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誼
一、發病特點
呼吸障礙型會突然出現流感癥狀且會全身發紅特別的眼結膜.體溫升高.部分嘔吐,雖然發病快但并非一天內全部發病而是陸續發病且發病率一般不會達到全部發病,仔豬發病率可以達到100%,死亡率達到50%以上。大豬發病率可達到50%以上。一般2~3天傳染全舍一周全場,癥狀與PRRS類似的細菌性疾病發病率一般不會達到PRRS那么的高,若與PRRS同時發生一般視為被繼發的疾病。
繁殖障礙型母豬于臨產前幾天流產,且母豬有發熱,呼吸困難,流淚等流感癥狀,耳部,眼眶,會陰的皮膚顏色可呈藍青色或正常。且流產胎兒大小一致,多為死胎。公豬發熱,呼吸困難,精液質量下降。
二、原因與診斷
該病為免疫抑制病,由于該病毒有很多亞型、毒株易變異、毒力返強等原因,故難以防控該病的發生,并且該病毒的存在容易影響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特別是干擾豬瘟的免疫效果,引起非典型豬瘟。常繼發豬瘟、圓環病毒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偽狂犬病、鏈球菌病等疫病,造成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極為不易。該病發病率高,繼發感染時死亡率也很高,且引起母豬流產(仔豬發病率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成年豬也會引起死亡)。
20%以上的胎兒死產;8%以上的母豬流產;斷奶前有26%以上的仔豬死亡。如果這三項指標中有兩項成立的話,則臨床診斷成立,確診需依賴實驗室診斷。
三、防治
養豬場采用“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模式,保持合理的養殖密度。規模化養殖場實行封閉管理,控制人員進出。在高溫季節,做好豬舍的通風和防暑降溫,冬季既要保暖,又要注意通風。 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除糞便排泄物,對各種污染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日常帶豬消毒冬季每周一次,消毒時要適當提高豬舍溫度1~2°。夏季每周消毒2次,要選擇天氣較好的中午,消毒30分鐘后及時進行通風降濕。消毒藥輪換使用,冬季或受到疫病威脅的地區使用含碘消毒藥。
PRRS是嚴重影響豬繁殖系統的疾病,免疫重點的是母豬,重點時間是高溫高濕季節或高發季節。高溫高濕季節前進行全面免疫,可有效控制生豬在高發季節的疫情。建議母豬每次配種前用弱毒苗加強免疫一次,懷孕70~80天用普通滅活苗免疫一次;后備母豬免疫程序同商品豬。種公豬70日齡前免疫程序同商品豬;以后每隔3~4個月用滅活疫苗加強一次。商品豬15日齡肌注豬藍耳病弱毒活疫苗2頭份,20~30天后加強一次。同時做好豬瘟及偽狂犬的免疫。
以飲水或拌料加藥為主,盡量少注射藥物,減少應激。飼料中添加藥物可使用:抗病毒中藥(黃芪多糖、板藍根等)和廣譜抗生素(支原凈、強力霉素、替米考星等),既要提高機體免疫力又要防止其他繼發感染。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和葡萄糖以補充營養、增加能量。對發病豬群采取飲水投藥是個好方法,發病期間應減少喂料量,由于該病有胃底出血、潰瘍現象,吃料多會加重潰瘍。注射藥物時,動作要輕,因為該病有呼吸障礙造成應激死亡。緩退熱,由于發熱是動物機體的保護性反應,退燒過快,會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
四、建議
該病一旦全場發生則必然有極大經濟損失,應當以預防為主。加強飼養管理,有計劃的全面消毒,若本豬場未發生過PRRS且沒打過疫苗建議不打疫苗或用滅活苗,種公豬用滅活苗以防散毒,若發生過該病或打過疫苗建議用弱毒苗。平常對豬場要定期進行豬藍耳病的抗體檢測,了解豬群PRRS抗體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