期短,多數在4~28小時左右發病,短者2小時,長者30小時。出現上述癥狀后,要立即到附近正規醫療機構的腸道門診就診。
煮熟煮透放點醋
食用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時,一定要煮熟煮透,切勿生食。蒸煮時需加熱至100℃,持續30分鐘。如果要吃涼拌的海產品,一定要在反復清洗干凈后,在100℃沸水中焯燙數分鐘。貝類食物煮開口后要繼續煮沸5~10分鐘。在家做飯時,最好準備兩個菜板、兩把刀,生熟分開。另外,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對酸的抵抗力較弱,烹調前后可加些食醋調拌,有助于殺菌。
(摘自《大河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