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摘 要:雙季葡萄病蟲害的發生,將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給廣大的農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當前出現的常見病蟲害中,黑痘病、短須螨、炭疽病等,都是長期困擾果農的病蟲害,展開對病蟲害特征與原因的研究,探討綜合防治的有效技術與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成功率。
關鍵詞:雙季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在葡萄的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提質增效的前提下,安全綠色果品的生產非常重要。為此,廣大果農要充分重視各種病蟲害的特征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應用有效的綜合性防治技術,最大程度預防病蟲害產生的影響。
一、雙季葡萄病蟲害特征
1.病害特征分析。在雙季葡萄常見的病癥中,主要以炭疽病、黑痘病等為主,前者是子囊菌亞門引起霜霉病的主要病原物,發病率較高,集中在四月初到七月中旬,葡萄果實的表面會出現雪花狀斑紋或淡褐色的斑點,隨后逐漸加重,引發干縮、酸苦和軟腐的情況。后者則是半知菌亞門為主要病原體的疾病,幼嫩組織是主要的發病部位,特別是在五月至七月之間,葡萄葉面出現褐色的斑點,伴隨著葉子的生長直穿葉脈,導致葉子快速枯萎。
2.蟲害特征分析。主要蟲害為透翅蛾和短須螨,前者主要咬食葡萄嫩莖,被透翅蛾咬食過的嫩莖都會出現瘤形大小的形狀,使得節間變成紫褐色,很容易導致果實脫落。短須螨也可以叫做紅蜘蛛,咬食葡萄的葉片、果實和嫩梢,葉子一旦受到感染,那么原有的綠色就會逐漸變成黃色、紅色,最終脫落焦枯。果實受到感染后表面會出現鐵銹色,酸味較重,嚴重影響果實質量。
總之,只有加大對雙季葡萄各種病蟲害的重視,積極應用有效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遏制病蟲害的發生與影響,提高雙季葡萄產量。
二、雙季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探討
1.生物防治技術措施。除了上述的兩種雙季葡萄病蟲害以外,還有如葡萄白腐病、霜霉病、二星葉蟬等等,病蟲害種類非常多,所以農戶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做到其一病害蟲害的針對性防治非常困難,且施行的可靠性不強。為了更好地提高雙季葡萄種植的產量,提高經濟效益,生物防治技術在綜合防治措施中不可或缺。其應用原理在于自然界中有效保證自然生態平衡而存在的生物之間相克的關系。那么農戶在葡萄的病蟲害防治期間,采用如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技術,就能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比如采用120A、120BF等生物藥劑進行預防,對病蟲害的發生與遏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在進行品種的選擇時也要確??茖W化,比如在防治期間,除了運用上述的生物制劑外,還要加強品種選取,盡可能優選一些抗蟲害能力較強的種類,以及具備一定種植簡化性與抗寒性的品種,以保證葡萄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防治的同時要確保應用的人畜安全,且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同時保護天敵昆蟲,比如農抗120、農抗402等,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2.農業防治技術措施。為了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農戶首先就要定期對葡萄園進行全面的清潔,保證葡萄園的干凈??蛇x在春秋季節進行全面性清掃,除了枯枝落葉外,將蔓上的老皮盡可能剝除,采用集中深埋或燒毀的方式處理,最大程度預防病蟲害發生,降低病害的擴大和蔓延。其次要確保葡萄園的透光、通風等條件,針對原有的種植環境做進一步的改善,比如葡萄架面枝葉較為密集處,或果穗量較多的地方通常透光和通風環境差,也是病蟲害高發處,所以果農要注重副梢疏除工作,再綁蔓摘心。或是將葡萄吊高,也能起到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的作用。在春蔓生長時期,根據果枝的品種進行正確的摘心,控制其過度生長,增強葡萄的抗病力,促進果穗的生長發育。隨后,還要做好除草與深翻的工作,對土壤進行適量的深翻,消除土壤表面的病菌,將蟲害埋入地下,并挖出埋在植株根部土壤中的各種蟲繭、幼蟲和蟲蛹,將其消除,減少病蟲的直接侵襲。另外,農戶在調運種子、苗木、接穗、種條的一系列過程中都要確保得到嚴格的檢疫,禁止從病疫區調運攜帶染病的種源,從始至終做好科學管理工作。
3.化學防治技術措施。農藥噴灑是農戶防治雙季葡萄病蟲害的主要化學防治手段,方法簡單,效果顯著,但由于農藥化學成分較多,農戶要做到對癥下藥和適可而止。病害方面,雙季葡萄主要包括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等,針對灰霉病可噴灑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炭疽病可噴灑800~1000倍退菌特可濕性粉劑,也可以采用半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褐斑病噴灑半量式波爾多液和代森鋅500~600倍液,也可以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房枯病可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針對穗枯病則噴少量波爾多液,等等。蟲害方面,雙季葡萄主要包括根瘤蚜、粉蚧、葉蟬、紅蜘蛛等。針對根瘤蚜,由于其傳播的唯一途徑是苗木,且當前不存在徹底的有效治療措施,所以要將重點工作放在加強檢疫上,一旦發現就可采用50%辛硫磷1500倍液處理;針對葉蟬可噴灑50%敵敵畏800倍液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60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紅蜘蛛可噴灑0.2°~0.3°Be石硫合劑與20%螨死凈乳油2000倍液等等。
4.階段防治技術措施。由于雙季葡萄生長具有季節性與階段性,不同季節與不同階段的葡萄出現的病蟲害有一定的區別和差異,因此要注重階段性技術措施的應用。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農戶要根據不同時期病蟲害的具體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防治工作,比如葡萄生長到展葉期時,農戶要防治灰霉病、蚧殼蟲等,并以預防黑痘病、霜霉病為主;葡萄生長到開花前期的階段時,農戶則要針對穗軸枯竭、灰霉病等進行防治,并積極預防褐斑病和白腐病等。做好對當下病蟲害的處理以及對下階段病蟲害的防治才能真正保護葡萄的質量與產量。與此同時,農戶在防治過程中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對所采用的防治技術及措施進行加減調整,這些環節的措施補救與調節,才能在雙季葡萄高產的同時逐漸提高質量,并推動葡萄產業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雙季葡萄的病蟲害發生與蔓延有其特有的規律及特點,要對病蟲害進行綜合的防治措施,就要在充分了解不同階段不同季節病蟲害發生的基礎上進行,摒棄過去單一化的防治理念,采用綜合性防治技術開展防治工作,綜合運用生物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技術以及階段性防治技術,防治并舉,在有效降低病蟲害現象發生的前提下,做到清潔防治,無污染防治,最終提高葡萄種植的質量、產量以及果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飛躍.無公害鮮食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新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21):150-151.
[2]梁志全,韋初舉.雙季葡萄套種番茄技術要點[J].廣西農學報,2011,26(06):63-64.
[3]李國鋒.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山西果樹,2015,11(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