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根保+郭洪友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規模養豬的發展,人工授精技術廣泛應用于養殖場生豬生產中,并在全國普及和推廣。人工授精技術能夠加快豬的改良進程,減少公豬飼養成本,為養豬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基于此,筆者結合實踐經驗,探討了豬的人工授精技術以及在人工授精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以供參閱。
關鍵詞:豬;人工授精;技術要點
當前,豬的人工授精作為養豬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集約化養豬場的推廣應用已不斷顯示出其優越性。通過專業化的人工授精技術,能夠提高種豬生產效率,降低疾病發生率,已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同時,人工授精作為我國聯合育種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聯合育種,能夠實現遺傳資源共享,推進我國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豬人工授精的優點分析
1.提高良種利用率。豬人工授精能夠改良豬種品種,促進品種更新;通過人工授精技術,迅速推廣優良公豬的優質基因,充分發揮優秀種公豬遺傳潛力,留優汰劣;能夠減少公豬的飼養量,節約大量的種公豬購置費及飼養管理費。
2.克服時間和區域差異,實現適時配種、異地配種。通過人工授精能夠克服一些困難,諸如:母豬發情但無公豬可利用;需進行品種改良卻不易引進公豬等。且利用人工授精能夠克服公母豬體型大小的差異和公母豬的偏好導致的配種困難,充分利用雜種優勢;公豬精液經處理后可保存一定時間,可隨時給發情母豬輸精配種,做到適時配種;并且對農戶散養母豬配種較為方便,能夠對母豬進行上門輸精,減少拉豬、趕豬等產生的損失和不良影響,實現異地配種,提高養豬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進行人工授精的公母豬通常是經過抽血檢查為健康的豬,配種時只要嚴格人工授精操作規程,減少采精和精液處理過程中的污染,就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從而提高母豬受胎率和產仔數。鑒于某些通過精液傳播的疾病能夠經人工授精傳染,因此對人工授精的公豬應進行疾病監測,確保種公豬健康狀況良好,偽狂犬、口蹄疫和豬瘟等檢測為陰性,無遺傳疾患。同時,實行人工授精能夠隨時監測公豬精液品種,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因精液質量問題造成不良影響。
二、豬人工授精的關鍵技術環節探討
1.豬精液的采集
(1)公豬的調教:種公豬性成熟后就開始調教,一般外來品種7-8月齡性成熟,8-9月齡開始調教訓練。國內品種4-6月齡性成熟,6-7月齡開始調教訓練;選用經驗豐富的采精員對種公豬進行調教,公豬調教過程中,采精員必須操作規范、熟練,有耐心,建立良好的人豬關系,盡量減少對種公豬的不良刺激。先調教性欲旺盛的公豬,下一頭隔欄觀察、學習。每次調教種公豬時間以10min左右為宜。調教成功的公豬在一周內每隔一天采一次,鞏固其記憶,以形成條件反射。對難以調教的公豬,可實行多次短暫訓練,每周4-5次,每次至多15-20min。經過一周的加強訓練,待訓公豬就會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公豬爬跨后一定要及時進行采精。
(2) 精液的采集:通常采精工作安排在上午,公豬飼喂1-2h后進行。實際生產中常用徒手采精法。采精前,應準備好采精杯、手套和紙巾,采精員按摩公豬包皮腔,盡量擠凈包皮腔中的尿液和異物,用紙巾擦凈,將干凈手套(聚乙烯手套)套在采精的手上,公豬陰莖勃起時,手握公豬螺旋狀的龜頭,使陰莖朝下,拇指向上,保證最少的精液與手接觸;不要采集第一部分清亮液體,只收集濃份精液,沙布過濾去掉膠凍狀部分。精液采集完成后,采得的精液應迅速送往精液檢查室,檢查精液品質。
(3) 精液的品質檢測:①表觀檢測。包括射精量(一般為150-200mL,成年公豬為200-300mL或高達700-800mL)、精液顏色(正常顏色為灰白色或乳白色)以及氣味(含有公豬精液特有的微腥味)等;②設備檢測:包括精子活力(≥60%)、精子密度(2.0-3.0億/mL)和畸形率(≤20%)。
(4) 精液的稀釋和分裝:①豬的精液若不稀釋,其活力會很快下降,因此要求原精液應盡快稀釋。稀釋液的溫度應與原精的溫度一致,以原精溫度為準,溫差控制在1度以內。稀釋時稀釋液應沿杯壁用玻璃棒緩慢引流倒入精液中,慢慢搖勻。稀釋后的精液一般要求每百毫升含精子數40億個以上。②精液的分裝方式包括瓶裝、袋裝和管裝。裝精液用的瓶、袋和管均為對精子無毒害作用且滅菌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5) 精液的保存和運輸:①豬精液保存的適宜溫度是17℃,應對保存精液保的容器進行搖動,每天輕輕搖動2次,旨在讓精子和稀釋液充分混勻,若不搖動,精子將沉淀下來,影響其壽命。精液應平放,可疊放,置于17℃的冰箱中,并在冰箱中放有靈敏溫度計,隨時檢查其溫度。②精液運輸關鍵在于保溫和防震。使用專用的儲存設備儲存精液,確保溫度為17℃,運輸的精液要盡快用于授精工作;精液和空氣接觸的震動能夠引起精子死亡,因此在分裝精液時,應盡量排空瓶中空氣,降低空氣對精子活力的影響。
2.母豬發情鑒定
母豬發情鑒定,旨在確定母豬最佳輸精時間,確保人工授精效果。母豬發情周期平均21天,大多數經產母豬一般在仔豬斷奶后的一周內,可再次發情排卵,配種受胎。母豬發情鑒定首先陰戶表現紅腫,對公豬出現靜立反射,允許公豬爬跨,并伴有粘稠的液體流出,此行為表現可作為母豬適時輸精的指標。
3.輸精
先用消毒溶液(0.1%KMnO4)清潔母豬外陰周圍、尾根,再用溫和清水洗去消毒水,抹干外陰。從密封袋中取出無污染的一次性輸精管,在前端涂上對精子無毒的潤滑油。將輸精管45度角向上插入母豬生殖道內,當插入25-30cm時,會感到有上點阻力,此時,輸精管頂著已到了子宮頸口,用手再將輸精管左右旋轉,稍一用力,頂部則進入子宮頸第2-3皺折處,直到感覺其前端被子宮頸鎖定為止,回拉時則會感到有一定的阻力,此時便可進行輸精;從貯存箱中取出精液,小心混勻精液,剪去瓶嘴,將精液瓶接上輸精管,開始輸精。輕壓輸精瓶,確認精液能流出,用針頭在瓶底扎一小孔,按摩母豬乳房、外陰或壓背,使子宮產生負壓將精液吸納,嚴禁將精液擠入母豬的生殖道內;通過調節輸精瓶的高低來控制輸精時間,一般3-5min輸完;輸完后在防止空氣進入母豬生殖道的情況下,將輸精管后端折起塞入輸精瓶中,讓其留在生殖道內15min,再慢慢拉出。
三、結語
豬的人工授精技術是實現養豬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已在養豬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和規范。然而,豬的人工授精技術在實際操作中仍會面臨一些困難需要解決,但相信我們不斷總結成功經驗,注重豬人工授精關鍵技術環節,勢必會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為養豬生產中更好地應用和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