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本炎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畜牧養殖產品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上升,而畜牧養殖業在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動物疾病危機。因此,無論是從人們的健康還是從畜牧養殖產業的經濟發展來看,我們都有必要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給予深入研究,從而對其進行有效防控。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控防措施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防控措施
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大,畜牧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的興起和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發家致富的重要謀生手段之一。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畜牧養殖面臨著很多問題和阻礙,其中主要包括家禽的發病率高、動物疫情發展迅猛得不到有效控制等諸多問題。這嚴重危及動物的生命,也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一、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分析
1.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非人為因素
在對動物進行飼養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非人為因素是動物疾病誘發的主要原因。這種非人為原因有很多。例如:動物的自身身體機制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們在對動物進行飼養的過程中,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動物提供生長環境,但是這僅僅起著輔助作用,動物要想在實際的生長環境中獲得健康生存主要還要依靠自身的身體機制,一旦動物機體在正常的生長環境中被打亂,動物就會出現嚴重的疾病問題。
2.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人為因素
在對動物進行飼養的過程中,雖然人為因素相比較非人為因素而言,其在動物疾病的誘發過程中起到比較微弱的作用,但是這種人為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動物疾病的出現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人們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當動物出現疾病時,養殖戶通常會使用一些不合理的藥物,這樣就會給動物造成嚴重的損傷,動物的病情不僅得不到改善,還會遭受到嚴重的藥性損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畜牧養殖廠在對動物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動物進行基礎的養殖環境的設置,例如:缺乏通風設施和排污設施等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動物在被養殖的過程中相關的廢物不能夠得到及時清理,接觸不到新鮮的空氣,最后引發嚴重的動物疾病。
二、畜牧養殖動物疾病控防措施
在實際的飼養動物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對動物給予合適的照顧,就會使其誘發重大的疾病,一旦動物發生重大的疾病,就會給整個養殖產業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相關部門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對動物的疾病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控。
1.及時對動物進行疾病檢疫
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針對于不同的動物類型,其主要有比較常見的類型疾病,這就要求養殖場要制定嚴格的動物檢疫制度,對一些常見的可以預料的疾病采取合適的檢疫措施,通過定期的檢疫來確保動物檢疫工作的執行力度和操作規范,而且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對動物經常進行檢查和消毒,對動物進行科學和衛生的疫苗注射,提高動物的免疫能力,有效從根源、傳播過程中進行防控。養殖場要對動物的進出流程給予嚴格的規范,建立科學合理的進出制度,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動物在流動過程中攜帶病原或傳染源,最后,每年動物都會有疾病多發的季節,在這個時期,相關的研究人要加強對動物的檢測,加大檢疫的力度,保證檢疫工作得以有效的展開。
2.合理配置動物養殖的環境和設備
在飼養動物時,選擇良好的動物生長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科學干凈的養殖環境可以更好地促進動物健康成長,從飼養的經驗上來看,畜牧養殖廠最好建立在地勢較高、干燥通風的地區,這對于養殖動物來說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在此基礎上,飼養員還要對該地點的水源、排污的處置進行合理的安排,保障養殖場在通風、取暖、排污、供水方面的便利性和穩定性,使動物能夠具備一個舒適、干凈和安全的生長環境。這樣動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才能夠少攜帶一些傳染源,能夠吸收更為新鮮的空氣,有利于免疫力的提高。
3.完善動物飼養的管理制度
在畜牧養殖的過程中,動物疾病還是應該要以預防為主要的工作目標,在養殖的過程中,將預防和控制有效結合。對于養殖的活動進行規范的安排,建立完整且合理的飼養標準,對動物食物的飼養量和水分含量等都要有針對性的規范,保證動物能夠達到一個營養和健康的狀態,增強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在飼養的過程中,飼養員要定期對動物及其生長的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切忌精簡消毒流程或不消毒,養殖戶要充分意識到消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養殖戶還可以選擇動物健康群體,建立獨立的動物繁殖體系,并且在對其進行飼養的過程中,加強管理,從而從根源上減少動物的疾病發生,改善動物的生長狀況,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4.當動物疫情發生口要及時進行防控
由于動物的規模大,種類繁多,因此其病原體的種類以及疾病的種類也多種多樣,這就給疫情的診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導致很多醫務人員不能夠對已經發生的疫情進行及時和精準的研判,最后造成大批動物損傷或死亡。這就要求養殖戶在動物發生疫情后也要給予合適的管理和控制,當動物發生疫情后,養殖戶可以第一時間對相關的動物進行間隔,阻斷病情的傳播途徑,對場地進行及時消毒,做好隔離和清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對養殖的動物給予藥物注射,提高其對病毒的抵抗能力,而且在對動物進行治理的過程中,飼養員可以對相關的治理過程進行監控和記錄,從而積累大量的養殖經驗,以便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夠獲得合理的經驗借鑒。飼養員還要按照相關醫務人員的要求,嚴格及時的給動物用藥,保證動物能夠盡快的脫離疫情,從而盡可能降低養殖損失,保障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畜牧業在得到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動物疫情危機。這不僅會對動物的生命造成危機,還會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相關人員應該對動物疾病的誘因給予關注,并進行有效的研究和科學的分析,從而對動物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將動物防疫工作真正做好,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順利發展,保證動物食品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余清. 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研究[J]. 當代畜牧,2014,9(29):71-72.
[2]王玉才. 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分析[J]. 中國農業信息,2013,6(07):142.
[3]高玉波. 論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J]. 民營科技,2016,3(10):186.
[4]常中華. 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14,7(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