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琴
可能是關節脫位復發殘存肩部疼痛
⊙劉文琴
肩關節脫臼也叫肩關節脫位,對于人們來說其實并不陌生,一旦出現脫位,通過手法復位,疼痛即可緩解。但如果脫位后不加以防治或注意,繼而出現多次脫位以及數次的手法復位,那就會轉變為習慣性脫位。
研究發現,首次肩關節脫位在40歲以上的患者,其復發率大大降低,僅為10%。但老年患者的肩袖肌群往往嚴重退化,要小心伴發肩袖損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治醫師侯景義提醒,一旦老年患者發生肩關節前脫位,經過手法復位后,如果一直殘存肩部疼痛,且逐漸加重,尤其夜間疼痛明顯,同時感覺肩關節上舉無力,強烈建議到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以了解有無肩袖損傷后,再讓專業的肩關節醫師指導治療和康復。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楊睿表示,想要解決肩關節習慣性脫位,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現在常見的手術治療分為“傳統切開手術”和“關節鏡微創手術”。對于骨質磨損多的情況,關節鏡的微創能更有效地修復受損部位,包括喙突轉移等,達到穩定關節防止脫位的效果。
(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