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福明
摘 要 在蜜罐中長大的“95后”大學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從小到大以考試升學為目標,家長和老師一致認為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心智未隨著年齡、書本知識的增長而增長,一旦沒有父母管制、學習成績排名的壓力,他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能對自己進行好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這無疑給高校教育帶來了沖擊,新形式下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能適應時代發展。本文提出了讓專業課教師擔任所授課班級學生班主任讓學生“成才”,讓專職輔導員管理學生“成人”,形成“嚴父慈母”般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
關鍵詞 專任教師 專職輔導員 “嘮叨式”說教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2.026
Abstract Grew up in the honeypot after 95 students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from small to large in the entrance exam as the goal, parents and teachers agree that as long as the performance is good, the mind does not increase with age,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without parents control, academic rank pressure, they like a horse without rope, not on their own good self discipline and self management. This will undoubtedly bring 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ew form of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eacher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the students' teacher let students "talent", let students management full-time counselors "adult", "strict Dad and gentle mother" as the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Keywords full-time teachers; full-time counselor; "nagging" preaching
當前大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較差,學校為了害怕學生出意外,對輔導員管理一直很嚴,導致輔導員工作非常繁瑣,非常細致,生怕出一點紕漏,可同時會導致學生對輔導員工作不認可,同一句話來自專任教師在授業解惑時講解和專職輔導員“嘮叨式”說教,其效果會完全不同。但專業教師由于授課任務、科研任務等沒更多精力管一些學生吃喝拉撒瑣事,而且也不擅長做這些,學生管理工作若通過政策強壓在專業教師的頭上,部分專業教師可能會疲于應付,如能結合專任教師與專職輔導員各自優勢,一個年級一個輔導員,各班再安排一位給本班上課的教師為班主任,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學校教育變成家庭教育,讓專職輔導員充當“母親”角色管理孩子吃飯、睡覺、與人相處等成人,讓專任教師充當“父親”管理孩子學習、職業規劃等成才,在孩子犯原則性錯誤時,父母同時嚴厲制止管教,當孩子調皮時可唱紅白臉,這既可避免輔導員因管的學生太多太泛讓學生反感,又可利用專任老師給學生上課可有較長時間與學生接觸從而更好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心理狀況,利用自己專業知識,可通過社會發展動態,對學生職業規劃有一個很好指導。
1 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有利于教學理念、教學心態轉變
作為專任教師常常認為上課好好學的學生才是合格的學生,對不愛學的學生恨鐵不成鋼,課后喜歡抱怨學生不愛學,一味找學生問題,卻不從自身管教方式、方法上著手,認為自己只要盡心盡責教好書就是一個負責的老師,學生來不來、學不學是自己的事情與上課教師無關。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后必須面對學生逃課、不愛學問題。通過課后與各類學生交流,可對教師工作有一個新的認識。教師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有的同學不愛學習不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想法而是因為不喜歡專業或學習確實有困難,但他們在學校一些社團、學生工作、校內外兼職等活動中使他們由內向變外向、由自卑到自信,盡管學習不好,但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特長規劃自己的未來,通過深入接觸了解學生心理,轉變只有好好上課學習的學生才是好學生的錯誤觀念的。社會發展需要各色各樣人才,大學生不是一定要做“高大上”的事業,踏踏實實,自食其力做好本職工作,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麻煩,在平凡崗位上盡心盡責安心工作難道不也是一名合格人才嗎?大學的功能與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大部分老師潛意識里可能注重教書,對育人理解可能不夠深入,學生通過大學生活學習能學會做人做事,能從一個愛玩游戲、自控能力不強、不愛表現、混日子的人變成有人生追求,有社會家庭責任感,將來在社會工作中能體面的自食其力就是學校教育的成功,而不僅是愛學習,會學習的人,畢竟現在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學生并不是只有學好本專業課程才能適應社會,才能謀生。
2 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可與學生感情拉近距離,從而發自內心愛學生,有利于師生感情發展
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感覺學校、專職輔導員對自己管得太多,在思想上、情緒上不愿意與輔導員交心談心,有些事情即使對父母也不愿意講,但對關心自己的任課老師較愿意交心談心。專任教師擔任授課班級的班主任,既有利于學生管理,又有利于教學。另一方面,目前就業形式比較嚴峻,大學生們易手高眼低,專任教師也就是班主任在課堂上通過以往畢業學生勵志案例鼓勵他們別怕從一線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到技術管理崗位,自己專業才扎實才容易站住腳,比專職輔導員苦口婆心教育效果好得多。
3 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可分擔專職輔導員工作,可從形式上精養到真正意義上精養
要真正滲透到學生內心,班主任應既是教師、導師、醫生、又是媽媽、哥們。當學生在學習、做人做事上如有撒謊、逃課等原則性問題作為教師必須嚴肅教育教訓;在學生人生奮斗目標規劃上要作為導師因式誘導,多元發展而不是只有好好學習才是王道;對屢教不改的學生要像醫生一樣盡力挽救學生,而不是簡單執行學生守則,過多過嚴懲罰會讓學生更加自暴自棄,家長管不好的學生教師更要下功夫,醫者父母心,教師管教學生有時比家長更專業;學生畢竟是孩子,心智不會很成熟,要象媽媽一樣多看看他們的長處;與學生打交道要多換位思考,相處要真心,要像哥們一樣為他們排憂解難。在工作方法上因比輔導員面對學生少,可做得更精細一些。比如春節學生們給班主任發短信祝福,因數量不多,班主任每一個回復并不需要很多時間,回復內容可根據學生性格、名字等編寫,讓他們覺得老師對他們的祝福是發自肺腑的。未來職場對學生展示自我很重要,專職輔導員通常要管理一個年級學生,班主任只需管理一個班級,班主任比專職輔導員管理學生少,在組織主題班會時可避免走形式,在學生制作ppt、演講時,專任教師可利用自己專業優勢、工作經驗對他們進行指導。專職輔導員通常是由一些思政專業人員或文科生擔任,即使某一專業的專職輔導員是由同專業的高學歷人員擔任,但比專任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識等方面還是稍微遜色一些,自然與學生就學習方面的精神上交流會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 通過了解學生想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收集到學生一些想法,而不需要刻意花時間,這為學校發展收集最原始資料
大學為使學生業余活動更豐富,讓學生時間大量用在學習、活動上,會舉行各種各樣活動,只注重數量不講質量,通過收集學生信息,可把好的活動保留,流于形式的去除,讓活動與時俱進,使學生管理工作落在實處。教書育人必須了解學生心聲,收集原始資料盡管專職輔導員也能做,但由于他們不了解教學,不了解上課教師,往往較難深層挖掘學生所需所想。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學校的發展必須讓上課教師與學生有一個很好溝通交流平臺,才能收集到利于改革的一手資料,這就需要專任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從學生角度、教師角度考慮問題,收集問題,從而達到雙贏。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采取專任教師和專職輔導員結合管理學生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管理,很多學校將二者結合流于紙上談兵,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在收入上并未增加,學校未對班主任下達明確的任務,專任教師迫于行政壓力擔任班主任后只是掛名頭,不干實事;有的高校走極端,一下將專職輔導員工作全部分攤給專任教師,專任教師畢竟時間、精力有限,沒有專業經驗處理大學學生中各種始料不及的事情。若能嚴格劃分專任教師作為班主任和專職輔導員的職責,并從經濟上給予擔任班主任的專任教師一定補助,從精神上對用心的擔任班主任的專任教師給予學生管理工作方面榮譽,可有效激發專任教師管理學生工作熱情,從而可彌補專職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中的不足,將專任教師的“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力和專職輔導員“嘮叨式”說教的加強力有機結合,讓每位大學生都能“先成人再成才”,以適應新形式下大學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
5 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有利于幫助“空心人”找到航行目標
曾經,高考是多少寒門學子實現人生夢想的舞臺,他們是天之驕子,奮發向上,不苦不怕累,一心系著國家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繁榮、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高考也使國民心變得更加功利化,家長和學生讀書不再是為理想,而是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可隨著國家強大,大學擴招,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發展到了大眾教育,高考再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學生不再是香餑餑,就業由不愁分配到四處碰壁,使得“讀書無用論”又有抬頭之勢。一些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逃課、遲到、睡覺、玩手機”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可一些知名大學的學生由于自身定位與認識不足,缺乏目標,夢想中大學與現實造成的心理落差,看到師哥師姐們奮斗了好多年,也沒預期的好工作,好生活,于是又出現了一些“空心人”。 這個群體天賦高,斗志昂揚,卻又缺乏創新精神,對未來一片茫然,既怕墮落,又極度缺乏航行的目標。他們從小到大是在老師和家長帶領下學習,學了十多年,只知道為分數而學,卻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人生價值是什么,自己到底要什么樣的生活,他們對未來沒安全感,于是焦慮、失眠、抑郁。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可用自己淵博知識激發他們斗志,如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自己科研項目中來,讓他們一點點學到解決問題能力。每個同學天賦不同,天賦偏向也不同,有些學生高考選專業時沒考慮自己興趣愛好,完全由父母做主,或者是跟風,導致到學校后厭學,專任教師可根據自己經驗、見識,考察學生在本專業方面理論、實踐學習情況,借助學校的一些專業協會、公選課,讓同學們通過一段時間學習,找到自己興趣所在,對于一些完全不擅長本專業學生可讓他們早日換方向,使他們不至于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混四年。在德國,一個學生進入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后,會有專業協會機構對學生進行考核,判斷學生是否適應在本專業學習,對于不擅長的,會建議學生換專業,這在目前國內沒這個條件,家長和學生也沒這個意識。若是專業教師當好領路人,可幫助這些“空心人”找到航行的目標,使他們實現空心到實心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徐禮堂.“95后”大學生管理方式探討.喀什大學學報,2016.37(2).
[2] 張繼英等.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探討.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07(3).
[3] 郭靜,等.淺談高校專任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工作.科教導刊,2015(34).
[4] 李梅.地方高校專任教師兼任班主任社會認同剖析.赤子:上中旬,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