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皓
飛石打傷路人,交警部門認為事故屬于交通意外,各方均無責任。那誰來為受傷的路人負責呢?
一塊碗口大的鵝卵石,“砰”的一聲從貨車輪胎底下飛出,擊中了騎電動車的路人熊某。飛石如彈,擊斷了熊某的三根肋骨,擊破肋骨保護下的脾臟,導致熊某八級傷殘。
交警現場勘察認為這起事故屬于交通意外,各方均無責任。那么誰該為受傷的熊某負責呢?是禍從天降,該自認倒霉?熊某向法院提交了訴狀。
禍從天降,誰來擔責?
2015年8月7日早上8時許,家住衢江區高家鎮某村的熊某,騎著二輪電動車外出有事,當他在滬瑞線的非機動車道內由西向東行駛時,在機動車道上,一輛同方向行駛的貨車突然從他身邊呼嘯而過。不巧的是,該貨車的后輪壓飛了瀝青路面上一塊碗口大的鵝卵石,飛石不偏不倚正好擊中熊某左腰腹部。當時是人仰車翻,熊某在地上動彈不得。一位路過的熟人迅速將他送到就近的衢江區醫院搶救。經醫院檢查,熊某左側第6、7、8肋骨骨折,外傷性脾破裂伴有大出血。醫生立即施行了脾臟切除術。
事發當日,熊某在醫院打電話報警。交警到現場進行了勘察取證,拍攝了熊某騎行的電動車和那塊碗口大的鵝卵石。之后,交警調出那個路段的電子監控,找到了肇事車——一輛重型特殊結構貨車。該車系浙江某肉制品有限公司所有,駕駛人張某。
當交警打電話找到張某時,張某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交警告知,他在駕駛貨車時將路面上的石頭壓飛,把路人擊打成重傷,請他速到交警部門查看核實電子監控。查看了監控錄像后,張某承認確實是自己開的車,但他認為,當時是按照正常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行駛,并沒有注意到汽車后輪會碾壓到路面上的石頭,更沒有想到石頭會飛出去發生致人重傷的嚴重后果,自己不是故意也不存在過失,因此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自己承擔。
而熊某覺得,自己是被汽車壓飛的石頭擊打成重傷,肇事方應該進行賠償。于是,他要求交警部門對這起“天降車禍”進行責任認定。
同年9月14日,交警部門對這起道路交通事故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該認定書指出,張某無與事故發生有因果關系的道路交通違法過錯行為,熊某無與事故發生有因果關系的道路交通違法過錯行為。因為張某、熊某均無違法過錯行為,屬交通意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對當事人的責任作出如下認定:張某無責任,熊某無責任。
熊某拿到這份《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幾乎傻了眼,貨車駕駛員沒有責任,那到底誰該承擔這起交通事故的責任呢?難道只能自認倒霉?
調解當賠,入情入理
根據律師建議,熊某進行了傷情鑒定,司法鑒定機構鑒定結論是:熊某的損傷已構成八級傷殘。
2016年11月16日,熊某向法院提交了民事訴狀,要求貨車駕駛員張某(被告)、貨車所有者浙江某肉制品有限公司(被告)和貨車投保的保險公司(被告)共同賠償損失18.4萬余元。
這起特殊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閱歷豐富的資深法官黃甘富辦理。黃法官認為,這起交通事故雖然交警部門作出了屬交通意外,雙方沒有責任的認定,但按照民事法律精神,可以認為貨車方負有一定的民事責任。理由如下:貨車系高速運行的運輸工具,其安全注意義務遠大于非機動車及行人,作為駕駛員的張某應當明知這一注意義務;瀝青路面上散落的碗口大的石頭,駕駛員張某應當注意到并且應當知道貨車碾壓之后可能導致石頭飛濺造成危害;張某行駛中沒有注意避讓路面石頭,且碾壓石頭飛濺致人傷殘,違反了文明安全駕駛的規定精神;熊某受傷系張某駕駛的貨車碾壓石頭飛濺所致,二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張某雖非故意但存在過錯和過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保險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減少投保人的經濟損失,因此本案導致熊某的受傷損失,保險公司應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先予賠償。
黃法官亮明了自己對這起交通事故糾紛的處理觀點,各方當事人均表示贊同。最后在法官的主持下,就賠償問題達成如下協議:由被告保險公司賠償原告熊某交通事故各項經濟損失168004.96元,由被告浙江某肉制品有限公司賠償原告熊某交通事故各項經濟損失6421.62元。協議已于2016年12月15日履行完畢。
【法官說法】
貨車系高速運行的運輸工具,運行中給周圍的非機動車輛及人員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事故責任不等于損害賠償責任。交警部門認定事故責任的主要依據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但法院認定賠償責任是基于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同時考慮因果關系、損害后果以及二者之間的過錯程度,來確定是否賠償及賠償多少。即便是各方均無過錯,根據公平原則,也應當由雙方分擔民事責任,即對受害人的損失進行分擔。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交強險的有責、無責的區分是以有無民事責任來判定,而非單純以交警有無認定事故責任為依據。保險公司承擔的保險責任,是以被保險人依法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作為其承擔保險責任的依據。法院在審理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交警所認定的事故責任僅作為案件審理的證據之一,為法官考量賠償責任提供參考。
另外,張某作為駕駛人員,應當盡到安全駕駛義務,其在駕駛車輛過程中,應當對途中的一切安全狀況和可能發生的行車后果進行仔細預判,并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特別是在與熊某駕駛的電動車相遇、熊某處于明顯弱勢和高風險狀態時,張某更應謹慎駕駛,采取減速慢行繞開路面石頭或者錯開兩車相會的時間節點,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但因其疏忽而導致事故發生,故張某存在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路面石頭惹禍,還牽扯到兩個話題:一個是公路管理部門有沒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條規定:道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者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應當設置警示標志并及時修復。該條款中的及時修復,也包括及時清理公路路面的石頭等障礙物,換言之,公路養護、管理部門應當對所管轄的路段進行正常養護管理,按規定時間及時巡查、清理、修復路面,如果未在規定時間段清理修復路面,排除路面障礙,從而發生類似路面石頭惹禍的交通事故,那么公路養護、管理部門也難辭其咎,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責令其賠償。
第二個是掉落石頭的車輛有沒有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據此,該掉落石頭的車輛,對事故導致的損害,也應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