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明
摘 要:我國屬于農業大國,在水稻實際的農業生產期間會出現多元化的問題,農業生產不僅要受到外界自然氣候的影響,水稻的產量還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為了促進水稻病蟲害得到消除或者減輕,使水稻質量明顯提高,加強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水稻病蟲害產生的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并分析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相關要點,旨在提高水稻的產量。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技術要點
最近幾年,隨著逐漸調整種植結構,我國水稻種植面積以逐年增加的趨勢呈現,逐漸提高大棚旱育稀植技術。但是因為受到化學農藥使用不當、過度采用化學手段、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稻田生態平衡受到破壞,有利于出現病蟲害。為了有效遏制水稻病蟲害影響糧食生產的情況,從而達到促進農民收入、保障糧食豐收等效果,應該綜合分析水稻病蟲害發生規律以及危害特征,加強綜合防治水稻病蟲害的工作,通過先進、科學的防治技術,盡可能降低農藥使用次數以及使用量,為農產品安全性、優質性提供保障。
一、水稻病蟲害產生的原因
1.氣象環境。水稻種植期間的氣象環境是造成病蟲害出現的主要因素,田間濕度大、陰雨天氣、光線不足、溫度度等是加快水稻病害產生的主要因素;田間濕度小、干燥、溫度高等均會加快害蟲產卵和孵化的速度。
2.種植方式的影響。水稻種植后期施肥量與播種期的施肥量是否正確與對病蟲害產生的危害具有密切的關系。若種植戶提前水稻種植時間,則會出現嚴重的病蟲害;若后期過多的施肥,會為稻瘟病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過多的施肥會使水稻植株嫩綠,加快二化螟產卵的速度,還會增加二化螟蟲體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蟲害的繁殖能力,從而出現嚴重的病蟲害。所以,要想促進病蟲害危害程度與發生明顯降低,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推遲水稻播種期以及減少后期氮肥量。
3.抗病能力差品種繁多。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雖然我國各個地方選擇的水稻品種都是非常優質的品種,其產量均可在理想的范圍內,但在抗病蟲害方面的能力較弱。若水稻種植期間出現適合病蟲害繁殖的條件,則會促進病蟲害的發生,還會對水稻的產量產生較大的威脅。
4.病蟲源基數較大。若相同的地區在連續幾年均出現病蟲害,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蟲源基數。再因為受到暖冬等氣候條件的影響,會促進病菌以及蟲源的存活,從而造成大面積的出現病蟲害。
二、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相關要點
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具有長時間抑制病蟲害傳染與發生、無環境污染、性能安全、高度選擇性等基本優勢,而我國農業害蟲生物防治工作以“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作為主要原則,主要是通過自然天敵控害技術,可以通過寄生蠅以及寄生蜂等天敵種類有效抑制水稻害蟲,可以滿足以蟲治蟲的要求。又可以通過開發天敵昆蟲飼養技術,通過昆蟲信息對雌雄交配起到干擾的效果,促進害蟲種群的繁殖能力明顯降低。
1.物理技術防治。水稻病蟲害物理技術防治主要是通過電流器械、溫度、氣體、光譜等物理因素全面誘殺以及驅趕病蟲害,以期能夠滿足全面防治的要求。例如,部分水稻病蟲害存在趨光性,在防治方面可以通過光波、光譜對病蟲進行殺滅以及誘殺。同時,還可通過防蟲網等器械避免蟲害受到進入,可以通過熱力學方法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水稻種子播種之前需要在溫水中浸泡種子一段時間,以期種子對病毒傳染起到鈍化的效果,促進種子中寄生的病菌得到有效消滅。對于受到損害的水稻,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摘除,人工摘除蟲害后再實施人工防治,還能通過頻振式殺蟲燈大面積誘殺蟲害,通過物理的方式進行蟲害的治理。
2.化學防治。化學防治主要是通過合理的化學藥劑將病蟲害直接消滅,在綜合防治方式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起到使用方便、效果好、作用快等作用。藥品僅能短暫的消滅水稻病蟲害,對于大量繁殖與發生的病蟲害不能全面阻礙,而部分病蟲害會對藥物發生抗藥性,從而出現殘毒的情況,所以,需要重視科學用藥干預病蟲害的工作。
(1)合理用藥。合理用藥主要是通過生物制劑可達到的消滅害蟲的效果,絕不通過化學農藥實施害蟲消滅工作,可以挑著治理的害蟲絕不使用普通治理,可以共同治理的害蟲絕不單獨治理。例如,水稻螟蟲可以通過敵百蟲、殺蟲雙等藥物達到防治的效果,水稻瘟病可以通過三環哩達到防治的目的。因此,在用藥之前需要對防治的對象進行全面了解,以期能根據水稻病蟲害具體用藥,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對癥下藥期間要重視合理用藥工作,盡可能不要在自然天敵對藥物敏感的時間內施藥,應該在當地植物保護部門下發的施藥時間內進行合理用藥,從而達到徹底消滅病蟲害的效果。
(2)科學的施藥。水稻種植期間,通過化學藥劑實施防治的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通過化學藥劑噴灑水稻過程中需要將噴灑的位置對準,例如,水稻紋枯病的治療中,需要通過均勻噴灑水稻基部的方式達到防治的效果;其次,水稻紋枯病的防治工作可以通過12.5%稀唑醇可濕性粉劑600~750g/hm2或者25%戊唑醇乳油300~375mL/hm2來完成,需要兌水750kg/hm2之后方能進行噴灑;最后,在選擇噴灑農藥的容器時應盡可能選擇低容量類型的新型噴霧器。
(3)重視天敵的保護工作。農藥使用期間,需要重視保護水稻病蟲害的天敵,通過保護害蟲天敵的方式不僅能殺害害蟲,還可在使用藥劑之后,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達到長期防治的效果。首先,關鍵害蟲與蟾蜍等兩棲動物屬于天敵的關系,能夠對水稻田中各種類型的蚜蟲與瓢蟲有效的控制;其次,農田中寄生峰、蜘蛛等害蟲天敵對水稻病蟲害可起到明確的防治作用;最后,可以通過微生物技術來達到水稻病蟲害防治的效果,例如,可以通過井岡霉素來全面治理水稻紋枯病,從根本上降低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率。
三、結語
水稻是否能達到優質高產的要求與水稻病蟲害的產生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如何有效的防治水稻病蟲害是水稻種植戶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對水稻病蟲害基本特征有效掌握、了解的情況下,方能根據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還需要重視綜合防治以及預防等2個方面,對蟲害發展規律進行全面探索以及研究,重點研究蟲害的防治對策,從根本上促進水稻品質與產量明顯提高,為國家糧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馬翼.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2013,No.569 36:118-119.
[2]王焰明,但潔云.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3,No.154 13:145.
[3]黃錦榮.生物農藥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應用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5,v.9 33:43+45.
[4]方健.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v.35;No.229 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