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芝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生態危機現象日益加劇,大陸兩極冰川融化現象嚴重,人們也已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中。然而我國在語言文化方面的保護力度卻較為欠缺,很多地區對外來文化采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而對本土文化卻避而遠之。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步伐地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便捷,在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語言多樣性的流失,語言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破壞。方言電影的出現,一方面可擴大語言文化的傳播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另一方面也在警示人們尊重本土文化、傳承本文文化的重要性。現以語言生態學為視角,對方言電影傳播的價值意義展開探討。
一、 語言生態學概述
(一)語言生態學的含義
在語言學科的眾多分支領域中,語言生態學是一種新興學科,它是基于語言學與生態學為根基的交叉學科。與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語言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有著天然的聯系,在其所處的生態環境氛圍中組成了語言生態系統。[1]語言生態指的是某一特定區域的語言與其所屬環境之間的一種發展狀態,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共同依存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國與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變得更加便捷,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高科技帶給人們的便捷生活,然而長此下去,也使得國人逐漸認識到語言多樣性正隨著人們高科技的出現而面臨嚴重的危機,因此開展對語言生態學的研究對保護語言多樣化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相類似,在語言生態的保護中也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尋求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強化對語言生態多樣性的保護,對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態觀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語言生態學視角下的方言保護
對于每個國家來說,語言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文化,每一種語言中都飽含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一個國家的文化要想得以長久流傳,語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隨著新興媒體的不斷出現,借助電視、電腦等媒體能夠將語言這一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所以,語言的逐漸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特定文化的喪失,要具備多樣性的文化內涵,語言的多樣化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單從語言保護這一層面來考慮,方言文化的發展一方面能使本土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保護作用。
二、 語言生態學視角下在電影中運用方言的作用
(一)產生“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這一基本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典型概念之一,在眾多的代表人物中當屬什克洛夫斯基最為有名,他認為表達藝術的技巧在于讓人們熟知的對象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而這種不一樣的感受則需借助語言這一文化加以修飾,通過語言的變形與表達,使枯燥的文字變得富有美感,聽來讓人耐人尋味。[2]電影既是一種視覺語言,也是一種聽覺語言,對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的大概是普通話,而在電影中引入方言則讓人感覺到一種陌生感。方言電影的陌生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不管是在語法結構上或是詞匯上方言與普通話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在語言表達方面,打破了傳統普通話的呆板狀況,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聽覺感受,讓觀眾看完電影后產生意猶未盡之感。其次,這種陌生化的效果還表現在方言所帶來的地域文化方面。方言是一個地區文化的象征,通過方言也能讓其他地區的人們了解該地方人們的民俗文化與當地人們的性格特征。對我國來說,從東北話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東北漢子的豪爽,從四川話中能感受到本土人的婉約與閑適之情,將這些文化改編成電影,也會吸引更多的觀眾,讓觀眾產生好奇感。在方言電影中采用陌生化這一表達技巧能夠起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很多導演也抓住了這一機遇,在拍攝電影中引入一些地區的方言,以獲得更高的票房。
(二)產生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方言是一個地區文化的積淀,更是一個地區文化內涵的集中表現。在電影題材中選擇某種方言,其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對方言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在眾多的電影中像《白鹿原》《鬼子來了》等影片中引入了很多地區方言,有的影片中甚至全篇語言都采取的是地區方言。例如《鬼子來了》這部影片中,主要講述的是在河北唐山的某個小山村中,村民在抗戰時期與日本鬼子進行對抗,最終被日本人殘忍殺害的故事,故事旨在說明了抗戰時期農民思想落后,農村生活落后的一面。在整個影片中,當地村民都是操著一口流利的唐山方言,語言通俗易懂,在有的故事情節中根據需要甚至還出現了一定地方方言臟話,從這點也充分說明了該地區的貧窮與落后。從上述分析可知方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地域文化特色,讓更多的觀眾了解本土文化,加深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產生喜劇性效果
以《瘋狂的石頭》為代表,這部電影在電影界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與贊賞。[3]演員黃渤在電影宣傳中講道,影片剛開始時決定采用普通話進行配音,但整個劇組的人員在看完后覺得普通話不能將影片想要表達的含義淋漓極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看后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劇組人員通過綜合協商后在語言上選擇方言為影片進行配音,同樣的故事情節通過語言的變化,看后讓人產生一種新鮮感,將故事情節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借助諧音去抖包袱是方言電影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電影《瘋狂的石頭》中包頭在諷刺火警時說道:“查查查,擦皮鞋。”在四川話中平翹舌音容易混淆,所以語句中“查”與“擦”之間進行了有效的銜接,而“擦皮鞋”這幾個字則說明了包頭對警察的應付心理,整個影片充滿了戲劇性色彩,讓人看后捧腹大笑,饒有趣味。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人們不僅要面臨工作中的壓力,而且還要面臨生活中的巨大壓力,通過觀看電影,可讓人們在閑暇時間心靈得到釋放,暫時緩解生活中的壓力,重新回歸閑適的生活。
三、 語言生態學視角下方言電影的價值意義
(一)構建真實的藝術空間,彰顯紀實美學風格
所謂方言,主要指的是一個地域內人們對現實社會的真實還原與寫照,俗稱地方話。借助方言能夠讓外人清楚地了解到該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性與文化底蘊。方言是文化的符號,它能夠記錄區域內人們的生活圖景與精神狀態。賈樟柯電影中所引用的方言是對真實生活的寫照與感情流露。與普通話存在不同,方言電影中所出現的語音、詞匯等都是未經過任何雕琢的原生態語言。在電影《任逍遙》中主要選取的是山西大同方言,在其表達中將大同礦區的破爛不堪的影像借助語言淋漓極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看后猶如身臨其境之感。在影片中彬彬的女朋友說她母親的時候講道:“母親每天只知道罵我,我都不帶操理她。”這句話讓外地人覺得好似在罵她的母親,不帶這一詞語就屬于本地區方言,其含義就如普通話中的不愛意思相近,但用不帶這一詞語更加能表達出其對母親罵她后其所采取的態度,不喜歡、不愿意之感。[4]在彬彬將去當兵時街道辦事處主任對他講道“甭太麻煩”,這個麻煩的含義與我們普通話中的麻煩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此處的麻煩則說的是傷心、在意的含義,可見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含義還是存在很多的區別。在影片《任逍遙》中提及兩處場景問及對方來自于哪里:一是巧巧在車上問彬彬,你們是哪的人?二是小季在理發店問店員,你家哪的呀?這兩種問法都是方言的習慣用法,雖然未出現系動詞“是”,但采取不同的問法表達同樣的含義在文學上也避免了重復累贅現象,使語言表達更加簡潔與明了。
(二)促進語言之間的補充與完善,確保語言生態的多樣化
對于任何國家或者地區所出現的語言,我們都應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不能存在任何歧視心理。所以普通話固然重要,方言也應引起人們的重視。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大力倡導市民講普通話,普通話的廣泛傳播給地方方言帶來了嚴重的沖擊,但我們應深刻地認識到方言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方言是普通話中的重要組成成分,方言中的一些俗語是普通話所無法比擬的,一些地方俗語若使用普通話來表達效果反而會變得艱澀而枯燥,其語言自身的幽默性也會逐漸喪失。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甚至各個省份都有著自己獨有的語言模式,方言的出現既是對普通話的補充與發展,又可為普通話增加一定的語言魅力,當今很多普通話中所出現的詞匯都是從方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比如耳熟能詳的打工妹、發廊等詞語,換而言之普通話與方言之間是相互共存,互相補充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出一定的地域文化,比如東北二人轉、安徽黃梅戲等地方特色,然而這些地域文化若是通過普通話來傳達,則很難將本土的文化內涵呈現出來,更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方言的魅力是普通話所不能替代的。語言文字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實現的,它的演變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地域相近的人們來說,在溝通中方言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交流渠道,人們觀看方言電影更能從中引起心靈上的共鳴,對故事中情節的感悟也才會更加深刻。因此電影中添加方言元素不僅是對國家通用語言的完善與發展,更是對國家通用語言的深層次感悟,加深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三)有利于增強大眾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意識,促進語言多樣化
縱觀我國電影傳播語言發展趨勢,不難發現普通話的影響早已根深蒂固,讓地區方言的影響度日漸下滑,這種現象是極其不科學的,也是對民族語言生態環境的破壞。方言電影的廣泛傳播旨在向我們說明:在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還應對地域文化進行必要的保護,保護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國家提出語言多樣化理念也是在向世人說明,國家已意識到語言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多樣性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人們理應做到保護與傳承。方言電影的傳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眾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意識,促進了語言的多樣化,正確看待普通話與方言文化之間的異同,將其視為等同的位置,使我國的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讓世人所矚目。
結語
綜上所述,處在社會發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在國家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中,語言生態學的重要性也變得更加突出,構建良好的語言生態環境,尋求語言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對語言文化的發展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當前,方言電視節目的日益增多為語言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為語言學家在對方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此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加大對方言的保護力度已迫在眉睫,借助現代新興媒體將方言加以繼承與發展,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從而讓我國各地區的方言文化得以永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