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剛
摘 要:隨著農業規模的擴大,和市場消費的需求,養殖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羊業生產不但是養殖戶生存發展的一種物質基礎,還是農業區與半農半牧區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羊業的發展隨著市場需求量大的增大,已經成了一個支柱性的產業。近年來,我國養殖業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山羊放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也已逐步轉化為群體圈養、規模產業化養殖。牧區養羊要想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就需要把規模化養殖技術方面作為重點來研究。但是經過調查發現,近些年山羊養殖的效益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是飼養及日常管理技術不到位。所以本文根據不同區域的山羊規?;B殖技術經驗來分析在山羊規?;B殖種的技術要點,希望能給從事山羊養殖的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山羊;規?;B殖;關鍵技術
一、羊舍選擇
1.場址選擇
通常來說,規模較大的山羊養殖場要把羊圈修建在水源供給方便、通風干燥、有日光照射、污水好處理、交通方便及距離密集居住區1000米范圍以外的地方,而且還要和其它的養殖場、畜牧加工廠有一定的距離。比較常見的羊圈有三類,分別是三列式的、雙列式的和單列式的,其中三列式的羊圈在設計時一般內部設有2條縱向的通道,通道的寬度要根據具體需要來定,一般羊圈的寬度大約15m;雙列式的羊圈一般內部只設計一條通道,通道的寬度要根據具體需要來定,羊圈常見的寬度大約9m;而單列式的羊圈寬度大約6米,內部沒有通道。羊圈在施工設計時建筑要比較牢固、通風要良好、保暖效果也要比較好,一般羊圈的面積是按照羊的數量來定的,一般每只羊占的面積1m2到2m2。
2.羊床
根據羊的生活習性來說,山羊喜歡干燥通風的地方,同時羊比較愛干凈,所以羊床不能設計的太低,一般選用高架羊床,這樣通風效果好,可以減少羊圈滋生傳染病的幾率。羊床個人制作也比較簡單,羊床的材料方面可以使用木條、木板釘好,也可以使用水泥和磚來制作。羊床在制作安裝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每個羊床之間的間隔,一般小羊羔的床間距是1.2公分,體型較大的羊床間距是2公分,羊床的高度控制在大約70公分。
3.食槽
羊的食槽設計成能夠升降的,一般用木板制作或者采用鍍鋅的卷形材料制作成半圓形的食槽,安裝在護欄的外側。食槽的樣式一般有兩種,分別是飼喂粉狀飼料的和喂養顆粒狀的飼料的,飼喂粉狀飼料的食槽深度大約12公分,寬度大約20公分,飼喂顆粒狀飼料的食槽深度深一些,大概18公分,寬大大約32公分。
二、羊只的選擇及羊群結構
1.合理引進山羊品種
山羊品種的選擇方面要和當地的環境條件、氣候、草料和養殖戶的需求等相結合來考慮。在山羊品種的引進方面,羊羔的母體要求身體狀況良好、自身繁殖能力強、繁殖率高、適應環境能力強、耐粗飼、母性比較溫順、分泌乳汁能力強的品種;父體方面個體要高大、肉質好、長的快、容易飼養、適應環境能力強、屠宰率比較高的品種。并且要能給采用二元雜交、三元雜交的方式育種的品種。
2.羊群結構
羊群的飼養方面必須要有針對性,針對不一樣的羊種、不一樣性別的羊采用相對應的飼養方法。羊群的飼養要確??梢跃馍L,一般來說,商品羊的每個羊圈的數量在十到十五只之間,每只羊占地面積在0.8平米到1.2平米之間。對于規范化的樣羊必須要遵循獨立飼養獨立繁殖的基本原則。當每欄可以繁殖的母羊數量有25只,儲備母羊數量達到15只時,基本可以保證每年可以出100只商品羊該欄。要想羊群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必須要確保母羊的數量充足,單單每年在外面買羊羔,然后冬天再販賣,這樣的飼養模式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是不理想合算的,而且容易引發疾病,導致羊死亡。
三、飼養管理
1.及時配種,提高母羊繁殖率
要想母羊的繁殖率比較高,就要了解母羊的生理習性,把握母羊配種的時間和年齡,在恰當的時間段內,采用合理的方法來進行配種。母羊配種的時間一到要把握好,如果母羊配種的時間過早過晚都會影響到母羊的繁殖率,根據經驗來看,如果早上是發情時間,一般在晚上或下午的時間配種,如果下午是發情時間,那么就安排在第二天的早上配種,第一次配種完成后,還要間隔八到十二個小時進行第二次配種,每次配種的時間都要做好記錄,避免發生混亂。
2.科學飼養,保證正常的營養供給
要想確保羊體有充足的營養供應,就需要掌握好科學的飼養方法,在恰當的時間給羊群補給飼料。在飼養飼料的量方面,不同的季節是不一樣的,要根據羊群真實的膘情來合理的搭配粗飼料和精飼料。膘情一般控制在中等偏上,可以保證羊群正常的繁殖,膘情的控制要合理、平緩,不能出現一段時間生長一段時間下降的情況。
3.及時斷奶、合理分群
羊羔在2到3個月斷奶可以讓母羊提前發情、配種繁殖,斷奶后要和母羊分開,這樣可以鍛煉小羊獨立生活的能力。小羊斷奶后飲食安排要合理,注意營養的搭配,要根據小羊的大小、品種、性別來分類分開圈養。圈養的羊群所有羊都有標記,并建立信息檔案。
四、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1.定期消毒
每過一段時間都有對羊圈進行消毒,消毒要徹底。消毒可以說使用消毒液、百毒殺等,一般1到2個周進行一次消毒,春夏病疫多發季節,要增大消毒次數,一周消毒3到4次。
2.合理驅蟲
可使用化學藥劑來驅蟲,也可以使用依維菌素或者左旋咪唑在早上空腹飼喂驅蟲,投藥后3個小時后才能進食。要注意羊圈的衛生,經常清掃。
3.避免應激
常見的應激有溫度過低、過高、長途運輸、斷尾、去羊角、測體重、追趕等,這些應激會降低羊的抗病能力,要盡量避免應激。
4.及時預防接種
山羊群樣的傳染疾病比較多,對羊群的危害也比較大,所以要給羊群接種育苗,增加羊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感染率。一半育苗的防護期在半年到1年之間,要合理接種育苗,每次接種都有做好記錄,不能亂接種育苗,這樣會產生應激反應。
五、結語
規模化養殖山羊的養殖技術是關鍵,本文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韓書英,王長青,王樹葉等.山羊規?;B殖關鍵技術[J].畜牧與獸醫,2012,44(12):96-98.
[2]吳雙鳳.海門山羊規模化飼養應推廣的關鍵技術[J].養殖技術顧問,2013,(9):41.
[3]侯天安,晏國秀,冉隆淮等.貴州白山羊規模化高效養殖關鍵技術探討[J].湖北畜牧獸醫,2014,(4):6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