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軍
摘 要:“綠色陳倉”、“美麗陳倉”,離不開綠化美化,脫不開植樹播綠,陳倉園林大地化的步伐更與城市綠化率緊密相關。北坡森林公園綠化、主干道路綠化、鄉村公路綠化、小區游園綠化、生態旅游基地建設、干雜果基地建設,都離不開綠化造林,實質上都是苗木移植。只要我們根據所要移植樹種的生長特點,選擇適當的移植技術和方法,科學的確定移植時間,合理確定苗木移植的次數與密度,并在移植后進行必要的撫育,才能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關鍵詞:苗木移植;成活率;科學
近年來,寶雞市陳倉區林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力推動全區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優勢升級,突出抓好北坡森林公園建設,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努力打造綠色陳倉建設升級版,率先實現陳倉大地園林化為總體要求。我就如何提升苗木成活率的理論和措施作以下淺談。
一、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就是如何維持苗木地上部與地下部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的平衡。移植的苗木從起苗、運輸、裝卸到栽植的過程中受到了大量損傷,這就打破了原來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固有的生態平衡關系,為了達到新的平衡,一是進行地上部的枝葉修剪,適當減少部分枝葉量,也就等于減少了苗木水分及營養物質的消耗,使供給與消耗相互平衡,苗木移植成活機率就大大增強。相反,不對苗木地上部進行適當修剪水分和營養物質供不應求,苗木就會因缺乏水分和營養物質不足而死亡。二是在地上部不修剪或少量修剪枝葉量的情況下保持地上部分水分少蒸騰和營養物質少消耗,并維持較長時間的平衡,苗木仍能移植成活,特別是常綠苗木的移植。
二、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
1.根據樹種的特點選擇應用具體的技術措施
在苗木移植過程中一定要針對不同移植樹種,選擇不同的移植技術和方法,以確保苗木成活率的提高。落葉苗木移植,除了注意地上部枝葉修剪減少部分枝葉量,使地上部分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消耗與地下根系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保持基本平衡狀態外。還要選擇適宜的移植季節,落葉期移植容易保持這種平衡狀態,因為苗木處于生理休眠狀態,其蒸騰量小,營養物質消耗很少。因此,移植成活率高。
常綠苗木移植時,為了保持其冠形,一般地上部枝葉盡量少修剪,實際上地上部枝葉外表面積遠大于地下部根系外表面積,移植后水分和營養物質的供給與消耗是不平衡的。移植時為了保持平衡,盡可能多帶和保留原有根系,要保持樹冠對水分的需求,要經常往樹冠上噴水,維持一段時間后,地上與地下都逐漸恢復生長,常綠苗木移植就能成活。
2.科學的確定移植時間
春季移植,北方地區由于冬季寒冷,春季干旱,故在春季移植較好,移植苗成活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苗木體內的水分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方地區應以早春地解凍后立即進行移植最為適宜。所以早春移植苗木成活率高。春季移植的具體時間,還應根據樹種發芽的早晚來安排。一般講,發芽早者先移,落葉先移,長綠后移,木本先移,宿根草本后移,大苗先移,小苗后移。
秋季移植,秋季是苗木移植的第二好季節,秋季移植在苗木棒樹上部分停止生長,落葉樹苗苗木葉柄形成離層脫落或人工脫落時即可開始移植。因這時根系尚未停止活動,移植后有利于根系傷口恢復,移植后成活率高。
夏季移植,常綠或落葉樹種苗木可以在雨季初進行移植。移植時要起大土球并包裝好,保護好根系。苗木地上部分可進行適當的修剪,移植后要噴水霧保持樹冠濕潤,還需要遮陰防曬,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苗木即可成活。
冬季移植,冬季移植苗木成本會非常高,因為需要大量的施工機械進行栽植坑的開挖,并且要確保根系不能受損,這就增加了苗木的移植成本。
3.合理確定苗木移植的次數與密度
苗木移植密度與次數的確定,要考慮育苗目的和育苗年限兩個因素,同時苗木樹種的生長習性也對其有重要影響。
移植苗的種植密度,即單位面積種植苗木的數量,取決于移植苗的株行距,關系到移植后苗木若干年生長的營養空間.直接影響著苗木的質量以及養護管理與土地利用的成本等。原則上在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的前提下必須合理密植,以便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的產苗量。
園林苗木基地培養成品大苗所需的移植次數,要視培育苗木的規格和苗木生長速度而定。培育大規格苗木要經過多年多次移植,而每次移植的密度又與總移植次數緊密相關。若每次苗木移植的密度相應,移植的次數就越多,每次移植的稀,相對移植的次數就少。
4.選擇適合的苗木移植方法
移植方法包括穴植法、溝植法、孔植法。人工挖穴栽植,苗木成活率高,生長恢復較快,但工作效率低。適用于大苗移植。在地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機械打坑挖穴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植穴的直徑和濃度應大于苗木的根系。挖穴時應根據苗木的大小和設計好的行株距,拉線定點,然后打坑挖穴。
溝植法,先按行株距開溝,土放在溝的兩側,以利回填土和苗木特點,將苗木按照一定的株距,放入溝內,然后填土,要讓土滲到根系中去,踏實,要順行向澆水。此法一般用于移植小苗。
孔植法,先按行株劃線點點,然后在點上用打孔器打孔,深度同栽植相同,或稍深一點,把苗放入孔中,覆土。孔植法要有專門的打孔機,可提高工作效率。
5.苗木移植后的撫育
一是苗木移植后要根據土壤溫度和濕度及時澆水,由于苗木是新土定植,苗木澆水后會有所移動,等水下滲后扶直扶正苗木,或采取一定措施固定,并且回填一些土。
二要進行松土除草,追施少量肥料,及時防治病蟲害,對苗木進行一次修剪,以確定其培養的基本樹形。有些苗木還要進行遮陰防曬工作。
三、結論
總之,只有我們根據所要移植樹種的生長特點,選擇適當的移植技術和方法,科學的確定移植時間,合理確定苗木移植的次數與密度,并在移植后進行必要的撫育,才能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林育真等著譯, 生態學 ,科學出版社,2004年03月.
[2] 王忠,植物生理學,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年01月 .